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養老保險分段計算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何謂“分段計算”
所謂”分段計算”,打個比方就是某個勞動者在A省企業工作2年,則由A省企負責繳納養老統籌部分并記錄在當地的社保機構;之后又到B省工作兩年,再由B省企業繳納養老統籌,也記錄在案,直到累計計算到60歲退休。當該勞動者退休后,按照他當時在每個地方工作時企業為他交的養老統籌的份額比例提供養老金,并統一到齊退休地金融機構發放。分段計算表明,養老保險待遇跟個人的繳費歷史有關,此舉有利于避免一些參保人鉆空子,給發達地區養老金造成壓力。2009年《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研究》著力解決制約農民工等勞動者流動的社保異地轉續的政策壁壘,并提出了包括借鑒歐盟“分段計算”在內的操作性政策建議。
二、“分段計算“存在的問題
雖然“養老金計算“思想剛被提升到法律高度,但他也面臨著諸多問題。1、目前養老金空賬如此嚴重,給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帶來了很大困難。之前農民工大量退保遺留問題沒有解決。2、養老金轉移的科學量很難確定。3、養老金的“分段計算”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4、由于各地方政府“分灶吃飯“多年,其利益很難均衡
三、從農民工利益角度“分段計算“更好實行的對策
(一)國家加大中央財政投入,解決歷史債務問題,為養老金的全國統籌提供可能。由于我國養老金空賬的問題很嚴重,中央財政必須加大社保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二)地方政府轉變“分灶吃飯”體制,但另一方面,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必須均衡各地方政府利益,考慮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保證現在的發達地區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待遇不降低,同時不斷提高欠發達地區領取養老金待遇水平,逐步縮小差距,最終實現公平。(三)堅持養老金的多層次,廣覆蓋。按照“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原則確保養老金的收繳。根據轉出地,轉入地在參保人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養老保險待遇調整率、貼現率等一系列精算變量,確定繳費水平及分段計算等一些精確測算水平。(四)各地方社保機構應大力推進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各地方應增設全國養老金劃轉結算監督機構或職能。倡導各地盡快實現各種社保表、單或卡的格式統一、口徑統一。以“金保工程”為依托,大力完善信息化建設,盡快實現各參保地的聯網,為參保人以身份證為依據建立“一卡通”。這樣養老金的“分段計算”就會逐漸順暢、高效起來。同時還要加強養老金的監管力度,確保農民工的保命錢不被挪用。(五)農民工繳費參數設定1.繳費基數根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以農民工的月平均收入645、36的整數作為繳費基數。2.繳費費率根據不同地區經濟水平,確定適當繳費率。3.繳費方式由于農民工就業方式靈活,所以其繳費方式應具有靈活性,可以選擇按月、季、年繳費,允許中斷后補繳,繳費時間累計折算成標準繳費年限。.(六)大力宣傳養老金的相關轉移接續的法律法規農民工要加強參保意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老有所養是人們共同的追求,保護農民工利益是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一方面呼吁有關部門盡早出臺這種”分段計算”全國統一的社保辦法。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呼吁農民工兄弟踴躍參保,更不要退保,因為相關辦法正在制定中,養老金的轉移接續難題將很快得到解決。
作者:王齊梅 王小麗 單位:贛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