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音樂電臺音樂傳播特征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網絡音樂傳播方式的快捷、傳播速度的迅速、傳播條件的方便、傳播效果影響深遠是很多的網絡分析專家所沒有想到的,在一項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18億,手機網民達到5億,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3586萬(2013年數據),成為2013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大新亮點[1]。面對這樣強大的受眾,很多的網絡音樂電臺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競爭水平,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涌現出了一大批個性、新潮又適合網民們胃口的電臺音樂。
一、網絡音樂電臺的分類
(一)以專業音樂網站或播放器為平臺的整合型網絡音樂電臺。這類電臺主要把音樂類網站當作平臺,利用網站的音樂資源和人才資源對音樂進行重新合成整理和分析后提供給用戶點播收聽,它主要的特點是用戶可以對自己喜歡的音樂進行點播和收藏,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對用戶進行音樂資源推薦,比如說“豆瓣”音樂電臺、“QQ音樂電臺”、“網易音樂電臺”等[2]。它們依托之前的用戶資源并且進行整合,在分析了用戶的收聽喜好后為用戶推薦相類似的電臺音樂,以獲得較高的收聽率和點播率。
(二)原創型網絡音樂電臺。在“自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下,很多原創性的網絡音樂電臺依附創生并發展。它們往往經過全新的編排制作,有固定的播出時間,主持人也是經過了專業的音樂素養培訓,在播出過程中,會對音樂做一系列的講解,讓更多的人對網絡音樂電臺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它具有音樂節目的原創元素,融合了網絡的便捷推廣方式,更加鮮明地表現出了網絡電臺音樂的特點和魅力所在。比如“喜馬拉雅FM”,它的主要收聽群眾包括了每一個年齡層次,因為在電臺里有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分區收聽,你想聽哪個時候的都可以點播,它有戲曲、音樂、新聞、還有心靈情感指導等等,一方面它的受眾人群十分廣泛,并且每一個分類的電臺音樂節目都有專業的主持人講解,這就大大提高了點擊率和收聽率[3]。
(三)以傳統的音樂廣播節目為基礎的轉載型網絡音樂電臺。以前的傳統廣播電臺在碰上互聯網絡大發展的這股浪潮時,主要是建設自己的電臺網頁,還有一些電臺節目的信息介紹,并沒有主動地將自己的優勢利用起來。再后來的逐步發展競爭中,傳統的音樂廣播開始敢在自己的網頁上設置點播臺和收聽鏈接。聽眾通過鏈接可以收聽在電臺里同步直播的傳統廣播音樂節目,也可以對自己喜歡的音樂節目進行點播和下載,并且重復收聽。改變了傳統廣播音樂節目“聽完就沒了”的一次性收聽的特點。在“北京廣播網”和“中國人民廣播電臺”都有“實時廣播”、“廣播回放”的節目。實現了網絡對相應電臺廣播節目的無縫隙覆蓋,方便用戶隨時收聽。“新浪微電臺”采用的是和“北京廣播網”一樣的廣播方式,都是在電臺中根據風格特點、地域等因素對節目進行分門別類,當中音樂類電臺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各種排位中時常占據前一二位,并且還會為用戶提供以往電臺節目的收聽服務。除了這方面的電臺,還有只為用戶直播電臺服務的網絡電臺,比如說“騰訊微博微電臺”。但是需得到注意的是,“北京廣播網”和“中國人民廣播電臺”這類類型化的網絡電臺只會利用網絡進行傳播,不會在傳統廣播電臺中轉載節目制作及播出。
二、網絡音樂電臺的傳播特征分析
(一)便捷的制作傳播方式。順應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網絡電臺音樂也由原來的復雜制作改編流程變成了能單獨完成的工作,主持人可以不用進錄音棚,使用網絡、自媒體就能夠在網路上進行介紹,也可以在路上聽著。也能讓受眾從單純的音樂接受者向音樂傳播者轉換,通過跟朋友分享做到傳播音樂的效果。
(二)節目圍繞著音樂展開,專業性更強。網絡音樂電臺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音樂的創作和傳播上,一方面加強了主持人對專業素養的學習,也讓聽眾在專業的主持人講解下對音樂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熟悉。讓聽眾不只是喜歡音樂,更加知道自己喜歡音樂的原因。
(三)多元化的播出平臺。隨著自媒體的迅猛發展,每個聽眾都擁有一種以上收聽網絡電臺音樂的收聽方式,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音樂電臺也擁有多種傳播方式,不再是傳統的一條線模式,而是多種傳播方式,更多種接收方式。這樣方便了聽眾的點擊收聽,充分利用了網絡和音樂資源,也讓網絡電臺更好的管理了用戶,不再讓用戶資源流失。結語網絡音樂電臺以一種新的音樂傳播形式從不成熟慢慢走向成熟,到如今的發展速度迅猛,受眾也慢慢從陌生到了解熟悉,一方面是因為網絡音樂電臺以一種新的音樂傳播形式供用戶選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網絡音樂電臺的獨特制作方式和傳播手段。讓用戶更加了解現今的音樂傳播現狀,對音樂的傳播方式不斷地創新,發現音樂發展的“新大陸”。而目前對于網絡發展迅速帶來的負面效果也影響著聽眾們的生活,比如說因為網絡的監管法律不健全,網絡音樂的正版和盜版魚龍混雜,讓聽眾們享受不到真正音樂帶來的放松和快樂。一方面我們要利用網絡帶動音樂傳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提防壞人的乘虛而入,使得音樂傳播道路受到阻礙。
參考文獻:
[1]鄒宇婷.音樂傳播活動中的侵權現象觀察[J].音樂傳播,2013(03):65-71
[2]王歡.“四元律”視角下網絡電臺用戶的使用習慣分析——以豆瓣電臺(douban.fm)為例[J].中國廣播,2014(08):60-64.
[3]徐幼雅.新媒體環境下網絡電臺的特點與問題[J].藝術科技,2015(02):91-92.
作者:尹娜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