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首席技術官制度建設對策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首席技術官(CTO)是企業專業技術領域發展的行政領導者和戰略規劃官,是企業一流的創新人才。廣西作為后發展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水平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明顯,正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亟須通過建立健全企業首席技術官制度帶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為深入了解廣西企業CTO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CTO對政策訴求,文章利用問卷調查等方式對企業CTO現狀及訴求進行了研究,并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廣西企業CTO發展提出對策建議。廣西作為欠發達后發展地區,普遍存在著企業創新意識薄弱、研發投入低等問題,這導致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強。2019年,廣西有R&D活動的企業僅為715家。為破解企業創新創造不活躍、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管理人才缺乏難題,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啟動推進科技型企業設立企業首席技術官(CTO)探索工作,啟動科技型企業首席技術官備案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有857家企業進行了首席技術官備案,其中,瞪羚企業77家、高新技術企業43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3家,廣西企業首席技術官效應正在逐步顯現。總體來說,廣西企業首席技術官制度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在數量規模、管理機制、應用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亟須研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一、廣西企業首席技術官發展情況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目前廣西企業CTO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企業CTO區域集聚效應明顯已備案的857家企業以地域劃分,南寧市232家、柳州市205家、桂林市119家、北海市43家、貴港市58家、梧州市38家、玉林市15家、百色市30家、來賓市34家、河池市9家、賀州市6家、崇左市15家、欽州市28家、防城港市25家。可以看出,企業CTO區域集聚效應明顯,南寧、柳州、桂林三個地區,約占總數的64.9%。
(二)企業CTO在企業的重要性突出,在科技創新領域擁有較大話語權調查問卷顯示,有75.52%的受訪企業CTO,在企業任高層管理人員職務;51.04%的受訪企業CTO任職后,企業地位得到提升;59.38%的受訪企業CTO在企業擁有較大自主權,參與公司科技創新方向決策;21.35%的受訪企業CTO擁有完全自主權,公司科技創新方向由企業CTO決策。
(三)企業CTO職務的設立帶動企業重視科技創新有66.67%的受訪企業CTO認為,其所在企業設立CTO職務以來,對科技創新重視程度有所提升;12.50%的受訪企業CTO認為,其所在企業設立CTO職務以來,對科技創新重視程度有大幅度的提升。
(四)企業CTO創新引領作用逐漸凸顯61.46%的企業CTO聘任以來,牽頭組織申報過科技項目,且獲得了立項;84.90%的受訪CTO所在企業,正在承擔著各類科技項目;85.94%的受訪CTO所在企業,已成為自治區級及以上科技創新基地和平臺。
二、廣西企業CTO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CTO對自治區科技政策的關注和了解程度不高CTO是企業創新的指揮棒和風向標,理應是企業中最熟悉各類科技政策的人員,以更好、更有效地運用科技政策集聚創新資源,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發展。但調查顯示,自治區企業CTO對科技政策的關注和了解程度都不高,只有30.21%的受訪企業CTO表示對自治區科技政策總體的熟悉度達到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程度,剩余69.79%的受訪企業CTO表示一般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其中,對于自治區2020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科改三十三條”),有51.04%的受訪企業CTO表示不了解,42.71%的受訪企業CTO表示一般了解。在科技政策關注度方面,只有23.96%的受訪企業CTO表示會經常關注學習自治區新出臺的科技政策,自治區企業對科技政策的關注度較低。
(二)企業中CTO制度尚未完善為更有效地發揮企業CTO作為規劃技術發展戰略、把握技術創新方向、管理配置創新資源、組織實施創新研發的企業高層管理者和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重要作用,2019年12月1日自治區開始推行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企業CTO簽報制度。但是調查顯示,企業CTO簽報制度推行效果并不理想,僅有31.77%的受訪企業CTO表示已實行企業CTO簽報制度。
