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融合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園林設計的主要發展方向。而融合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不僅能夠促進園林設計向新的方向發展,還能夠促進和諧城市環境的構建。文章首先對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概述,然后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發展方向、發展特點、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分析,最后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城市環境;園林景觀設計;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越來越多地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逐漸發展成為當前城市園林設計發展的主要方向,確保城市園林景觀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可持續發展理念概述
可持續發展理念,是指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既能夠取得滿足當代人們需求的資源,又不會損害后展所需求的資源的一種理念。其包括兩項基本內涵:可持續和發展。其中,發展是整個理念的基礎,可持續性則是發展的關鍵,二者缺一不可,沒有發展就無法延伸出可持續性的理念,沒有可持續性就會危害發展,相輔相成,互為因果。設定可持續性追求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并相互結合,互促發展,同時兼顧近期利益與遠期利益,既能夠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又能夠保證未來的發展不會缺少相應的資源,能夠全方面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所以,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人類對工業時代的反思所產生的理念結果,是針對現在和未來所做的理性選擇。
2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發展方向
20世紀80年代,世界環境與法制組織就已經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概念,所闡述的意思大概是“在滿足當代人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不損害后代人持續發展的能力”。所以,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已逐漸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城市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地促進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經濟與環境良性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園林設計師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景觀設計當中,使園林綠化充分發揮城市生態建設的核心作用,進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促進居民生活質量提升,保障居民的身體健康。
3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發展特點
3.1整體協調性
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需要遵循整體協調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園林景觀必須符合當地的風土人情,并能夠結合城市自身的歷史和人文情懷,彰顯當地發展特色。所以,園林設計師必須深入了解城市的風土人情,了解城市居民對于園林景觀的具體需求,既能夠滿足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行為需求,還能夠體現城市自身的歷史和文化特點、彰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美麗中國夢、綠色環保理念等風情,促進城市生態與人文生活和諧共生。
3.2自然生態性
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結合自然規律,使園林景觀貼合自然環境,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滿足城市居民對社會生態環境的實際需求,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城市生態,實現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目標。
3.3地域文化性
可持續性發展理念對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融入和延伸城市的地域文化,這要求設計師將地域文化融入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突顯當地的文化特色,并將城市獨特的美學價值和設計理念融于其中。例如,很多城市的園林植被圖案設計,都選擇富有當地特色的圖案,包括上海的“白玉蘭”、北京的“胡同兒”、天津的“快板”,將一張張具有地域文化的名片化成文化符號,融合在園林景觀當中,既滿足了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還能夠提升當地居民對于文化的認同感,突顯文化特色[1]。
3.4可持續發展性
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考慮到資源的利用方面,例如提高對太陽能、光能、水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減少城市廢棄資源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在設計時,設計師可以通過各方面獲取與可持續發展資源相互關聯的技術支持,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率,促進低碳、生態、綠色、環保等理念的實現。同時,還要考慮到園林景觀的設計和維修所要消耗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確保園林在維修時能夠盡可能地耗費較少的資源,放大園林的自然循環狀態。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園獲得唯一綜合設計杰出獎的后灘公園,其就是污水→生態濕地→清水的生態模式,通過生態濕地的循環功能,盡可能地減少了對人財物等資源的浪費,體現了能量、物質和資源的可持續循環利用。
4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4.1景觀設計思想有缺陷
在整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實施方案中,其設計思想是整個方案的靈魂。但是由于需要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很多設計師在做設計方案時,往往沒有把植物、水體、建筑等元素比較好地融合在一起,其表現的意義和過渡也很生硬。還有,很多設計師設計的方案無法表現出設計的針對性,即使能夠將部分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其中,也無法賦予相應的文化價值和意義,這極大地影響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價值[2]。
4.2園林景觀設計規劃不統一
由于園林景觀設計綜合性較強,涉及較多行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形成了比較龐雜的知識體系,所以很多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對進行園林建設的城市做全面的調研和考察工作,收集好園林設計規劃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科學的設計規劃。但是,在園林景觀設計的實際案例中,總是會出現園林設計方案和城市發展特點不匹配的情況,二者的不統一會導致城市的整體規劃很生硬,使園林景觀變得特別突兀,既不利于城市的整體美觀,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城市的整體生態變得不平衡,同時對城市的社會經濟造成損失。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很多設計師無法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城市的特點與園林的景觀設計融合在一起,只是生搬硬套,甚至模仿其他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導致這樣的設計既沒有特點,也沒有統一性,不利于城市整體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4.3缺乏園林生態整體意識
目前,我國的園林設計仍然有傳統園林設計的很多影子,在保留精華的同時,也保留了很多糟粕,這就對園林設計人員的設計意識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多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的時候,無法有意識地利用新的設計理念,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考量,這樣的園林設計既無法滿足現有城市生態的要求,也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進實施。同時,從藝術的角度來看,缺乏整體性的生態園林,無法很好地體現城市的人文特色和文化特點,使園林和城市文化格格不入。而且在當今生態環境保護被不斷強調的背景下,城市園林設計工作人員必須將設計眼光放得更寬,開闊自己的視野,展現出園林景觀的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斷為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以更好地實現城市園林景觀的價值。
5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提升策略
5.1互動性景觀設計規劃
在現代性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要加強景觀的互動性,并以此為基礎,設計形式多樣的園林景觀,為城市居民提供豐富多彩的休閑和娛樂空間。傳統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景觀設計師更強調景觀的觀賞性,忽略了居民的心理訴求。因此,設計師可以在園林中設置趣味游戲區、互動區等不同的區域,改變單一的以綠植為主體的設計風格,使娛樂性和功能性相結合,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水景噴泉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園林景觀互動方法。
5.2打造立體的城市園林景觀
要改變原有的城市園林設計模式,積極利用立體化園林設計元素,通過使用多年生植物的生長原則和特點,打造持續性的立體綠化景觀。如墻體、燈柱、柵欄、涼亭等建筑元素,能夠增強園林的空間劃分,給人們的視覺帶來更加開放的空間[3]。而且立體化園林景觀設計形式,可以更大程度地吸附城市污染、凈化空氣,改善城市的生活環境。如在園林的小路或墻壁邊緣,利用多年生藤蔓等植物,模擬自然環境,使園林景觀更加綠化、清新、自然。
5.3科學搭配不同園林植物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園林設計師需要結合園林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鄉土植物,減少多余資源的使用和浪費,合理降低設計與維護成本,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輕松愉悅的生態環境,所以設計師需要選取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較高的鄉土植物,用于改善不同城市的種植結構,使其變得更加合理。例如可以模擬自然生態,通過喬木、灌木、花草等元素的科學搭配,構建比較人性化的綠化環境,使環境變得更加和諧有序。
6結語
文章簡單介紹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方向、發展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升策略,希望本文內容能夠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微弱幫助。
參考文獻
[1]韓若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探究[J].現代園藝,2019(10):70-71.
[2]趙智陽.關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J].絲路視野,2018(8):184.
[3]郝志鵬.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問題探究[J].建筑•建材•裝飾,2019(20):161,171.
作者:范慧燕 單位:上海易北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