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施工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建筑技術革新,以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為代表的樓體施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其綜合了全鋼爬架的防護性能好、操作高效、空中拆解便捷及鋁合金模板的一次成型、良好質量的綜合優勢[1]。文章結合工程實際,介紹了同步施工技術的實現原理,分析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施工要點,以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工程角度闡述了具體的應用過程,實踐證明該技術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減少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質量,對降本減耗具備一定的實踐應用意義。
關鍵詞:主體結構;工程專修;同步施工;施工要點
0引言
常規的建筑裝飾施工項目通常包括砌筑刷涂、外墻貼磚或刷涂、內嵌掛涂等,其工程施工通常應在建筑主體結構施工工序結束后實施動工。由于建筑裝飾施工工序復雜,工序間較難銜接,通常需歷時較長周期。由于建筑周圍臨邊安全支護圍擋實施周期長,耗費大量的人工資源及機械、材料資源,工程費用較大,對安全文明施工提出嚴峻考驗。采用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能有效提高機械化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開支、提升施工安全性,可廣泛應用于國內高層及超高層樓體建筑施工中。
1建筑工程裝飾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原理
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綜合了全鋼爬架和鋁合金模板技術優勢,實現爬架配合鋁板應用的建筑主體結構與工程裝修同步操作,協同應用外墻附著模式升降腳手架與鋁合金模板支護保護結構的一次成型工藝,一經問世便廣受建筑企業青睞。該技術繼承了鋁合金模具質量小、便于裝拆、耐久性與剛性好、拼接縫隙少、模板面積大、拼裝精度高、對施工機械依附性小、混凝土抹平效果好、維護支出少、效率高、應用范圍大等優勢,可協同樓體建筑主體結構爬架施工進度一同施工,便于主體結構工序間穿插施工[2]。工序間穿插施工,可縮短施工周期,降低費用支出,實現建筑施工整體的降本增效。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的實現過程,建立在參考實際工程情況與工程設計方案相結合的基礎上,先對建筑物外側墻體進行結構改良,進而利用鋁合金模板技術實現墻體外側支護墻、構造柱、滴水線及壓槽的搭設[3]。鋁合金模板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一次成型,且質量優勢突出,可制作成符合建筑工程實際水平度、垂直度、強度需求的建筑結構。同時,利用自動爬升鋼制爬架防護性能好、操作高效、空中拆解便捷的優勢,可使防護建筑物外墻及整體結構的裝修工程免受污染。通過將卸料操作臺與自動爬升鋼制爬架組合相連,完成對建筑物外窗框、雨落管及陽臺欄桿等位置的施工操作,可最終實現建筑工程外部裝修與主體結構的同步施工。
2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施工要點
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主要是針對各類建筑物護圍結構種類,選擇科學的模架結構、防護腳手架、穿插施工方式、裝修工藝的一項創新型應用技術。如果建筑外側圍護為混凝土澆筑墻體結構,應選擇爬架配合非抹灰的穿插施工工藝。如果建筑外側圍護是砌體墻體結構,應選擇分段懸挑的倒置工藝實施同步施工。為確保同步施工有序保質完成,在正式施工前,應根據施工現場勘查情況,對施工設計方案和施工圖紙進行優化和質量控制。選擇符合工程實際需求的施工工藝技術,繼承常規傳統工藝優勢的同時,進行結構與材料的科學設計,完善爬架安裝施工設計,減低安全隱患,保證樓層之間獨立施工且互不干擾,獨立空間單獨同步施工,從而保障施工安全、效率、質量和工期。進行同時施工方案設計時,應選擇使用最新型號鋁合金板材,以保證板材表面平整度及光滑性符合設計要求。這樣可免去常規外墻粉刷施工工序,提升建筑外墻結構同步施工效率,節省施工支出[4]。實際施工中應通過安裝自動升降鋼制腳手架,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防護,避免高層建筑施工高空墜落風險。其不需使用過多的人力、物力資源即可實現快速升降,可實現工程成本的有效管控和施工的自動化管理。鑒于腳手架安裝難度較大,應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實施安裝。應科學設計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施工工序順序和工序銜接,以為裝修施工提供充裕施工時間。嚴格根據施工計劃完成建筑物每層施工,根據施工目標合理安排工期、人員及機械調配。選擇利用塔式起重機進行全鋼爬架的吊裝運輸、組裝、拆卸等一系列施工。塔式起重機選點安裝前,應綜合考慮建筑主體結構全覆蓋因素,如有需要應適當增加組裝所用塔式起重機的數量[5]。正式同步施工前,應完成建筑工程外窗安裝、墻體粉刷及噴涂、水電安裝、陽臺欄桿安裝的施工技術方案制定,科學編排各施工項目進場時間點。做好對施工所需線纜、涂料、窗體欄桿等材料的采買及調配計劃,將調配計劃告知對應施工操作團隊。制定塔式起重機使用計劃,并制定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工程使用材料吊裝計劃方案。
