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影響財會人員職業道德修養和誠信度的原因是什么
(一)國有企業的公司組織結構治理不到位
我國的一些國有公司制企業雖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在內部形成了職工代表大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組織結構,但是在實際運作中卻存在著不少問題,如:董事長或總經理獨攬大權,失去應有的制約,內部控制行為嚴重,導致出資者利益受損等等。當經理人發現來自投資者債權人、和職工等外部約束非常弱化時,就有可能利用職權去謀取自己的利益。當企業會計行為的價值取向受制于經理人的利益偏好時,會計核算和監督不再是以兼顧利益集團為核心,而是以近期利潤利益為核心。會計極易成為經理人直接操縱反映其意圖的工具,而不再是為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正確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系統。
(二)財會人員缺乏足夠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淡薄
由于法制觀念的淡薄,一些財會人員認為只要干好本職工作就行了,不去認真學習國家和相關各級政府的法律和制度,財會人員違反規定、觸犯法律的事情多有發生。再加上各種利益的誘惑,攀比心理作怪,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私欲,一些會計人員利用工作之便貪污、挪用公款,一些會計人員則是在單位負責人的指使和脅迫下,違反會計制度,編造虛假賬目,造成企業資產或國家稅收的流失。這些人不顧道德和法率約束,偽造、變造、隱匿、損毀會計資料;更有甚者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出賣單位機密,事實上他們對于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的十分少,往往自律性就會很差,受到各種誘惑或者來自上級或者他人的脅迫,參與違法的行為,給單位和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財會人員選拔和任用機制不完善
一名合格的財務主管首先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文化和業務素質。也唯有如此才能塑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和風氣,能站在大局的角度審視、考慮問題,帶動和感召下屬,使財務部門的各項工作都走上正軌。然而一些國有企業由于機制的影響,并不能把品德和業務素質放在選拔和任用財務人員的首位,導致國有企業的財務部門在一些財務問題上出現較大的漏洞,不能堅持原則,更不能按法律法規辦事,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四)監督機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尚沒有專門針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準則,關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一些規范,僅在《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中以寥寥數語帶過,而且僅僅提出了原則性的要求,強調了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沒有明確提出會計人員應遵循的具體標準,對會計人員的從業行為不具備實際的、可操作性的指導意義。由于會計職業道德先天的非強制性,決定了會計職業道德主要是依靠會計從乘人員的自覺性,自愿地執行,不具備強制執行的能力。從而也就決定了社會不能以法律、法規的要求來監督會計人員在職業道德方面的行為,造成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管缺失。
二、如何加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修養和誠信建設
(一)加強思想及取此道德教育
提高人員素質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地、系統的過程,從學習會計知識之初就應開始涉及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使新的會計人員正確認識會計職業道德,逐步培養會計職業道德意識,初步形成會計職業道德素質。學習是會計人員的一個終身課題,也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根本,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停留于學生階段,對于走上工作崗位的會計人員來說,年度繼續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建議會計主管部門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列為繼續教育的必修課,做到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二)建立健全有關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
會計職業道德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屬于“道德”的范疇,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只須面對社會輿論的遣責,而無須承擔法律的懲罰,一些會計人員在面對會計職業道德時才會顯得慢不經心的樣子。這就要求相關部門進一步建立和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各單位應以《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基礎,以《會計法》為指導,將某些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以“規范”或“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確,使會計人員及相關部門做到“有法可依”。另外還應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相關法律法規,使廣大會計人員真正將法制觀念與道德理念相融合,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三)健全和完善相關監督管理機制
會計人員的執業行為是否與會計職業道德相悖,僅僅靠社會輿論的監督和會計人員的自覺性是遠遠不夠的。各單位應嚴格按照《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設置會計機構和會計崗位,使日常會計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名會計人員之間分工科學、職責明確,形成既能相互協作又相互制約的良好機制。同時各單位應按照內部控制相關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從制度上對本單位各項經濟業務和會計工作做出規定,為經濟活動提供制度監督,為會計人員依法做事提供制度支持,防止各種違背會計職業職業道德事件的發生。
