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控制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立醫院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家對醫療的監督管理也日益嚴格,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風險的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公立醫院必須嚴格控制機械使用、藥品收入等各方面的比例。只有提高公立醫院現有的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效率,減少非必要的資產投入,控制投入成本,才能保證公立醫院的可持續運轉。在醫療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公立醫院必須分析評估固定資產的管理風險,分析自身的個性化需求,采取可實施的控制策略提高公立醫院的全方位管理水平,推動現代醫療衛生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公立醫院,分析固定資產管理風險評估的現實意義,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現有的風險分析,并提供可操作的風險控制策略,以促進公立醫院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
引言
醫院的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救助過程中的必要物質載體,對醫院的正常運轉和合法營利產生的財務經營有直接的、針對性的影響。固定資產一方面可以為公立醫院提供維持醫院正常運轉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也面臨著管理不合理導致的投資風險。固定資產的管理活動不僅僅涉及到公立醫院的經濟收入,還影響著醫療救助活動的水平和科學性。醫療活動中使用的固定資產價值相對較高,可使用的時間比較長,相關的法律約束很多,因此,在常規的固定資產管理中,其效果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多使用、維護的過程中存在不能忽視的風險[1]。因此,針對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現實意義。
1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分析與控制策略研究的現實意義
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是為病患提供檢查、治療等醫療服務,預計提供服務的年限較長,在一年以上,價值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在使用過程中磨損較輕,基本不改變物質形態的物質資產。
1.1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是公立醫院的物質保障
固定資產是物質基礎,是公立醫院正常運轉、為病患提供基本服務的物質保障,體現著公立醫院不同于其他醫院的綜合實力。分析固定資產的管理風險與控制策略,不斷增強公立醫院的物質保障,從而提升醫院整體的管理水平。構建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有利于推動公立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狀況管理,從而加強公立醫院的整體管理機制的科學化、合理化,最終提升公立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可持續運營的效益[2]。
1.2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是醫療服務的能力體現
公立醫院作為服務型事業單位,代表著政府服務為民的形象。醫院的基本生存因素包括擁有高超醫療技術的醫生團隊、和諧的醫患服務水平、高質量的固定資產管理。分析固定資產的管理風險,加強醫療器械等固定資產的應用管理,完善公立醫院的自身配置,提高服務病患的整體水平,從而提高公立醫院的社會服務質量,以達到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救治能力。
1.3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是公立醫院資源使用效率的體現
醫院在整合資源、擴大經營規模的背景下,引進高科技、高質量的醫療設備,使固定資產的擁有量增加,固定資產的管理使用成為公立醫院必須面臨的問題。公立醫院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分析管理風險,采取合理的策略進行控制,提高醫療器械的使用率,減少醫療器械的閑置和損耗,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從而提高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社會作用。
2當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風險分析
2.1相關醫用設備購買評估方面存在風險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面臨的風險中,設備前期的評估、購買事宜不能夠缺失:一方面,在設備預算方面不科學。有很多的醫院在購買設備的時候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需要,許多固定的資產購買本身就是浪費。例如:H市的一家公立醫院,沒有科學的預算評估,購買設備非常隨意,出現了重復購買和過量購買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醫院資產的流失和損失。另一方面,雖然有很多醫院在購買設備前進行評估,但是其準確性不高。在醫院的預算報告中根本沒有標注醫療設備的具體用途,在不具備使用條件的情況下購買相關設備,直接影響了設備的利用效率,導致了醫院資產的嚴重損失[3]。
2.2相關醫用設備在使用階段存在風險
醫療設備本身價格比較貴,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設備損壞,從而致使醫院產生損失。首先,設備不規范使用會產生損失。醫院的管理人員和設備的使用人員對醫院固定資產的認識存在偏差,在使用醫療設備的時候不規范操作,致使設備使用年限減少,甚至是損壞。其次,在設備的維護、管理方面存在諸多的缺陷。雖然,醫院都有自己的相關設備管理制度,但是這些制度本身不夠詳細和準確,并且制度的落實也不是非常的嚴格、到位,這就直接影響了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另外,一些設備的維護、管理人員并不專業,根本不具備相關設備的管理素養和相關經驗,很多的設備因為相關管理不完善,導致設備利用率比較低,甚至還有長期閑置情況的存在。最后,醫院醫學設備在出租、出借的過程中因為機制不完善,導致固定資產損失。出租出借的管理機制非常重要,但是當前很多的相關機制存在諸多的缺陷:例如,相關設備出租、出借的審批程序的缺失,出租、出借的方案不完善,出租、出借后相關維護保養跟不上等。以上三種設備使用階段出現的問題,都會導致設備的損壞或其它方面導致資產損失的情形。
2.3相關醫用設備在處置方面存在風險
