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心理健康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重活動:形式活潑貼近學生心理
如果我們說心理輔導和咨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點”,通過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條主“線”的話,那么通過開展豐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心理文化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大學生心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載體,其特點是工作繁瑣,全程貫穿,豐富多彩,貼近實際。筆者結合實踐,總結了依托各層次高校學生心理骨干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具體舉措為:
(一)創新常規活動指導人
常規活動包括個體咨詢、團體輔導、現場咨詢、心理講座、心理普查回訪、新生適應活動、心理健康報紙等。常規活動多,并且多半是帶有指導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但是這些指導要真正走入高校學生的心里,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就必須在內容的選取和活動形式的設計上下功夫。學生有學生的心理特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舉辦特色活動塑造人
體驗激發情感,行為改變認知,習慣積淀品質。特色活動包括心理行為訓練、心理素質大比拼、職業心理應激干預訓練等。比如通過設置一些工作要求的訓練情境和內容,讓參加訓練的學生在特定情境訓練中體驗心理上的變化。在訓練的過程中和結束時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認知上的調適。通過反復訓練使受訓者養成良好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應對模式。最終積淀成工作必需的基礎心理素質。
(三)依托節日活動感染人
依托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精神衛生日,母親節,感恩節等節日開展一些心理活動。這些活動既有節日的氣氛,又有心靈的觸動,開展的好可以達到一定的心理輔導作用,比單純的認知療法有效果,活動效果很好。
(四)鼓勵交流活動熏陶人
交流活動包括心理沙龍、心理主題班會等,交流活動應該因地制宜,緊跟時代特點,話當下心情,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如新生適應為主題的“以老帶新,愉快生活”活動,還有“女生當自強”,“女生身心健康”交流活動等等。交流活動主要是圍繞同學之間的碰撞,老師只是一個引領者,這些話題的引領往往能夠使他們在同輩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思想的共鳴,從而能夠整合和審視自己的視角,然后踏著成長的階梯曲折前進。這些成長都是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的,但是是堅實有力量的。
二、抓隊伍:站在高人的肩膀上依靠高校學生
擁有一支高水平、專業化、數量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相關部門都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的現狀都不能滿足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需要。[2(]P.8-9)在負責心理咨詢中心工作的老師看來,專門開展心理工作,全處開展心理工作,吸取師生智慧開展心理工作,是目前形勢下做好心理工作的關鍵。長期以來,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與一批有思想高度、有理論功底、有專業素養,真正服務學生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師生保持密切聯系,共同守衛安全穩定這層底線。心理中心人手少,成員除了心理日常工作,同時還承擔授課任務,有的同時還是輔導員。要完成日常工作和很多活動幾乎是不可能,專職教師更多是發揮統籌作用,宏觀指導和規劃設想。
(一)依靠兼職教師發揮專業作用
心理咨詢室需要每天安排心理老師值班;心理回訪的高校學生多達幾百人;心理骨干素質拓展活動需要多組教師帶隊等等,這些任務的完成都離不開一個學校其它部門心理學教師或心理咨詢師的大力支持。
(二)依靠輔導員隊伍發揮基層戰斗堡壘作用
學生管理人員實行從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輔導員這支隊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軍。這是因為:一是這支隊伍從事學生管理多年,洞悉學生心理,經驗型基礎良好,可塑性強,對他們加以系統的心理知識培訓,就可以向科學型邁進一大步。二是這支隊伍與學生朝夕相處,沒有哪支隊伍比他們更能第一時間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支持學生,所以他們讓我們依靠。
作者:楊元花 單位:湖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