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進入了發展的高速時期,會計行業由于其在經濟社會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凸顯了其重要性。在就在這個時期,各個國家的會計職業道德均出現了嚴重的失信問題,這對于經濟社會的積極發展,企業的商譽形象都造成了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并給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了重創。因此,人們必須對會計行業的道德缺失問題提高重視,并積極的尋找解決的對策,防止這種現象的進一步惡化。
關鍵詞:會計行業;職業道德;會計誠信
一、文獻綜述
JacentR.Gayle博士認為,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與其單位領導息息相關,并受工作環境的影響很大。因此,單位領導要在單位中樹立榜樣,不斷進行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在根本上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1]。AliUyar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得出相應結論。結果顯示,大部分的人員僅僅注重會計專業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職業道德教育在社會中遭到了忽視。因此,環境因素對于道德意識的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2]。LuzCabrera-Frias,B.S.曾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會計人員必須時刻注意個人修養,遵守職業道德,保持專業的態度。因為個人的素養對于理解會計準則等規范十分重要[3]。2015年,林建輝揭示了近年來國內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實例以及其對社會產生的不利影響,他認為我們要樹立政府誠信,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度,為會計群體重新樹立正面可信的積極形象,是會計行業穩健發展的保證[4]。2016年,金榮安提出由于社會變革及市場經濟對價值觀念的沖擊,不良的從業環境和外部法律環境以及有效的監督手段的缺乏導致了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5]。
二、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現狀
(一)監督制約機制乏力
目前,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管理體系在我國正在逐漸形成,其中包括國家監管、社會監管和單位內部監管[6]。我國具備了一定規模的會計的監管體系,但仍然存在著許尋多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和隱患,主要有:我國會計監管部門過于繁多,雖然存在如此繁多的監管部門,但會計行業的違規事件并沒有因此減少,會計造假屢見不鮮。其主要原因是市場中存在許多多余的監管機構,這些機構的管理職能存在重疊,有時就會導致機構之間相互推諉責任。由此一來,繁多的監管機構不但提高了監督管理的成本,反而使得我國監管的效率低下,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經常發生[7]。
(二)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
在會計行業中,存在一些會計人員對于會計職業道德并不熟悉,或者只熟悉一部分,但是也不能做到嚴格遵守。還有一些會計從業人員并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因此他們對于職業道德的觀念也十分的淡薄,并且認為會計職業道德相對于會計法律來說并不重要。當會計職業道德和個人的利益出現沖突的時候,當國家、社會公眾利益和單位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會計從業人員由于自身職業道德的缺乏,有時并不能在這些情形里作出正確的抉擇,有時甚至成為違法亂紀的參與者[8]。
(三)會計人員受利益驅使
在如今金錢至上的會計風氣下,某些會計人員把物質利益看的過重,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扭曲,在他們眼中金錢至上,甚至為了利益一切都可以舍棄,所以當面臨個人利益與職業道德抉擇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難以抵制金錢的誘惑,做出一些違背良知與社會道德的行為[9]。這些問題體現出在現如今的會計形勢下,會計職業道德的重塑則需要得到我們高度的重視,以及進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現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嚴重缺失,由于在他們眼中個人私利凌駕于職業道德之上,由此他們會由于利益的驅使做出許多違背良知的行為。
三、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危害
(一)擾亂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因為在會計工作實施的過程當中,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對象是實際的經濟業務,所以當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較低的時候,就會嚴重的影響到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從而可能導致許許多多不良的后果。當企業的會計人員由于領導的授意或其他利益驅使時,編造虛假會計信息,從而會形成企業盈利的假象,這是一種由于會計信息的失真而形成的一種虛假的繁榮。這種虛假的繁榮很可能給市場帶來經濟膨脹的后果。因為這種虛假的會計信息的迷惑,所以導致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無法得到真實可靠的企業信息,這就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二)影響國家經濟發展
正如上面所述,當會計行業中的會計從業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素養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會計信息失真,當這種情況普遍發生時,便會波及到整個社會,導致整個社會的會計信息不真實。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是通過一系列的市場經濟信息做出的,所以當整個社會的會計信息失真時,必然會影響到政府作出正確的決策。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真正需要國家扶持的企業和行業并不能得到應有的政府投資,使得國家的財政計劃出現紕漏,政府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影響社會經濟的正常走向,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
(三)危及企業自身發展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表現不僅僅只有上述兩類,其還包括會計人員為謀求自身或某幾個人的私利,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一些違背誠實守信、堅持準則的事,從而導致企業的利益受損,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
(四)損害會計人員自身發展
對會計人員來說,無法發揮自身的工作職能本身就是一種失敗,不潛心于如何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而是整日研究如何做假賬,在任何行業里,都是沒有進步就是一種退步,最后終將被同行業的優秀人員遠遠落在身后,慢慢喪失作為會計人員的真正價值。
