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如何加強中職學校職教宣傳工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一直以來,社會對職業教育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部分人認為,學生就讀職業學校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今天,順勢而為發出職教好聲音、傳播職教正能量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樹立學校大宣傳的工作理念”“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構建學校宣傳管理機制”四個方面對如何加強中職學校宣傳工作進行了闡述,旨在為中職學校加強宣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宣傳工作
一、樹立學校大宣傳的工作理念
要認識到學校宣傳工作不僅僅是學校辦公室各成員“單槍匹馬”的孤軍奮戰,而是學校各處室、各部門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為此,要強化頂層設計,構建有效的隊伍保障體系,確保新聞宣傳工作隊伍的延續性和高質量,較好地實現學校宣傳工作規范化運行。把宣傳思想工作同學校教育教學、校企合作、社會服務等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打好學校宣傳工作的“組合拳”,及時發聲亮相,搶占輿論制高點。如由各處室、部門遴選通訊員,組建學校通訊報道組,形成由學校辦公室統籌協調、各部門分工負責、積極參與,多元共進,百花齊放的大宣傳工作格局,起到凝聚師生力量、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弘揚文化精神的作用。
二、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學校宣傳思想工作要高舉旗幟,把圍繞學校中心、服務師生作為基本職責,以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為主旨,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精準把握輿情動態,牢牢把握住新聞宣傳導向。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大力倡導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大力宣傳“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理念,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如要把握好“招生季、畢業季、職業教育展示周、新學期開學、教師節”等宣傳時機,充分展示學校為學生搭建的“就業有路、升學有望、出國有門口、創業有成”多元成長立交橋,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要充分挖掘身邊事、身邊人、身邊物,以優秀畢業生、最美教師等跟蹤報道,講述“職教好故事”,弘揚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要充分報道“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等職業教育熱點,營造技能強國的職業教育氛圍。2016年4月13日,筆者學校曾在《紹興日報》發表題為“職校學生多能干?氣球上面切肉絲”烹飪專業學生在氣球上切肉絲的技能展示圖片,向社會展示了學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精湛的專業技能。因其效果良好,目前學校的烹飪專業已成為每年均有200~300名學生要報名就讀的熱門專業。
三、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
要在宣傳覆蓋面、宣傳載體拓展上下足工夫,以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宣傳攻勢,不斷壯大學校主流思想輿論,營造更為有利的社會輿論環境。
1.橫貫縱聯,抓好宣傳覆蓋面
聯手各類新聞媒體,占領主陣地。夠快夠敏銳,巧找角度采寫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創新舉措,加大宣傳報道的廣度和深度,積極向《中國教育報》《浙江教育報》《職業教育》《職業》等主流媒體投稿、力求在高層次媒體、主流媒體多發稿、發好稿、發大稿,借助權威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提高學校的社會美譽度。如2018年1月,筆者學校聯手《中國教育報》新聞視覺欄目,以“專業教師企業做‘窩’——浙江紹興柯橋區職教中心‘兩棲型’教師煉成記”為題整版報道學校緊密校企合作,培養校企兩棲型教師的創新做法及顯著成效,打響了“校企兩棲教師”師資培養品牌,得以在全國推廣。
2.順應時展,巧用多種新媒體
