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對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影響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中醫藥文化;傳播;影響;對策
一、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重要性
中醫藥是以漢族醫藥為基礎,兼收藏醫、苗醫、蒙醫、傣醫等我國眾多的少數民族醫藥學原理,結合中醫預防治療經驗的基礎形成的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醫學體系。中醫藥有著3500多年的悠久歷史,理論體系全面,內涵豐富,應用廣泛。中醫藥的“陰陽互動平衡觀”“臟腑經絡整體觀”和“三因治宜辯證觀”為中華民族生命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學靈魂,是中醫藥事業核心推動力。中醫藥文化傳播在實現中華傳統文化復興、提升中醫藥學價值、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滿足民眾生命健康需求、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吨嗅t藥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發掘中醫藥文化內涵,構建中醫藥文化傳承體系,打造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推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轉化創新并完善中醫藥文化建設機制5項重點任務。這為中醫藥文化傳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與行動支撐。
二、新媒體在高校中醫藥文化傳播中的意義
(一)提升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速度
手機等移動網絡終端設備幾乎不離人,這就給新媒體信息傳播帶來極大的便利,可以實現即時傳遞,時效性極大增強。新媒體沒有時間上的限制,沒有地域上的制約,任何時間都是黃金時間,任何地點都是黃金地段,可以實現中醫藥文化隨時隨地的傳播與溝通。高??梢酝ㄟ^新媒體將中醫藥知識有效地進行傳播。包括學生在內的受眾開啟網絡,打開手機,登錄微信等新媒體,相關信息就引入眼球,促使更多的用戶便捷知曉中醫藥文化信息。
(二)豐富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信息量
新媒體信息容量大、內容豐富得超乎想象,這是傳統紙媒難以比擬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明顯優于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新媒體傳播形式多樣,傳播風格易于被接受,尤其是青年大學生群體。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是文化傳播者,人人都是文化接收者。超鏈接功能,可以將不同的信息點融合,可以實現事件全貌、事件的多角度展示,體現了新媒體的文化傳播的延展性與豐富性。中醫藥文化可以借助新媒體立體全方位地向受眾進行傳播。
(三)擴大中醫藥文化的社會認可度
新媒體本身的社會應用廣,客戶群體寬。比如微信從2011年上線至今,已經有超過10億的用戶,覆蓋幾百個國家幾十種語種。這樣的一個新媒體平臺,能夠很好地促進中醫藥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通過新媒體的傳播,讓更多的人從接觸中醫藥文化到了解中醫藥文化,從了解中醫藥文化到認可中醫藥文化。
三、新媒體下在高校中醫藥文化傳播工作中存在問題和挑戰
部分高校中醫藥教育吸收了國際上的非常成熟的醫學教學模式,并將“院校教育”作為主流模式,而我國中醫藥的傳統模式——師承教授,在逐步邊緣化。具體而言,在高校中醫藥院校教學中,對中醫藥思維的忽略,對中醫藥文化的忽視,以及對中醫藥學習與傳播方式的淡漠。部分高校現有的醫學教育模式培養的中醫藥人才缺乏中醫藥文化內涵,中醫藥文化思維不夠,這些都制約了中醫藥的發展與傳承。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化強化中醫藥文化教育,增強中醫藥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就顯得極為迫切。中醫藥的醫學思維“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防治?!苯Y合,不僅僅只是治病,還在于預防,還在于保健,這一思維經過幾千年的實踐檢驗,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從現代醫學發展看,單純的病理研究,單純的就病治病,已經不再是主流思維,中醫藥所倡導的“整體辯證、天人合一”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主流思維模式,以患者為中心,辯證地治療疾病,治療與保健結合。中醫藥文化中的治療觀、生命觀、養生觀與生活觀,尤其是“治未病”的中醫核心理念是中醫核心文化價值的傳承與傳播要義,為中醫藥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四、新媒體下高校中醫藥文化傳播路徑探索
(一)發揮中醫藥教育機構優勢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從目前看有關中醫藥文化傳播的網絡新媒體平臺不多,這就影響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播。高校要發揮其自身的專業優勢,聚集中醫藥專家,提升專家科普力,打造中醫藥文化新媒體平臺,使中醫藥高校成為中醫藥文化對外新媒體傳播的重鎮。通過新媒體平臺,借助語言、文字、圖像、音頻、視屏等多種立體化形式來著力加強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社會大眾的中醫藥基礎類知識的傳播,向他們普及中醫藥知識與中醫藥文化精髓,發出科學的聲音以正視聽,從源頭端正中醫藥知識文化信息,提高民眾中醫藥知識鑒別能力。
(二)加強新媒體下高校中醫藥文化宣傳導向作用
新媒體是大眾傳媒的一場革命,對于青年一代來說影響極大,“互聯網+”、大數據、新媒體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藥文化,就要進一步提升其戰略地位,要突顯中華醫藥的國際地位,強化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加強新媒體下高校中醫藥文化宣傳導向作用,抓住“新軸心時代”為中醫學發展帶來的契機,主動搶占新媒體文化傳播制高點,精選“政府重視、群眾關心、普遍存在”的內容,堅持“用事實說話”的方針,抓住輿論宣傳導向,宣傳主流意識形態,培養學生的理性分析和把握中醫藥問題,全面深刻看待問題的能力,牢牢掌握在新媒體平臺中醫傳統文化傳播工作主動權。
(三)培養大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高校中醫藥教育中,做到“因人”“因時”“因地”,要傳承并發揚傳統中醫藥文化,注重向學生宣傳中華文明核心文化理念,傳播傳統中醫藥文化精神,弘揚傳統中醫藥的文化思想,堅決抵制并杜絕不良社會文化的侵蝕,培養學生的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建立愛中醫、信中醫、學中醫和用中醫理念,提升學生的傳統中醫藥文化自信心和自覺力,強化學生傳統中醫藥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培養新媒體中醫藥專業精英,傳播中醫藥文化內容
高校要以“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加快新媒體中醫藥專業精英人才培養,把握中醫藥教育規律,尋找中醫科學思維和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契合點,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相結合,增加中醫藥文化經典課程比例,解決中醫藥高素質人才匱乏、中醫藥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發展不充分等問題。加強中醫藥文化理論研究,進一步提煉中醫藥文化精神,中醫藥名家價值觀,傳播原汁原味的中醫藥文化內容。
五、結束語
總之,微信、微博、抖音、網絡直播、手機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的出現,給大家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化,加速了信息與文化的傳播。相比傳統的傳播模式,新媒體的優勢與特點比較明顯,傳播主體多,傳播速度快、效率高,傳播形式新穎,傳播內容豐富等。其在提升中醫藥文化傳播速度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對高校在中醫藥文化傳播工作也帶來了一些挑戰。所以,在新媒體大環境下,高校做好中醫藥文化傳播,就要發揮中醫藥教育機構優勢,打造中醫藥文化傳播新媒體平臺,加強新媒體下高校中醫藥文化宣傳導向作用,強化中醫藥文化的戰略價值,培養大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加強中醫藥文化理論研究,培養新媒體中醫藥精英,傳播中醫藥文化內容。
參考文獻:
[1]秦宇龍,朱菇望.中醫藥成為中國文化主要代表元素[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
[2]李秀明,姚崢嶸,張洪雷.中醫藥文化傳播之于國家軟實力建設的思考[J].大學學報,2012(03).
[3]劉新鷗,申俊龍,沈永健.中醫藥文化傳播現狀及傳播模式分析[J].中醫雜志,2016(10).
[4]傅文第.中醫藥文化傳播的現實困境與對策選擇[J].中國醫藥導報,2018(31).
作者:劉筱 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