3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應用
3.1同步施工技術實施流程
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融入了建筑行業中全新的工藝技術,摒棄了建筑物濕法的墻面砌筑施工方式,保證了主體結構中混凝土澆筑的精度和質量。利用優化設計的模板,按照建筑物攀升軌跡預先進行墻瓦、外墻膩子、窗體及護欄的安裝,保證主體結構與墻體裝修施工由上至下協同進行[6]。將建筑物水電項目、內墻、樣板間裝修、消防項目等施工內容與主體結構穿插完成,從而實現建筑裝修與主體結構協同施工。具體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3.2同步施工技術應用實施
3.2.1施工準備工作。同步施工中需利用塔機進行全鋼爬架組裝作業。在進行塔機安裝前,應合理選擇塔機型號規格和安裝位置,確保塔機操作半徑可以涵蓋全部建筑工程主體結構。如工期需要,可適當增加相應塔機機械數量[7]。根據工程裝修施工方案合理人力、機械、材料等資源,保證施工時間充裕、工序緊湊。合理組織安排各專業施工團隊進場時間,保證材料供貨充足并合理調配。3.2.2穿插施工。鋼制爬架設計應參考施工電梯爬升范圍,以方便工程材料及施工廢料的往返清運。利用鋁合金材質制作模架體系,參考建筑結構圖紙、水電圖紙、裝修圖紙等施工設計文件完成穿插施工設計方案,完成對門窗過梁、滴水線等位置的一次設計。召集各參建方進行設計會審,通過后進行鋁模制作。在無濕條件下完成施工作業,規避雨雪天氣及施工用水對穿插施工的干擾。利用預制隔墻板實現樓內隔墻功能,施工粘結砂漿配合安裝。利用切割法完成水電管線等位置的開槽,禁用打鑿方式。在墻板與建筑墻體連接處設置企口,并用掛網法及抗裂砂漿填充處置墻板接縫。重點測控墻面垂直平整度參數,如不符合設計標準應通過結構砂漿補平處理。裝修外墻前應用砂漿修補表面施工孔洞,然后進行防水層涂刷。拆除爬架后,實施墻體里面的清潔和噴涂。利用爬架或懸挑架進行外側墻體飾面磚施工,按照從下至上的順序。墻體中間設置垂直標準線,以作為垂直度參考,利用分段安裝吊籃實施幕墻施工。3.2.3應用倒置技術實施建筑墻體裝修。根據建筑主體整體高度進行懸挑段數劃分。標準情況下懸挑高度以24m為標準,應設置6層初始懸挑點,設置8層為一個區間設置懸挑段,施工按從下至上順序完成。接水雨棚安裝流程如下:利用螺母實現建筑外墻與雨棚主體骨架連接,將主體骨架與4組副骨架焊接相連,組裝焊接完畢后實施鍍鋅加工,為保證骨架密效果,應用封口膠進行焊口封閉。使用模板將工字鋼硬封閉,通過木方將外架內外固定,高度差應控制在約5cm,以保證后續模板鋪設時使其保持傾斜,且模板角度可控制在約10%,并模板用木方封閉處理。利用冷貼技術進行油氈鋪設,鋪設到立桿處時應在立桿四周做上反處理,控制上反高度為10cm。模板上側位置應設置滴水線,以保證雨水或施工用水及時排至排水溝。應用倒置技術實施墻體裝修如圖2所示。3.2.4其他同步施工。在進行墻體保溫前,應檢測墻面基層保溫材料質量,保溫施工完成后應及時刷抹砂漿和膩子,然后進行土料粉刷。先完成樓層的廚、衛房間給水管線及反坎放線,再進行其他房間放線。墻體與地面的水電安裝應分開進行,盡量避免出現連接件,防止出現滲水隱患。室外護欄安裝時,應控制基層面施工,欄桿裝置處禁止出現松動,欄桿高度及水平度應符合安裝規范,安裝后應進行保護處理。煙道及導墻安裝前,應檢測煙道的解封位置。煙道及導墻安裝后,應利用水泥砂漿在上下管道連接位置實施封閉密封。砌體施工應按《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完成實施。施工后應處理煙道吊洞,檢測吊洞口質量是否符合修補要求,修補完后進行鑿毛處置,接縫處利用混凝土填充并抹平處理。施工完成在洞口50cm范圍內灑水處理,并保持墻面內壁濕潤。進行電器管道安裝和底盒埋設施工時,應嚴格根據水電施工設計圖完成電器管線鋪設,根據平面垂直度進行底盒安裝,同房間底盒應保持統一水平標準。窗扇安裝時應嚴格控制拼裝質量,保證組件連接的整齊度,避免因安裝不當出現棱角或影響后續窗扇使用。安裝后應進行清潔處理,并進行適當的保護處置。
4同步施工技術優勢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應用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整體效果良好。在質量方面,利用鋁模成型技術進行施工,施工精準程度和施工質量表現出色,工序實施簡單,節省了抹灰工序,同時不影響后續施工操作。全鋼爬架施工表現出了優良整體性、操作便捷性和施工安全性,滿足安全施工標準,為施工人員提供了平整、牢固的作業操作平臺,與常規腳手架相比更具安全性,降低了安全施工風險。應用同步施工技術完成外墻裝飾裝修,減少了鋼架移動時間,有效縮短了施工工期。同時,減少了施工材料周轉時間和機械設備租用費用,為施工企業創造出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5結語
本文結合工程實際,分析同步施工技術的實現原理,闡述建筑工程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施工要點,并詳細探究了同步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在建筑工程中應用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技術,既融合了全鋼爬架良好的防護性、高效操作性和高空拆解便捷性,也融合了鋁合金模板的一次成型、質量出色的優勢,可有效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工作效率和質量,縮短施工周期。
作者:豐雨 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