堅持傳統媒介和手機終端宣傳相結合,建立線上線下的立體化宣傳格局。充分利用學校LED屏幕、校園廣播、校刊等傳統媒介進行宣傳,同時充分利用校園網、學校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進行宣傳,以圖片、短視頻等形式更快、更形象、更立體地向廣大師生傳遞積極健康的校園信息,發揮其隱形的思想教育功能,構建更加活躍、清新、健康的校園網絡生態環境,營造正面宣傳的濃厚氛圍,彰顯學校知名度、影響力。如近年來,每到招生季,學校微信公眾號都會推送“厲害了,柯橋區職教育中心優秀畢業生們”系列報道學生升學、就業、創業的優秀事例、先進典型,以一個個優秀畢業生真實的成長成才故事宣傳學校辦學成果,吸引廣大學生前來就讀。
四、構建學校宣傳管理機制
全媒體環境、新時代都對學校宣傳思想工作提出新的挑戰。抓宣傳隊伍建設、強化信息報道制度、激發新聞采寫潛力、出臺宣傳獎罰機制等,對加強學校宣傳工作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抓學習,提升宣傳業務水平
做好新形勢下學校宣傳工作,關鍵在人、在隊伍。一般中職學校宣傳工作人員往往由語文或政治老師兼任,對新聞傳播規律的認識不足,研究不深,習慣于用老思路、老辦法開展新聞宣傳工作。為此,要提升學校宣傳工作,首先要抓宣傳隊伍團隊建設,加強校通訊報道員的思想理論、業務能力學習,增強宣傳意識、政治敏銳感,提高分辨能力和信息素養,提升采、寫、編、攝影技巧及宣傳策劃、創新等綜合素質。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讓通訊員聽新聞專業人士等專家講座、外出學習取經等多種方式提升校通訊報道組成員宣傳報道業務水平。另外,用專門經費為每位通訊員訂閱教育報紙、雜志,使他們在學習中提升思想理論水平和對學校宣傳工作的駕馭能力、新聞采寫能力,不斷增強通訊報道員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2.嚴把關,確保報送的信息質量
嚴格執行信息審核流程,強化信息報送制度、責任落實。各處室、部門報送的信息先由處室長、負責人審核后發校園內網,再由學校辦公室工作人員從內容質量、文字表述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修改,增強信息的內涵和深度,力爭做到主題鮮明、標題簡明、文字精練后,再發校園外網和統一往上級部門、媒體報送。同時定期召開報道組成員會議,對完成較好的科室給予表揚鼓勵,對做得不夠的科室及時提醒督促,有力地促進信息報送工作及有效保證信息質量。
3.比業績,激發新聞采寫潛力
建立積分制,由學校辦公室按照信息的采用進行積分,每月末對信息上報和采用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并在校園內網通報,激發干勁,使各處室、各位通訊員在“比、學、趕、超”中主動圍繞學校工作重點和中心,選好切入點,找準結合點,抓住閃光點,精心策劃宣傳主題,深入挖掘黨建工作、教育教學一線、技術技能創新、校園活動、師生日常生活中鮮活的新聞素材,以典型宣傳和經驗宣傳為重點,加大對學校重大決策、重要成果、各類先進人物、典型事跡的宣傳,實現學校宣傳工作從簡單信息上報到深度宣傳報道、從被動宣傳到主動宣傳的轉變,主動作為、主動挖掘、主動出手,從而進行高水平、高質量學校宣傳。筆者學校在2017年曾以一位普通高中學生轉讀學校服裝專業為切入點,詳細介紹了學校在推進專業調整、培育技能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以“一個普高生轉讀職高的背后”為題在4月26日《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發表,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現在已有較多的家長轉變觀念,愿意把孩子送入職校學習。又如今年新學期初,學校邀請了被評上“杭州市勞動模范”的優秀畢業生胡鴻藻回校作講座,并以“20歲榮模回校開講座”為題撰寫報道,介紹宣傳學校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等創新舉措、讓人們感受到職業教育“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在2019年4月5日《浙江教育報》頭版報道。
4.強考核,在獎勵機制上出新招
結合學校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考核評分細則,把學校宣傳工作列入對下屬處室、部門的考核。做好考核結果運用,如可作為教師評先評優的依據,優先進行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的依據等,激勵教師們積極參與到學校宣傳工作中。總之,要改變社會上一些重視學歷、輕視技能,追求普通教育、輕視職業教育的現象。職業學校在練好內功,提升辦學內涵同時,也要強化宣傳意識,充分展示學校立德樹人、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培育未來“大國工匠”方面的亮點與特色,多視角、全方位展示學校辦學成果和精神風貌,從而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助推學校工作不斷發展。
作者:蔡愛娣 單位: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