當前,醫學發展速度非常快,醫療技術也日新月異,醫療設備更新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如果不能夠合理有效的處置醫療資產那么就會導致資產流失和浪費。例如:一些更新快的設備,在購買一定時間后,醫院就會對達到報廢年限的資產進行報廢處置,如果無法良好處置,那么就引起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另外,醫療資產報廢處置環節非常的復雜,很多醫療設備處置都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致使很多處置的設備無法及時處理,那么這些陳舊設備就會占用醫院有限的空間,并且對醫院的消防、衛生等方面的安全造成威脅。
3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的控制策略研究
公立醫院為了可持續的經營發展,必須科學合理的控制固定資產的管理風險,分析自身存在的管理問題和固定資產現狀,制定可操作性強的風險控制策略,以解決現存的管理風險現狀,提高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風險。
3.1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理念,創建管理人才團隊
不斷深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理念。公立醫院的傳統固定資產管理理念是重視購買新設備、輕視管理,導致固定資產的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意識。醫院應積極營造固定資產的管理氛圍,加大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宣傳力度,以完成公立醫院的管理風險控制。積極創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人才團隊。公立醫院要增強管理人員與醫療機械的配比合理性,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維修效率,創設醫療機械的良好運行環境,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公立醫院的領導部門應積極制定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計劃,提升機械設備使用者和維修者的管理水平。例如,一方面對設備技術人才進行繼續教育的專項培訓,提高管理人才的整體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固定資產的操作流程固定化,操作知識書面化,并創設公平的機械設備考核機制,及時糾正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人才團隊的建設不僅僅需要提高管理人才的薪資待遇,還應積極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對固定資產管理人才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最終實現控制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的目標[4]。
3.2創設固定資產的采購預算評估程序,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機制
公立醫院的業務規模正在逐步擴大,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就醫需求,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和現實的固定資產供需情況,應創設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采購預算評估流程。例如,可以設計一份關于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風險評估類調查問卷,通過實踐調查,對現存的固定資產的數量、質量、估價、使用頻率等各種信息進行整合,考慮多方面的固定資產管理因素,平衡固定資產的購買成本和投入產生的收益,最終決定固定資產是否購置的決定,形成固定資產的預算評估和績效考核機制,以提高固定資產的投入使用率。建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機制,包括對醫療機械的成本核算和固定資產的管理信息完善。例如,一方面,創設固定資產的管理檔案,對固定資產的實時使用情況進行動態化管理,全面提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核算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固定資產的明細臺賬,定期盤點領用、調出、報廢等固定資產管理情況,整合項目申報書涉及的固定資產評價狀況。
3.3完善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監督檢查機制,控制固定資產的效益風險
公立醫院是固定資產管理使用的主體,在管理風險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中,應明確主體責任,建議成立固定資產的專項管理部門,嚴格采買、審批等步驟,展開嚴謹的監督檢查機制,以杜絕個別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漏洞問題。固定資產的管理審批應一級一級上報,禁止越級管理。固定資產的管理機制可以參考三張一卡式管理,包括財務部門的總賬和一級明細賬,管理部門的二級明細賬,科室的建卡。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應明確各項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的采買、固定資產的領取和使用、固定資產的報損和報修、固定資產的報廢等制度,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加強醫院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控制,使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的管理有制度可依。同時積極分析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投入和產出比,杜絕浪費或閑置固定資產,提高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4結語
總之,根據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現存的管理風險進行分析,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的固定資產人才管理、采購預算評估、監督檢查評價等管理工作的力度,制定科學合理、可實施性強的管理風險控制策略,保證公立醫院的可持續運轉。
參考文獻
[1]朱文華.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分析與控制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36):230-230.
[2]楊瑞紅.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分析與控制策略[J].國際商務財會,2018(12):50-51,54.
[3]亢鴻雁.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分析與控制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1):49-50.
[4]付裕.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識別與應對策略之我見[J].商情,2018(23):8.
作者:鄭瑛 單位:邵東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