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規劃在園林景觀設計的表達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大氣污染、溫室效用、霧霾等環境惡化問題凸顯,這就使得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為了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了給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就需要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念,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也可以促進人類的良性循環發展。因此,主要探究了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和應用策略。
關鍵詞:生態規劃理念;園林景觀設計;應用策略
0引言
園林景觀是人們居住環境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而近些年來,國家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也不斷增強,基于此,自然、環保、低碳、綠色等生態規劃理念就需要作為設計考慮的基礎,從而真正為人類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并推動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和諧發展。
1生態規劃設計簡述
生態是生命體生存、發展和進化歷程中所依賴的各種必要條件和相互作用關系的總和,是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哲學基礎。1869年,德國生物學家E•海克爾首次提出了“生態學”的概念,主要用于研究動植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所謂生態規劃設計,指的是以生態學理論基礎為導向,并借助系統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多種手段,將環境因素融入到設計中,從而有效協調社會環境、人類活動和生態系統等因素的相互制約關系。生態規劃設計理論運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需要堅持幾項原則:①地方性原則。生態規劃設計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實際的地形、地貌、歷史文化等環境因素,從而制定出保障生態穩定的園林景觀設計方案。②可持續化發展原則。園林景觀的生態規劃設計不僅需要保證優美的環境,也需要充分考慮景觀資源的可持續化發展。③藝術性原則。園林景觀在進行生態規劃設計時,也需要從自然美學的角度研究園林的美學價值,從而有效協調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審美關系。
2生態規劃設計理論的應用現狀
1939年,德國地理學家C•特洛爾提出了“景觀生態學”的概念,但是生態學的研究側重于能量流和物質流,而景觀設計的側重點是框架結構,這就使得生態學與景觀設計之間缺乏連接的共同性。同時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起步較晚,而且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因而在園林景觀設計和生態規劃理念結合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1)認為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論就是增加綠化量。當前形勢下,很多園林設計者還停留在為了綠化而綠化的階段,他們單純的認為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添加生態規劃理論因素就是增加綠化量,只需要多種植樹木和草坪就可以達到生態要求,卻忽視了對園林景觀功能的開發,從而導致園林景觀不具備持續化發展的性能。2)認為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論就是引進新品種。當前形勢下,很多園林設計者非常熱衷于園林景觀的美化效果,他們認為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論就是不斷引進新品種,卻忽視了具體的地理環境和植被的生存特性。例如,椰子樹和棕櫚樹在自然環境只能在南方存活,若是為了追求美化效果而盲目移植到北方,就會出現死亡、枯萎等現象,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3)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論缺乏群體性。當前形勢下,有些設計者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論時缺乏群體性,例如有些設計者過分重視草坪,然后就規劃出了大面積的植被,這樣不僅違背了生態規劃理論提倡的科學性,也顯示比較單調,缺乏群體性的塑造。4)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論沒有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當前形勢下,很多園林設計者并沒有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像座椅少、大型草坪不能進入、雕塑與廣場比例失調等情形屢見不鮮;同時有些設計者盲目推崇成功案例,然后生搬硬套,忽視了實際環境的文化內涵和自然條件。
3生態規劃設計理論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
園林景觀一直都是我國建筑文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成分,不僅彰顯了藝術性也起到了實用性的作用,而隨著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逐步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生態規劃設計理論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這就要求相關從業者要充分重視生態環保和可持續化發展的新理念,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設計方案,從而真正為人們營造藝術性和環保型相結合的美麗家園。下面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了生態規劃設計理論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1)保留原始系統的完整性。調查場地的原始環境系統是園林景觀設計前必不可少的基礎性環節,包括自然環境、居民情況、歷史進程等方面,這樣不僅可以最小程度的破壞原始系統的完整性,也可以促進生態規劃設計理論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有效結合,從而形成環境功能、設計形式和內部結構的和諧統一。例如,中山岐江公園的前身是粵中造船廠,這個船廠可以說是中山社會主義工業化發展的象征,因而公園在建設的時候就合理的保留了原始的植物、建筑物和生產工具,同時運用生態設計的理念將船塢、鐵軌、龍門吊和骨骼水塔等標志性物體串聯起來,從而打造出了兼具歷史性和地方性的綜合性主題公園,這樣不僅保存了原有船廠的特有元素,可以讓人們銘記曾經的輝煌和革命的歷程,也有利于人們在這片有故事的場地上娛樂、散步。2)技術與藝術的有機融合。生態規劃設計理論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有效結合不僅需要重視技術,也需要彰顯藝術。一方面,城市園林景觀植物可以通過補栽、修剪、嫁接等生態技術手段,同時結合多種植物的組合搭配,來打造出各種各樣的藝術造型;另一方面,各種再生生態資源可以與園林藝術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充分開發。例如,海倫南湖公園在設計的過程中就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有機融合,在技術方面,設計師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利用地理優勢對園地進行了分塊,同時采用了濱水緩沖帶、滲透盆地和可滲透鋪裝等做法,這樣不僅可以讓雨水灌溉植被和禾田,也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充分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在藝術方面,設計師設計了音樂噴泉、表演舞臺、戶外婚禮場景和戲劇場景復刻景墻等場景,從而為園林景觀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別樣的風采。3)有效處理人類與園林景觀系統之間的生態關系。很多的園林景觀從表象上看都體現了“綠色”的需求,但是實際上卻暗含著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的資源浪費和能源耗損,而且園林景觀的設計宗旨就是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基于此,設計者在將生態規劃設計理論融入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就必須有效處理好人類與園林景觀系統之間的生態關系。一方面,設計者要盡可能多的選用本土植物,尊重原生植物的生長習性和演變規律;另一方面,設計者也要充分考慮到人類活動對園林景觀的影響,以人為中心,設計出既適宜人類活動又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園林景觀。例如,秦皇島湯河公園在設計時就選擇了蘆葦、菱角等本地物種作為植物景觀,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也起到了涵養水源的生態價值;同時規劃了連續的自行車道和步行道,為人們的休閑活動提供了場所;另外還設計了一條綿延500多米的紅色飄帶,并以狼尾草、須芒草、大油芒、蘆葦和白茅五種草為紅飄帶沿路的五個節點,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在這片天地中放松心情。4)遵循植物生態多樣性原則。生態多樣性指整個生態系統中包含了植物群落、動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等自然環境,這也是衡量園林景觀設計層次的重要尺度。在物種豐富的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群落之間不僅僅是單純的競爭關系或依附關系,他們也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共生互補關系維持整個生態環境的均衡狀態,同時也增強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
4結語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念可以對城市建設起到積極健康的促進作用,這樣不僅可以凈化空氣,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也可以為高樓大廈遍布的城市增加活潑明朗的色彩,更新城市的精神面貌。因此,我們要深刻的思考和研究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表達,不斷完善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充分把握持續化原則和藝術性原則,從而建設出真正的生態性園林景觀。
參考文獻
[1]陳璽,陳軍.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20):128.
[2]劉春艷.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185.
[3]陳霏.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表達[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3):230.
作者:唐祉綏 單位:益陽市赫山區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