四、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行業道德水平低下
現階段由于我國會計法律規范的建立相較于國外時間較短,許多制度仍然在修訂之中,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然而這一情況有時會被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利用,他們鉆法律的空子做一些謀取私利的違法勾當。但是他們這種行為卻因為我國現階段法律的不完善而導致他們打著“合法”的名義,運用會計法律規范無法制裁他們,從而導致了他們更加肆意和猖獗,嚴重污染了會計行業的環境,形成了行業內不良的氛圍。
(二)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會計準則的執行情況不容樂觀,很多條款存在概念模糊,而且內容比較籠統龐雜、缺乏系統的體系。主要有以下幾類:準則疏漏、籠統、不確定以及偏離現實。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會計準則的影響,尤其是當會計準則不完善時這種狀況尤為突顯。
(三)從眾心理的滋生
從眾心理是指當某個個體處于群體中的時候,無論是在思想認知還是行為等方面都與群體之中絕大多數的人保持一致[10]。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害怕自己“不合群”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企業中某些不合群的員工往往會遭到來自領導、同事等各方面的壓力。當會計人員被利益誘惑時,他的職業判斷和行為操守的客觀性很大程度上被削弱,所以利益誘惑也是導致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直接原因之一。
(四)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在我國,十分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尚未建成,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的建設速度遠遠落后于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目前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法律法規基本上只起到指導作用而缺乏具體實施細則,會計人員在面對這樣籠統而缺乏具體實施辦法的規范條例會感到困惑和難以施行。正是由于不存在一個完整且嚴格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從而導致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困難重重,會計行業的不正之風盛行。而且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系不夠完善,許多學校在很大程度上一味的注重對于專業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對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方面的塑造和約束。
(五)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低下
會計行業經常要和錢打交道,這就導致會計人員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容易面臨更多的挑戰和誘惑。然而現實中許多會計人員對于自己的崗位沒有熱情,甚至有時候并不喜歡自己的職業,只是被動的、消極的完成上級所分配的任務,所以就更談不上做到參與管理等職業道德的升華。這樣的會計人員由于對于崗位的消極懈怠,意識不到自己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不進則退,最后會在會計行業中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喪失進取心和事業心。這樣的會計人員更需要來自多方的監督和引導,幫助他們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樹立信心
五、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會計法規體系和有效的監管機制
首先應完善法律的具體實施細則,使得會計人員可以根據細則來明確自身行為的合法性,使有關會計職業道德的法律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其次,通過一些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進一步促進會計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與此同時企業不僅應該通過內部制度來制約,還應運用起一些與之相對應的外部監管機制。這些監管部門由于在組織形式上具有很強的獨立性,能夠相對的保證監管的公正性。
(二)凈化會計職業道德環境
凈化職業道德環境還可以積極向社會公眾普及相關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知識,通過大量的正面宣傳,慢慢給會計人員形成遵規守紀的潛在意識,潛移默化的凈化他們的思想。并且通過社會輿論監督的巨大力量,對社會不良行為進行抵制,使會計人員意識到違背職業道德的嚴重性,進而渲染一種濃烈的輿論氛圍,使這種氛圍逐步滲透到行業的每一個角落,督促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完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系
首先,應該加大對于會計從業人員教育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具體包括提升各技術院校、高校對于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視程度,將職業道德這門課程作為學生們的一門必修課,不能把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忽視掉。其次,在提高重視程度的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這門課程不能一味的使用傳統的上課模式,真正的職業道德傾向來源于人的內心,屬于精神層面的范疇,要通過與學生真誠的溝通和氛圍的營造,逐步影響他們的精神世界,最好的效果是能夠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此通過會計人員思想素質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完善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體系的建設。
(四)建立會計從業人員自律機制
會計人員的自律能力也可以通過會計人員自律機制進行規范,這重要由我國政府進行建立和維護,其主要途徑有:社會輿論的褒貶、有關的專業人員的心理溝通疏導和教育感化等,其主要特點是喚起會計人員關于違背職業道德的羞恥心,塑造他們的正義感和責任感,培養其對于好壞、善惡的判斷能力。當會計人員具備較強的自律能力時,其對于推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力量是巨大的。
結論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問題日漸嚴重,必須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尚處于建設起步階段,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還不夠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立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這需要我國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單位、監管機構以及會計人員的共同努力,把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表面,作出實際行動,這才是任何舉措成功的核心。
作者:張赫 董璐璐 殷晶晶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