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實物與價值管理對國有資產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高職院校國有資產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將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關系作為切入口,進行深入探究,具體指出基于傳統關系與新型關系兩種不同關系的認知產生的兩種不同的管理結果,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認知路徑及構建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新型關系的舉措,以保證高校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增值增效。
關鍵詞:價值管理;國有資產;高校管理
高校國有資產是高校建設和發展的基石,從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教育教學水平評估提出的必備條件來看,各類各型高校除了必須達到一定資產總量要求外,每年新增資產還應達到10%增量,同時,根據不同的科別,還有不同的生均值要求。由此可見,高校國有資產既是衡量高校辦學規模和辦學條件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高校培養人才、發展科學和服務社會的物質基礎。
1當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大多數高校每年會定期組織固定資產清查與盤點,然而,每次清產核資,總會暴露出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等一大堆老生常談的問題,也令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機構一般為國有資產管理處(以下簡稱“國資處”)大傷腦筋。究其原因,有人認為,這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缺乏統一的組織機構造成的。一般高校,國資處主管實物形態資產,財務處主管貨幣形態資產,管錢與管物的脫節導致了國有資產的價值分離,最終體現在資產賬與財務賬的“賬賬不符”上。也有人認為,這是高校資產管理者管理意識淡薄造成的。目前,高校資產靠政府投入,權屬國家所有,學校具體使用人只管用,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責權劃分不明確,當人員更換調離時,也不辦理轉移交接手續,其名下的資產也就隨時間延續而不知去向,最后導致“賬實不符”。然而,筆者認為,以上這些原因都不是導致目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出現這類問題的根本所在,真正的原因是人們對國有資產管理中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互之間關系的認識偏差及不足。
2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關系
在認知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關系之前,我們首先來明確實物管理、價值管理的定義。實物管理,是采購部門付款購得實物,經資產管理職能部門辦理入庫、建賬、建卡(標簽)手續后,使用部門(人)正式獲得資產的使用權,在使用過程中,同時對資產進行保管、保養等管理。價值管理,是指財務部門,對應所購入的資產,在財務賬上錄入準確的價值信息并進行賬面金額的管理。傳統意義上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實物管理一般由國資處負責,財務處則負責價值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其實就是基于這兩種管理概念簡單相加的一種管理模式。事實上,實物資產的獲得,也僅是具備了被管理的對象——實物,資產管理職能部門及使用人對資產管理的目標和要求也僅局限在保證資產的存在和完整,在這種管理意識的支配下,管理方法簡單、粗放,嚴重忽略了獲得這些資產的初衷和動機。同樣,負責價值管理的財務部門也只注重于自身的賬務管理,管理目標停留在“賬務”和“價值”的數據表面。
3傳統意義上實物管理、價值管理的特征和弊端
在這種片面又模糊的認知中,管理者把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構建在一種“并連關系”之中。同時,購置經費的報銷記賬,實物資產的登記入庫,都是分別圍繞兩個職能部門進行的,“職能部門”成為了這種管理體系中的主體,而實操中本應是作為主體的“管理”,實質上卻成了部門履行自己職能的輔助手段。
3.1兩個主體各行其事,少有溝通
國資部門、財務部門是兩個不同的管理主體,國資部門管實物,財務部門管賬簿,貌似主體清晰、職責分明,兩個管理主體在實際工作中卻是各行其事,少有交流和聯系,實則都是“各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3.2兩個管理主體間沒有建立關鍵時點的截面數據留存
2014年1月以前,高校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財務部門只管報銷記賬,多年之后,實物資產已滿足報廢條件,而財務賬薄金額仍保持著購置時的原值。同樣,國資部門只負責資產的登記建卡,幾年使用耗損,資產功能、性能必然降低,直至報廢處置,殘值收益遠遠低于購置原值。兩個主體都只注重各自的結果數據,忽略了過程數據,更沒有在關鍵時點建立截面數據的對比,最終導致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結果數據也存在著巨大差異。
3.3顛倒了主次關系
部門的存在都是因為管理工作的需要。但對于資產管理出現這種問題的高校,無論是國資部門還是財務部門,無不例外都只關注自己部門的職能本身,所進行的一切工作均只圍繞本部門職能而進行,忽略了管理的內涵和本意。3.4割裂了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的內在聯系這種“分工又分家”的管理模式,把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置于一種“并連”關系之中,兩者之間互不干擾、沒有交融,表面看僅是阻斷了兩個主體間的交流,實質上嚴重割裂了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的內在聯系,最終導致的管理結果不佳,體現在資產殘值與賬簿原值嚴重不相符。
