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議公共藝術中的字體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共藝術是一種在開放空間中的藝術與相應環境設計的創作,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公共性、包容性和多樣性。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人們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公共藝術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文字是記錄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它同時蘊含一定意義與審美價值,可以快速有效地傳達出信息,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公共藝術
1.公共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Thepublicartdesign)是一種把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設計的本質是應當通過外部的形狀和色彩來對產品進行反映,同時要避免出現夸張的情況。設計的本身是創造,就是借助本身的直覺能力去發掘與構筑世界的新價值,并予以視覺化。公共藝術是指公開的藝術產品,它們應該是由公眾所認同的,同時與相應的地區、人種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通過藝術的角度來進行思考,可以使得人類能夠有效地讓自己的生存狀態更加優良,因此公共藝術是現代人類的思維產物,公共藝術以城市雕塑、壁畫、公共設施、園林景觀小品、裝飾藝術、行為藝術等形式存在。2.公共藝術的發展公共藝術是一個外來詞匯,它主要是代表公共的社會藝術。公共這個概念主要是德國人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提出來的。公共藝術大約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出現,60年代在歐美各國及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出現。公共藝術的發展可以有效地讓全社會的良知得到發掘,公共藝術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了公眾應該得到的社會關懷以及環境的優化,這樣才能夠使得我國的社會發展更加地長遠。我們通過中國公共藝術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公共藝術是在不斷完善進步,它的內涵正在逐步地走向多元化。我國戶外藝術大量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逐漸掙脫50年代的政治性、紀念性、宣傳性,以及80年代以來對藝術形式的探索,開始注意地緣文化以及戶外環境邁向社會公共對話與公共批評的文化層面。20世紀50~80年代,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大主要城市及江浙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出現了一些與市民的經濟、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藝術作品,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國的公共藝術發展卻沒有得到較好的支持,公共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雖然是盡量地使藝術更加大眾化,但是和社會現實中的聯系不夠緊密,由于我們經歷過階級斗爭的時期,因此對于文化藝術的審美作用進行了弱化,使得在社會當中的重要地位沒有得到提升,雕塑等公共藝術沒有真正引領社會的潮流,只是淪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公共空間也沒能成為市民自由交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場所。20世紀80年代以后我國都市化進程的速度與規模都令世界矚目,這樣就使得城市的壁畫開始變熱,城市中出現了大量的雕塑與壁畫等,我國的公共藝術也正在高速地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我們在對于城市進行規劃的時候,要充分地考慮到人們的生活情況和文化方面的需要,因此對于公共藝術進行設計就有效地反映了人們對于藝術的訴求,在我們進行公共藝術方面的交融當中可以有效地通過街道、社區等環境,讓市民休閑娛樂場所營造出更好的藝術氛圍。這樣的環境更加人性化,同時也讓公共藝術體現出傳承歷史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要盡量地發揮公共空間展示藝術的重要作用,使得在城市有更多的機會來傳承歷史文化。
二、字體設計
1.含義字體設計主要是人們通過自身的一些情感來對于文字進行相關的設計,使得人們從視覺上能夠得到一定的信息,良好的字體設計可以使得人們有著較好的視覺體驗,它具有直觀、具體、生動的特點,圖形設計也是通過相應暗示的方法來讓其中所表達的含義得到展現,設計可以讓人們有著強烈的視覺刺激感,加強人們明確作品的藝術特點。2.重要性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文字已經成為重要的傳達訊息的表達方式,人們通過文字來進行思想的交流,目前來說文字可以有效地記錄人們生產和生活當中的信息,讓人類的發展可以進行有效地傳承,同時文字的表現力是極強的,人們可以對其進行利用,使得自己的作品有著較好的藝術美感。字體粗細、大小、曲直、松緊、橫豎的變化可以讓人感受到文字形態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如粗的字體給人一種笨重、沉穩、有力的感覺,而細的字體給人一種單薄、纖細、簡約的感覺;彎曲的字體給人圓滑、隨性的體驗,而直的字體給人硬朗、嚴謹的體驗;松散的字體給人一種輕松、柔和的感受,而緊密的字體給人嚴謹、端莊的感覺。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生活速度的加快,人們的觀念程度的提高,已經賦予文字更多的功能與意義,文字按照人們視覺的規律在發展著的。正像字如其人,優秀的字體設計遠在人們閱讀理解它之前,就已經通過字體的形態、顏色、版式、筆畫、大小等等,向人們傳達出它想要傳達的意義。無論在任何視覺傳達媒介中,字體都是主要的構成要素之一。
三、公共藝術中字體設計的應用
1.公共藝術中中文字體設計的應用公共藝術中中文字體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如山東省省會濟南市的中心廣場泉城廣場正中央聳立著的“泉標”,又有“泉城大客廳”之稱,是國內首家被命名為“國際藝術廣場”的城市廣場。這樣的廣場就代表了濟南,成為濟南極為重要的象征。泉標高38米,重170噸,具有強烈立體感的造型,中間有一個隸書“泉”字,上面三個尖直插云霄,這就體現了趵突泉,所擁有的三股水的特點,就像三朵非常巨大的花瓣,在整個方形的水池上,引起了游人的注意,同時中間那座明珠,就像一個人的眼睛一樣炯炯有神,因此泉水就是濟南市的符號,在濟南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濟南市有著名的珍珠泉,珍珠泉在泉城廣場的中軸線上,對著下沉廣場的中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中心位置,門前有座泉城的牌坊,深刻地體現出了濟南泉城的特點。而濟南又稱“泉城”用“泉”字的字體變形設計,既簡單、明了又準確地傳達出濟南“泉”的特點,有很強的立體感和美感。是中文字體設計與公共藝術設計的結合。2.公共藝術中英文字體設計的應用公共藝術主題需要傳達的信息也可以通過英文字體設計的形式來呈現。如美國波普藝術家羅伯特•印第安納的“LOVE雕塑”,從紐約的第六大街開始,遍及全球許多國家。他創作的“LOVE雕塑”,四個字母在一個正方形空間里,特地把O刻成歪的,作品的主題是在全球商務人士穿梭來往的金融大樓前,用舉世共通的語匯“愛”,拆除東西文化、種族、本土與國際的藩籬,仿佛發聲祈祝舉世和平,共同繁榮。作者用多種藝術形式和介質來表達這種情懷。“LOVE”是一個簡單的英語詞匯,觀者可以直接、簡單、快速地接收到雕塑傳達出的“愛”的信息。“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有不同的理解與意義,觀者會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體會賦予“LOVE”雕塑不同的理解。公共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與開放性,它對城市文化傳承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設有一定的影響力。文字可以簡潔、快速、明了的傳遞出信息,通過設計后的字體不僅傳達出作品的目的同時增加了美感。字體設計在公共藝術上的應用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和發展的。
參考文獻:
[1]劉俊克,當代公共藝術的核心觀念[J],藝術與設計,2010(1):83-85
[2]張婷,淺談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J],民營科技,2013(12):65-66
[3]季欣,中國城市公共藝術現狀及發展態勢研究[J],大連大學學報,2010(5):70-73
作者:馬辰雨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