作者:李瑞 單位: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發電分公司
第二篇: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一、財會人員職業道德面臨的困境
1.1客觀環境困境
1.1.1社會風氣、經濟環境的影響
財會人員的工作和生活離不開社會大環境,行為必然受到各種社會現象、社會行為的影響,每天面對單位的資金流轉,很多財會工作者在物欲、貪欲面前失去了分寸,喪失了理智。
1.1.2法律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形成了監管漏洞
由于法規建設相對滯后,很多經濟活動缺少相應的制度規范,而有些法律法規與經濟發展需求還有很大的距離,由此為打法律“擦邊球”行為留下了空間,也為法律監管提出了難題。由于現有的法律監督機制在日常工作中,也時常有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從而使很多通過“找關系”“、托門路”的企業、單位法律意識更加淡薄,削弱了企業和單位的自我約束能力。作為企業、單位的財會人員,在其中不可避免的在單位的財務行為與財會法規制度發生抵觸時,而選擇了違紀違規。而且,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又各有自定的監督標準,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從而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
1.2主觀環境困境
1.2.1財會人員風險意識淡漠
從小集團利益出發,違規避稅。有很多單位從維護單位及部門利益的角度出發,把少繳甚至是不繳稅作為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做為對財會人員的工作考核標準。而財務人員作為直接責任者,無法規避地走入“避稅”的誤區。為了實現少繳稅款的目的,漏帳、錯帳、帳外賬,隱匿收入,多計支出等違規處理方式而走上違法的道路。
1.2.2財務人員法律觀念淡薄
主要表現在有些財會人員,尤其是基層財會人員對會計法律責任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因為財會人員法律知識欠缺,片面的認為“,這事是領導讓干的,與我沒關系。出了事領導兜著”。正是這這種對法律責任沒有足夠認識和重視的態度,導致了很多不應發生的造假賬、偷稅漏稅行為。
1.2.3財會人員業務能力仍有待提高
很多基層的財務人員未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缺乏專業知識素養。有的財會人員安于現狀,對工作敷衍了事,有的財會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財會人員隊伍良莠不齊。
二、如何打破僵局,實現財會職業道德規范要求
2.1知法、懂法、用法
財會人員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擇業前知法,財會人員在選擇要從事財務工作之前,就要有清醒的認識,要了解職業風險,熟悉財會法律法規,明確財會工作的禁區,然后再走入這個行業,才知道何可為,何不可為,使自己立于安全之境。二是從業中懂法。隨著國家對經濟工作的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逐漸建立健全,打開中國財政部的網頁,每天都有新的規章、制度、文件出臺、頒布,對財會人員提出了挑戰,必須學法、懂法,及時了解并熱悉國家制定的各項財務法規、方針、政策,才能在工作中避免走入雷區。三是業余中學法。財會工作如逆水行舟,財會人員就要不斷增強自我修養,堅持充分利用業務時間來學習政策知識、財政稅務知識、企業管理知識等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法律素養。
2.2充分了解工作環境
財會是一個單位經濟工作、業務發展的綜合體現,它不是孤立的存在。財會人員要很清晰的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僅僅依托財務部門是適應不了事業發展管理需要的,所以財會人員必須對自己所在單位的工作環境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多查閱與單位所在行業相關的資料,充分了解對單位有重大影響的法規(這直接關系到財會風險),對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場所及設施心里有數,在權限范圍內多查閱以前的檔案資料,例如會議記錄、以前年度的年度報告等文件,通過這些,財會人員對本單位內部環境有了充分了解,更有利于與其他職能部門配合好,使財會工作順利開展。
2.3提升業務水平
曾經一部戲中有一名話說得很有道理“二十一世界最制缺少的,是人才”。不論哪個行業,人才都是最吃香的。財會是一個入門簡單,但提升較難的行業。有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掌握了基本的財會知識,就可以做簡單的會計工作,但想從事更高深的財務管理,需要財會人員要不斷的學習,提升業務知識能量。我國現有的財會人員隊伍,是一個金字塔形,基層財會人員很多,高精尖財會人員緊缺。財會人員要想在單位立足,在本業上干出成績了,業務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關鍵的?,F今財會法律法規、各種規章制度、要求等日新月益,如果財會人員不能與時俱進,很快就會被淘汰。財會考試中最難的注冊會計師考試,每年知識更新率達到70%、80%,可以想象,要成為一名高端財會人員,需要財會人員付出多大的努力和心血了。干一行,精一行,要想掌握工作主動權,業務能力必須過關。
2.4道德選擇
守住本心,堅定立場,是做好財務工作的基礎。雖然在工作中有很多財務人員沒有經受住誘惑或壓力,但對大多數財務人員來說,遵守職業道德,恪盡職守,仍然是最基本的選擇。難得的,在職場工作,財務人員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壓力、要求、誘惑,如何做出決擇,才是財務人員最艱難的。其實,任何選擇都是一個分析、判斷的過程。如果單位領導施壓,面對權勢的壓力,做為財務人員要分析,按領導交代辦理了之后,會有什么后果,單位如何、個人如何,尤其是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對財會人員的要求非常嚴格,財會人員涉嫌違法違紀,輕的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5年之內不得重考,終身禁止從事財會工作,更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所以財務人員心里要有明鏡,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三、小結
總之,財會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恒久而漫長的過程,需要財會人員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追求崇高的職業道德觀念,才能達到更高的財會職業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財會職業道德品質。
作者:朱宏艷 單位:通化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