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經濟發展中,各行業對于水資源使用強度越來越強,水資源開發已經超出了負荷,造成了水資源環境惡化。通過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可以更好的對水資源進行保護,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主要對水環境監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措施;探討
水環境監測在水資源保護與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水環境監測結果反映了水環境質量的現狀和變化趨勢。水環境監測不僅為制定水資源保護與預防管理措施提供依據和依據,而且為水資源保護與預防的具體實施措施提供數據支持。因此,在水環境監測過程中探索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措施,不僅可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且有助于水環境管理。
1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目的和內容
在水環境監測中,通過質量控制可以把監測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更好的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在水環境監測中,為了更好的對監測質量進行控制,需要對實驗室內部管理進行完善,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使用合理的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需要做好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還需要做好采樣過程中外部質量控制,從而更好的對水環境進行監測。
2水環境監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完善的標準規范
在水環境監測中,相關的標準規范還不夠完善,更新不夠及時,對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產生一定影響。在水環境監測中,由于相關標準規范不夠完善,更新不夠及時,導致監測機構人員工作中不夠規范,相關責任不夠明確。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可以選擇的質量控制技術比較多,但是相關標準沒有對這些質量控制技術進行明確分類,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只能憑經驗來選擇相關的控制技術,對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產生了一定影響。
2.2水環境監測管理缺乏統一性
在水環境監測中,監測管理缺乏統一性,對水環境監測質量產生了影響。在水環境監測中,都根據管理需求建立有針對性的環境監測網,但是由于水環境監測網絡缺乏統一的管理,導致各部分劃分不夠精準,監測內容存在重復現象,出現了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另外在水環境監測中,由于監測內容比較復雜,所以在監測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對于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產生了很大影響。
2.3水環境監測儀器落后
我國對水資源污染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水環境的監測也不夠重視。因此,政府機構沒有在這項工作上投入足夠的資金。采購或自主研發的設備均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監測樣本數據的過程中,相比一些發達國家成套水環境質量的監測設備和技術,采用的監測設備和技術相對落后,在中國,這樣獲得的結果的精度低、監測技術也需要改善。監測儀器的先進性直接關系到水環境數據采集和分析的準確性。只有準確可靠的監測結果才能真正反映區域水環境質量狀況,才能更有效地開展監測質量控制工作。
3加強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有效途徑
在水環境監測中,質量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一部分。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主要涉及人、機、料、環、法、測,可以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質量控制。
3.1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中的事前控制
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事前控制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對工作人員能力確認,監測人員必須經過相關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要對儀器設備做好維護和保養,更好的提升監測準確度。要對環境條件做好控制,保證環境條件能夠滿足監測工作需要,從而更好的對水環境監測質量進行控制。
3.2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中的事中控制
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對于事中控制主要包含對實驗室和監測現場進行控制。需要做好水質監測點設置工作,保證水樣具有代表性,能夠更好反應污染物情況。另外在樣品采集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去采集水樣,按監測計劃增加質量控制措施,如全程序空白,平行樣,密碼樣等,從而更好的對水環境監測質量進行控制。
3.3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中的事后控制
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事后控制主要包括原始數據記錄、內部質量控制的評價、質量體系方面的質量控制,如通過盲樣測試、實驗室內比對、能力驗證和機構間比對結果、現場監控/監督實際操作過程、核查記錄等的一種或多種方式,對人員進行監控/監督。通過做好事后控制可以更好的保證水環境監測的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
4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
4.1使用采測分離作為監測主要方式
采用采樣分離的方法是加強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有效途徑。按照國家檢驗監測的原則,將監測點的采樣、檢測、分析報告反饋給各單位。通過將采集工作和檢測分析相分離,實現水質監測和考核對象的相分離。另外,水環境質量的變化、水污染處理結果的評價以及環境執法的支持都離不開地表水提取測量所得的數據結果。隨著自動監測站的建設,轉變為以自動監測為主、地表水監測為輔的新模式,成為自動監測數據質量控制的關鍵手段。
4.2完善水質異常分析報告制度
完善水質異常分析報告機制,加強數據審計和管理。水環境監測中心每天12點前對各監測點的實時數據進行審核并上傳到中國環境監測站。同時將單獨數據的結果發送到各個監測點。結合各監測點的水污染防治、氣候變化、突發事件等分析本月水環境質量橫斷面。在某一段的集水區內,可用臨時替代段監測水環境污染控制。該監測點應提前兩個月申報,更換時間不應超過三個月。延遲將無效。面對數據造假,相關單位應立即圍繞部門開展盤點工作,核實和監控數據造假行為,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通過實施上述措施,可以保證水環境監測數據的客觀性,使其能夠真實反映監測點的水環境質量。
4.3建立相關質量監督檢查機制并引入第四方監理
建立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質量監督機制。監測機構的質量檢查應當定期采用盲樣評價和實際水樣比較,監測機構的監督檢查應當不定期采用遠程抽樣和飛行檢查。建立資金支付與運行考核相結合的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定期對監管機構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監管收費的主要依據。同時積極引入水環境監測的第四方監督,對水環境監測的整個步驟和過程進行監督和監督,杜絕數據造假的發生,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4.4加強人員的素質培養
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人員素質水平對于監測質量有直接影響,所以需要加強人員的素質培養。首先需要加強質量管理體系方面培訓,另外需要對人員的進行專業素質培訓,保證員工可以更加高效完成水環境監測任務。
4.5重視基礎性工作環節
在水環境監測中,為了更好對水環境監測質量進行控制,需要重視基礎性工作環節。一是加強實驗室環境條件控制,需要根據相關規范要求,保證實驗室環境條件得到控制。另外需要做好隔離控制,避免項目間的相互干擾,從而更好的對水環境監測質量進行控制。二是需要做好監測儀器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儀器設備性能,對于監測結果有直接影響,做好日常保養工作,更好的提升監測數據精準度。三是需要選擇合適的監測方法,從而更好的提升對監測質量控制。四是需要對樣品采集工作進行規范,避免因為樣品采集問題對水環境監測質量產生影響。
5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水環境越來越重視,為了更好的對水環境進行保護,需要加強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1]薛幼江.水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9(32).
[2]朱慧姝,張浩.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相關措施[J].化工設計通訊,2018(08).
[3]江山.淺議水環境監測與評價體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2).
[4]盧秋云.水環境監測的現狀及發展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7(10).
[5]張鑫.水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體系構建和措施[J].農家參謀,2020(06).
作者:王林鳳 單位:成都市新都區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