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訓練系統在醫學教育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以2018年1?8月在解放軍總醫院接受培養的康復醫學專業學生10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教育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虛擬現實訓練系統干預后實施傳統教學法)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20 ̄24歲,平均(22.70±1.44)歲。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法)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齡21?25歲,平均(22.62±1.30)歲。兩組康復醫學專業學生資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法,即教師進行操作方法的講解,學生實施操作訓練,每天訓練的時間為60min,共計實施10d的訓練。實驗組則在虛擬現實訓練系統干預后實施傳統教學法,教師在演示的模式下,實施相關的操作示范,對操作的要點講解,學生實施操作訓練,每天訓練的時間為60min,共計實施10d的訓練,其中30min為虛擬現實教學,30min為傳統操作訓練。虛擬現實訓練系統可包括兩種模式,即訓練模式和演示模式,其中演示模式是對學生進行正確操作方法的演示,并對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在訓練模式中,顯示屏的左欄顯示實時訓練情景,右欄顯示正確操作規范。在實施訓練的過程中,若學生存在操作錯誤的情況,則系統進行相關的提示,指導其更正,直至此項訓練完全正確后,方可進行下一項訓練。訓練結束后,系統對學生訓練的結果進行評估,使其及時對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了解,并進行更正。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康復醫學專業學生教育的結果做觀察分析,以理論考核成績(0?100分)、操作考核成績(0?100分)進行評價,并對比兩組教學滿意度的差異性,項目包括喜歡此學習方法、醫患溝通技巧提高、臨床能力提尚、冋題解決分析能力提尚、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對訓練時間有效利用、臨床與基礎更好結合。
1.4統計學
處理采用SPSS21.0軟件做數據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檢驗,以PcO.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教育的結果對比
實驗組理論考核成績及操作考核成績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0.05)。
2.2兩組教學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在喜歡此學習方法、醫患溝通技巧提尚、臨床能力提尚、冋題解決分析能力提尚、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尚、對訓練時間有效利用、臨床與基礎更好結合等方面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cO.05)。
3討論
在康復醫學教育中,其較為重要的課程之一為物理治療學,技能評估和培訓是康復醫學教育中較為重要的項目[5]。以往進行康復醫學教育,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學生自行完成臨床訓練。但是若學生缺乏實際的操作經驗,則較難獨立完成相關操作,且教師不能客觀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難以實時對學生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反應,從而對康復的效果造成影響[6]。康復醫學的實踐性與應用性均較強,其主要的特點是能力的培養與實踐[7]。康復醫學教育中,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實施相關的操作,包括直接在高級醫師或治療師的監督下獲得臨床技能等,但在現今的教學工作中,因為成本高、工作時間限制和醫學倫理等原因,臨床醫學教學受到一定限制[8,9]。本研究顯示,接受虛擬現實訓練系統干預的實驗組康復醫學專業的學生,其理論考核成績及操作考核成績評分均高于傳統教育的對照組;且實驗組在喜歡此學習方法、醫患溝通技巧提尚、臨床能力提尚、冋題解決分析能力提尚、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對訓練時間有效利用、臨床與基礎更好結合等方面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虛擬現實訓練系統,其核心是可對虛擬環境的相關圖形工作站生成,之后將生成的相關虛擬環境在顯示設備上顯示,對三維鼠標、立體聲音箱等外接設備配置,對虛擬現實的相關虛擬環境模擬,并通過力反饋裝置、運動追蹤器、語言合成和識別細胞等,來對虛擬環境中的相關訓練情況反饋,并能夠將學生的具體操作情況進行反饋,從而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1()-|2]。
參考文獻:
[1]王浩龍,邵建平,石英.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囯臨床醫生雜志,2018,46(6)=708-710.
[2]陳可冀.導大康復醫學理念[J].中囯醫刊,2015,50(12)=1-2.
[3]胡乃鑒,田建全,王洪芳,等.虛擬現實訓練對事故后飛行員應激障礙康復中心率變異性的影響[」].中囯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11)=1665-1667.
[4]胡乃鑒,田建全,王洪芳,等.虛擬現實訓練對事故后飛行員應激障礙康復的影響[」].中囯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10):1517-1519.
作者:黃麗萍 張冷 周明 方壯巍 趙丹 于楚涵 周萍 單位:解放軍總醫院康復醫學科 清華大學附屬玉泉醫院中醫理療科 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康復理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