4新形勢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新要求
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是國家財政管理的重要基礎和有機組成部分,財政部對現代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提出了“像管理資金一樣管理資產的”全新要求。資產是有“生命”的,從產生到消亡,同人類一樣,有著自己的“生命”旅程。采購時花費的資金體現在價值,購置完成后獲得的物資體現在實物,報廢處置后的收益——殘值,又重新回到價值,資產完整的“生命”過程,呈現了這么一個規律,價值——實物——價值,它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串連關系”。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資產是資金的物化,資金是資產的量化,財資不能分家,傳統意義上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并連”關系,已遠遠不能適應現代高校發展對國有資產管理提出的要求。只有在這種“串連關系”下,才能真正做到以“管理”為中心,確立“管理”的主導地位。因此,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要準確把握形勢,牢固樹立“全口徑、全過程、全方位”管理的理念,構筑新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框架,并重新解析他們之間的關系,是解決當下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問題的根本所在。
5構建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新型關系的舉措
5.1革新認知、改變觀念,加強內涵建設
堅持問題導向,打破傳統理念的束縛,重新定義新形勢下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概念,重新審視實物管理、價值管理的處延和內涵,重新評估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相互關系。
5.2協同參與,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管理體制
建立績效管理體制,加強對國有資產利用效率的考核,從而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這就要求我們打破陳舊觀念、拓展外延、豐富內涵,將資產管理的觸角延伸至購置前的立項審核。將財務部門的預算管理和國資部門的采購論證、實施納入學校層面內部控制系統。賬務與國資部門共同參與到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核中去,堅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以達到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的有機結合,實現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有效統一。根據所立項目的具體內容,國資會同財務對項目進行認真審核,分析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預期效益。對大型申購項目的審核,可組織專家論證或委托中介機構進行評審。項目完工后,及時組織驗收和總結,財務部門按規定編報項目預算的使用情況報告,國資部門對項目中的固定資產部分進行建賬立卡,為后續的實物管理做好準備。
5.3以財務管理制度為切入口,指導國有資產管理
按照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和財政部要求,重新定義全口徑臺賬內容,構建全口徑臺賬框架,樹立新的管理意識,修訂新的管理制度。與財務制度對接的新形勢下的國有資產管理,再也不是簡單地清點和報廢,加強“三全”管理意識,主動適應新時代國資管理的新要求。日常管理中計提折舊,以“月”為單位,設定臺賬采集周期,建立關鍵時點的截面留存數據,對關鍵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全面掌握實物和賬簿的變化情況。
5.4以資產管理政策解讀為引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在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以資產管理政策解讀與工作要求為引導,牢固樹立“管理”是主體意識,以管理為“經脈”,把資金管理與資產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緊扣管理的各個環節,應用信息化手段,對財務的記賬、折舊、核算和國資部門對資產的維保、調撥、處置等動作進行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操作管理,確保處置與折舊的最終價值相符。
6結語
高校的教學、科研活動都離不開各式固定資產的參與,固定資產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購置時的貨幣上,更多的是體現在與人類一樣具有一定的“生命”特性上。而與之相適應的管理當然應該是“全生命、全周期”的管理。從價值開始,最終再回到價值,無論是財務部門還是國資部門,一切工作都要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并貫穿資產“生命”存在的全過程,才能保證高校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增值增效。
參考文獻
[1]李鵬鵬.淺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J].國有資產管理,2007,(11):59-60.
[2]徐朝宏.高校固定資產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探析[J].會計之友,2006,(2):31-32.
[3]江蘇省教育廳財政廳.江蘇省省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實施辦法[EB/OL].
作者:周文 單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