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必要性,進而詳細剖析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最后總結提煉了幾點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期給廣大讀者和有關管理人員提供可以借鑒的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產管理
一、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必要性
國有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整體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升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具有以下現實意義。(1)節省事業單位行政性開支,防止資產的浪費。購置國有資產的資產來源大多是財政性資金,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可以防止事業單位重復購置資產,起到節省財政資金的作用,為事業單位業務工作更好地開展起到資金保障的功能。(2)防止資產閑置,全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可以在清查盤點后,對閑置的資產進行統計匯總,以此制定出針對性的處理方案。例如出售、出租、調撥等等,不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也有效防止了資產的閑置和浪費,進而全面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3)規范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是近年來我國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內部控制包含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資產管理、采購管理、合同管理、項目管理等內容,由此可見,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對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
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水平雖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尚存諸多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政策法規不健全?,F行的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政策與法規是由各級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根據以往工作經驗總結制定出來的,通常只適用辦公使用固定資產;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種類越來越多,原有的政策法規面對新型國有資產,例如:對外投資取得的股權、出租國有營業用房、安置余房、保障性住房等等缺少相應的政策法規來進行系統性管理,這就有可能造成賬實不符。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會使相關責任人之間互相推諉,從而造成不可避免的財產損失。(2)機構人員設置不合理。某些事業單位由于人員有限,沒有設置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而是把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交由財務人員負責。財務人員既負責固定資產購置與登記工作,又負責固定資產的清點管理工作,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重復上報、漏報、隨意報廢等現象的發生,造成國有資產賬實不符、重復購置、隨意浪費的后果,違背了上級機關要求下屬單位踐行厲行節約、降低行政成本的初衷。(3)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脫節。每年地方各級財政局在召開預算編制會議的時候都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把政府采購中購買固定資產納入預算編制的工作中,但是由于編制預算的工作人員與業務人員、資產管理人員缺乏溝通,沒有根據預算編制年度工作計劃的安排及時反映購置固定資產的需要,結果在實行預算的年度往往會出現賬外購置固定資產的現象,這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清查,也影響了單位各項工作的實施進度。(4)監管制度不完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的投資方式不斷涌現,國有資產也不再僅僅是局限于原有的辦公使用的固定資產,而是呈現出多種不同的形式。面對對外投資形成的國有資產,資產管理機構通常缺少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其實這類資產更應該加強決策與監督管理,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國有資產的巨大損失。眾所周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高管買賣期貨導致巨虧的事件,這就是面對新型國有資產由于相應監督管理制度缺失,使當事人鉆了空子,結果造成國有資產的巨大損失。
三、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
(1)建立資產盤點清查制度。做好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必須摸清家底,因此資產清查盤點制度就必不可少,建立資產盤點清查制度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全面有效地摸清家底。資產清查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單位基本情況清理、賬務清理、財產清查、損失認定、資產核實和完善制度等,它是對事業單位基本情況、財務情況以及資產情況等進行全面清理和核查。二是有利于完善國有資產監管系統。通過資產清查,可以建立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數據庫,充實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三是有利于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為編制年度預算、加強資產收益管理、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創造條件。四是有利于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各地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可以全面總結經驗教訓,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因此,各類事業單位應制定本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明確本單位國有資產的清查盤點頻率與程序,可以建議相關工作人員實行定期盤點與不定期盤點、內部人員盤點與外部人員盤點相結合的方式,從而確保本單位的國有資產安全性、真實性與完整性相統一。(2)設置資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弱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員配備的不到位,因此事業單位要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難,建立資產管理機構,設置專人對國有資產進行登記管理,可以使用標簽、卡片、拍照等形式標記固定資產。同時還要建立資產管理檔案,按照相關規定對占有、使用的固定資產的狀況進行分析與說明。當然,針對上級機關無償調撥的固定資產也要進行登記管理。(3)實施動態監管,把國有資產管理納入到內部審計的工作流程。在政府機構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辦公信息化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固定資產登記一般都采用了網絡系統登記的方法,這雖然有利于統計,但是弊端還是存在的:比如資產管理人員忘記登記新購入的資產,固定資產隨意借用也沒有進行審批管理等等。為此,可以模仿超市條碼收銀系統來對固定資產進行登記管理:使用條碼標簽機先對固定資產進行掃碼貼上標簽,再在網上系統中登記,以后的清查盤點只要使用條碼槍掃碼進行清點即可。同時在登記與清查過程中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全程參與,有利于監督檢查,防止舞弊等情形發生。(4)加強國有資產處置的管理。面對可以報廢的國有資產,各事業單位可以分成兩種方式進行處理:第一,對規定的限額以下要報廢的固定資產,先清點要處置的數量上報主管機關審核批準,再上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最后才定點集中進行報廢處理,所得殘料收入要上繳國庫;第二,對限額以上要報廢的固定資產,先要上報主管機關審核,再上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批后才可以進行報廢處理,所得殘值收入也要上繳國庫,不可隨意挪用。強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以此全面提升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才能盤活各類閑置資產,進一步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促進資產在各事業單位之間的合理配置是政府公共財政改革的重要舉措。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活動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種類也朝著復雜多變的方向發展。各級政府在加快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同時也要注重針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操作規程的改革,如此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株彬,張鴻超,馬守風.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02).
2.李楊.探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會計師,2016(07).
3.孫海濤.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3).
作者:章幸 單位:紹興市上虞區房屋征遷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