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發展進程探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發展進程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發展進程探索

    摘要:中國建立之初,計劃經濟占主導地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劃經濟體制已出現嚴重的滯后性。在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中,市場經濟經過幾次社會大討論后,終于被確定了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中的主導地位。本文從改革的緊迫性、改革的進程以及成就和理論啟迪四個方面闡述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過程,為今后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經濟體制;計劃經濟;市場經濟

    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緊迫性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經濟體制模式是計劃經濟體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劃經濟體制已不適應發展中的中國。這種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現在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地方和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缺乏活力和競爭力,從而出現了經濟發展滯后的現象。在計劃經濟體制中,權力主要高度集中在中央,中央再根據國民的需求按需分配物資。這就關系到了國民經濟計劃制定部門怎樣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物資,首要的前提就是把握好被分配物資的人員和儲備物資的信息準確性。也就是說,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的前提就是國民經濟計劃部門必須能夠擁有制定計劃所需要的完整而準確的信息,制定出嚴密而準確的計劃。信息的準確性是物資公平合理分配的前提和重要保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即信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存在著不穩定性。“任何組織窮盡各種手段也不可能掌握決策所需的完全信息,計劃系統所涉及的范圍越大,這種矛盾就越突出,政府計劃制定部門也不例外。當國家計劃制定部門依據其所掌握的不完整、甚至是不準確的信息做出決策,并強制微觀主體執行時,所產生的結果必然是整個經濟運行更大的波動和社會資源的更大浪費。信息問題可以很好地用于解釋計劃經濟為什么在一定時期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而在另一時期卻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這一問題。”[1]有人認為,可以建立一個信息收集、決策和處理的體系,這樣信息就會更加準確。這個體系的建立表面上看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性,但是體系的信息量越大,傳輸渠道越多,就越容易使信息失真,這是因為每個環節的人都會為自己考慮,偏好于自身利益,就會使信息不準確,物資分配不合理的現象頻生?!盀榱藴p少信息失真,使收集到的信息更加真實、可靠,又得加大投入,加強對各部門、各環節的監控,這反過來又會大量增加信息成本。從經濟學上講,當一種制度安排的運行成本上升到足以抵消這種制度的優勢(收益)時,這種制度安排就變得不經濟,必然要被新的制度安排所取代?!盵1]當一個制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時,說明新的制度必然要代替舊的制度,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計劃經濟體制雖然在建國之初體現出了一定的優越性,使國民經濟在當時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計劃經濟體制就是一個完美的體系,勢必要被另一種體系所取代。

    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

    面對計劃經濟體制的滯后性,針對社會主義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逐漸被黨中央重視起來。1979—1981年年間,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思想下,關于經濟理論的大討論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其中就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表明了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直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一直貫穿著計劃與市場關系的探索。如“孫冶方重新提出‘千規律,萬規律,價值規律第一條’;薛暮橋提出要學會利用價值規律,利用市場調節的作用等”。[2]黨的十二大報告正式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改革原則,確定了市場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但是并不是主體地位,而是以計劃經濟為基礎的從屬補充作用。直到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才確認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是在計劃經濟與市場關系的探索過程中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會議,這次會議首次將商品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基礎框架。鄧小平同志對該《決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指出:“這個決定,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但是在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的原則上,在1989年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又提出了“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方針,表明了側重點又放在了計劃經濟上。直到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闡明了他對計劃與市場關系的看法,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28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边@就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于“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正式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改革目標,為中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民經濟實現了飛速的發展,成功從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充滿競爭與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經濟全面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從鄧小平的南方談話確立了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體制的基礎框架,我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基本理論。市場經濟充滿活力,所有制結構不斷完善,形成了以按勞分配為主、按資分配為輔的社會主義分配制度,形成了全方位開放、競爭、合作、共贏的經濟發展模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第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會主義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文明法治建設得到全面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從1978年到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3785.8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4140.4元,均實際增長了6倍以上,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1479萬。”[3]我國的公共衛生、醫療服務、九年義務教育、文化事業、體育事業等共同發展。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穩步推進,形成了以中央為中心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得到完善,形成了以憲法為基礎,以民法、行政法、地方性法規等多種法律為主的法律法規體系,逐漸完善了我國的法律體系。第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改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奠定了經濟基礎。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目標和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為立足點,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情況,確立了我國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我國發展階段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為依據結合中國初級階段的發展國情,實現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找到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道路,促進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推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傊鐣髁x經濟體制的建立不僅推進了中國經濟建設的發展,也同時推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啟迪

    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帶來了豐富的經驗和理論啟迪,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和經濟動力。第一,堅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聽黨的指揮,服從黨的命令,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順利完成的前提和基礎。歷史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全國人民的先鋒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有了反帝反封建主義的勝利,中國才贏取了在世界中的地位,中國才有了社會主義社會。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克服種種困難,順利地推進了改革開放事業。總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黨領導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前提,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的必要保障。第二,只有堅持思想、鄧小平理論思想,才能為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理論源泉。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改革開放36年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今后在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強大動力。思想引導行動,只有堅持正確的理論思想,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才能在發展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所以,要想實現社會主義的偉大夢想,就必須堅持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科學發展觀,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思想靈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僅要遵從思想理論的指導,更要敢于打破一切不符合中國國情和科學發展規律的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為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提供新理論、新觀點,為改革創新提供不竭的動力。第三,一切以人民的利益出發,為人民謀福利,使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才能實現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改革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是讓人民過上理想的共產主義生活。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只有順應民意、傾聽民聲,保障人民的根本權力,才能實現社會公正、和諧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國共產黨是全國人民的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全國人民共同擁護的結果,所以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必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的根本權力和利益,才能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才能保證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才能為社會主義事業長足發展提供人力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紹慶:生產力研究:堅定地走市場化改革之路———從人性倫理角度再論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J].生產力研究,2008(6).

    [2]張卓元主編:論爭與發展:中國經濟理論五十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就、經驗和展望[J].中國經貿導刊,2009(1).

    作者:姚晶晶 單位:黃河科技學院社科部基礎教研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观看网站a|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中文字幕成人网|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a级成人高清毛片|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