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師必備職業道德及素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教師的職業是最無私的職業,是陽光事業,是終身事業,同時也是高標準的職業。作為教師,最基本的也是必要的素養就是職業道德素養。職業道德素養不是簡簡單單的某一方面的素養,而是教師品德素養、教學能力素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素養的綜合體。對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高標準來自于教師對學生的重要影響力。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直接體現在教學活動中,直接影響著學生人生觀的形成和未來的發展。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的精神,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優良品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因此,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極其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科;教師素養;道德;思想;師表;培養;方法
“理想、原則、信念、興致、趣味、好惡、倫理、道德等方面的準則在教師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諧,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靈中的火花。”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經典就完美的表現了教師自身的素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影響。而在這些影響中,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影響尤為重要。俗話說:“無德無才是蠢材,有德無才是庸才,無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是人才。”由此可見,對于社會而已,品德比之才學還要重要得多。才學不夠還可以進行彌補,但品德一旦定型便不可更改。因此,在學生的品德養成階段,教師要盡力培養孩子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眾所周知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通過自身的行為來進行的。因此這對教師自身的品德素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在自重。”教師要想對孩子的品德進行良好的引導,便需要自身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職業道德修養包含哪些內容呢?怎么才能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呢?筆者認為只要做到以下幾方面,便算是擁有了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一、樂于奉獻,獻身教育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是人類所創造精神財富的傳播者。教師的地位和作用關系到人類文化知識的傳播,關系到培養下一代的繁重任務,關系到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興衰,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有很高的人生境界。教師是直接從事文化傳播和人才培養工作的,他們勞動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前途。教師是魂系神圣的“兩端”:一端是人類精神產品;一端是青少年的心靈。教師工作任務的艱巨性與持久性決定了教師職業從業者必然要有著為教育獻身的崇高理想與為學生傾盡一切的奉獻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這一職業的任務毫無疑問是艱巨且持久的。學生們的智力狀況、學習基礎均有所不同,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兼顧大部分的學生,盡心盡力的備課。有時候為了講清楚一道題,甚至需要熬夜想出最好的方法來向學生說明。其次,教師是終身的職業。一日是教師,終身便心懷學子。如此辛苦的職業,若是沒有對教育事業真正的熱愛,怎么堅持下去呢?雖然有編制,有一定的福利,但教師的收入并不算高,有些甚至只能是勉強糊口。若不是不計名利、甘愿為教育事業奉獻自身,誰會干這“吃力不討好”的職業呢?因此,有著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即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追求“我一見到學生,一到課堂,就來神了;我想學校,想學生,不能離開他們去休息。”的境界。
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愛是理解的別名”,有著巨大的能量。母親“愛”孩子,就會盡全力把最好的給孩子,不回報,無怨無悔;教師“愛”學生,就會全心全意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不拋棄,不放棄,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感知世界的美好。因此,教師要“博愛”,把每一位學生都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同時對所有的學生,教師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還應該認識到,學生之所以為學生,便是“求學”而來,而“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本位職責。因此,教師在教導學生時一定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因為學生自身智力差距或基礎知識的不同,常常會出現同樣一個知識點,有些學生已經很好的掌握了,而另外一些同學還處于懵懂狀態的情況。這時教師千萬不能因為急于趕進度而不管“慢生”的學習,而應該以“鐵杵磨針”般的耐性為學生們再次細致的講解。學生的學習都是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學生在學習知識后便開始遺忘,最開始忘得很快,漸漸的遺忘的速度下降,直到最后將知識點徹底記住)的,因此教師需要不厭其煩的帶領學生復習所學,加以鞏固。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過度追求教學速度可能會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在家中,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在學校,老師就是學生的“行為模范”。好的教師能夠升華學生的精神,陶冶學生的情操,純凈學生的靈魂,在班級里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進而使他們發展為全面型的人才。要想取得這樣的效果,首先教師本身就應是這樣的人,并且在平時的工作中將這些品格表現出來,對學生實行潛移默化的“改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想要學生禮貌友好待人,教師就要先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愛學生,不亂發脾氣,不挖苦嘲諷;想要學生熱愛勞動,愛護環境,教師自身就要做到不亂丟垃圾;想要學生團結一致、班級成為一個團結的集體,教師就要與同事搞好關系,與學生“做朋友”。這樣教師才能逐步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權威。
四、積極進取,勇于開拓
職業道德素養不是簡簡單單的某一方面的素養,而是教師品德素養、教學能力素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素養的綜合體。就教學能力而言,“學無止境”,教師應該緊跟時代潮流,學習并掌握最先進的教學模式如多媒體教學。唯有永遠走在教學技術的前沿,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我們才能永遠做學生的合格“領路人”。其次,在遇到難以解決的教學難題時,我們不要墨守陳規,要樹立創新意識,積極探尋新的方式來解決這個難題,不讓它成為學生發展路上的“攔路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教師的職業是最無私的職業,是陽光事業,是終身事業,同時也是高標準的職業。教師要具備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的精神,正確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優良品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作者:朱乃琳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南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