(三)企業CTO持續發展機制尚未建立在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市場運作過程中,職員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后備儲蓄人才培養機制對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尤為重要。企業CTO作為領導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倘若流失,對接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因而企業更需要CTO后備人選培養機制。但調查顯示,56.25%的企業尚未建立企業CTO后備人員培養機制,一旦企業CTO出現人員變動將會極大地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的步伐。
(四)企業CTO的職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在科技政策傳輸方面,企業CTO作為企業科技領域的最高領導者,是企業基層技術人員與政府部門的橋梁紐帶,應當定期組織企業科研人員傳達學習相關科技政策。但調查顯示,有22.92%的受訪企業CTO任職以來從未組織過企業科研人員傳達學習,21.88%的受訪企業CTO組織過1次.在企業科研誠信教育方面,有34.90%的受訪企業CTO從未組織或督促過本企業開展科研誠信教育工作。
(五)企業CTO之間的交流渠道尚未打通調查顯示,14.58%的受訪企業CTO表示從未與其他企業CTO有過交流,55.21%的受訪企業CTO表示僅偶爾與熟悉、同行的企業CTO進行過交流。自治區企業CTO之間的交流渠道尚未打通,區內同行交流、跨行交流產生合作的機會不多,產業集群形成的概率不高。
三、企業CTO對政策的訴求
調查顯示,受訪企業CTO對政策的訴求主要集中在科研項目支持、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地位提升、物質激勵、榮譽激勵等方面。具體來說:第一,在自治區科技計劃中設立企業CTO專項,通過創新資源傾斜強化企業對CTO崗位的重視。第二,加強頂層設計,通過政策的引導性,引導企業不斷提升CTO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把控能力。第三,完善企業CTO的考核機制,對考核優秀的企業CTO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第四,建立企業CTO人才庫,搭建交流合作平臺,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推動企業合作發展。第五,研究制定出臺與企業CTO相關的優惠政策,給予企業CTO在稅收、住房租房等方面的優惠。
四、深化廣西企業CTO制度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鞏固CTO企業創新主導地位企業CTO對于目前的廣西來說,是一個新事物,對它的認知程度尚淺,但它對企業的發展極其重要,關系著企業未來是否能在殘酷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當前,廣西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企業CTO要在企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必須加強頂層設計,通過政策效應不斷強化企業的創新意識,鞏固CTO崗位在企業的創新主導地位。因此,在下一階段的科技政策制定過程中,應當注意提高企業CTO的使用頻次,進一步提升社會、企業對CTO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同時,要在科技計劃中設立CTO專項,通過項目支持方式,推動社會、企業自身創新資源向企業CTO集聚,提高企業CTO對企業科技創新方向的把控能力。
(二)建立CTO人才庫,促進CTO之間交流合作企業CTO作為企業創新的領導者,要多與各行各業企業CTO交流才能碰撞出合作的“火花”,推動雙方共同發展,但是目前,自治區企業CTO之間的交流渠道還未打通,企業創新還在“閉門造車”。因此筆者建議:第一,盡快建立企業CTO人才庫,搭建集企、學、研、政、介于一體的企業CTO交流平臺,及時了解企業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堵點,集中各方力量聯合攻關。第二,從自治區、市級層面定期組織舉辦企業CTO交流會、研討會,加強自治區內企業CTO之間的同行交流、跨行交流。第三,定期組織自治區內企業CTO到國內發達地區企業參觀交流,學習自治區外先進企業的創新理念和管理經驗。
(三)制定相關激勵政策,提升企業CTO的積極性目前,CTO崗位的明確職責包括科研誠信管理、企業科技項目申報簽字、科技創新平臺認定、申報簽字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CTO的考核職責,但對企業CTO的激勵政策較少,“白打工”現象較為明顯,長遠來看,將不利于調動企業CTO的積極性。因此,應由自治區科技廳牽頭,會同人社廳、稅局等部門在個人所得稅減免、考核評價、職稱評定等方面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提高企業CTO的工作和創新積極性。
作者:陸桂軍 李柳杰 單位:廣西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