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新模式及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質量代表著城市形象,是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環境的需求。本文從合肥市實施園林綠化養管體制改革的目的出發,結合工作實踐,闡述了改革后園林綠化管理形成的新模式及成效,分析了目前道路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為園林綠化管理良性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新模式;成效;問題;建議;安徽合肥
為了解決合肥市園林綠化養管中政事不分、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弊端,提升城區道路綠化養護管理質量,促進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2012年,在充分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合肥市實施了園林綠化養管體制改革,將道路、公園(僅保留3個市屬公園)綠化養管重心下移至轄區,實行屬地管理。現將合肥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新模式及現狀介紹如下。
1園林綠化養管新模式
園林綠化養管體制改革后,逐步形成了市級、區級、企業三級綠化管理新模式。
1.1市級監管考核
1.1.1考核依據。2012年底,合肥市整合原有園林綠化養管優質資源,成立了合肥市園林綠化質量監督管理中心,負責全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質量監督、考核等工作。為強化市級綠化養護質量監督考核力度,2013年7月合肥市政府頒布《合肥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考核暫行辦法》,細化考核方式、考核程序、考核標準,量化評分細則,使市級綠化養管質量監管考核有了強有力的依據。
1.1.2考核方式。一是日常巡查。全面掌握城區道路綠地日常養護管理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傳達至區級綠化管理部門,督促限期整改。二是專項督查。根據綠化養護管理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開展專項整治督查。如綠化補植、樹木整形修剪、城市出入口專項整治、節慶花境花展擺放、文明創建等專項督查,督促各區規范化完成階段性重點工作。三是月度抽查、季度檢查。每月定期開展暗訪抽查、每季度定期組織季度檢查,依據考核標準評分,以月度通報、季度通報的形式至各區。市級綠化監管部門通過多種方式監管考核,并且在每個季度考核后依據考核結果兌現區級養護管理獎補經費,激勵區級綠化管理部門,加大綠化養護管理資金投入,加強綠化養護管理力度。
1.2區級管理
各區綠化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道路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接受市級綠化監管部門考核和業務指導。隨著市級監管考核力度的加大,各區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逐步落實綠化養護網格化管理、市場化招標,實行月度考核制度,按月支付企業養護經費,督促綠化養護企業按時完成各項養護工作。
1.3企業中標養護
合肥市道路綠地養護現在基本實行市場化招標,中標的綠化企業負責具體養護工作。
2園林綠化養管新模式的成效
市級監管、重心下移、屬地管理的新模式,充分激發了區級綠化管理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綠化養管在全市形成了市、區兩級齊抓共管、各區相互競爭的態勢。為了全面改善道路景觀效果,合肥市林園局組織開展系列專項活動。2015—2018年,持續推進精細管養示范路建設,全市25條道路評為精細管養示范路段;自2013年始,開展年度五佳道路、五佳公園評選及獎勵,重點道路和重點公園質量明顯提高;2016—2018年,全面推進道路花境建設,全市共評選出優秀花境143處,實施鮮花上路;自2016年開始,組織各區排查二環路內小老樹2800余株,開展專項整治,改善了行道樹生長狀況;新優品種在道路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如天鵝絨紫薇、高桿大花月季、安吉拉月季品種、火焰南天竹、黃櫨、各種宿根花卉等,豐富了道路景觀,全市道路綠化整體養管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市級園林綠化監管部門加強了監管考核力度,同時從技術指導角度出發,在2015年對《合肥市綠化養護導則》中樹木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內容進行補充、細化,使《合肥市綠化養護導則》技術指導性和操作性更強;在2017年完成《合肥市園林綠化日常養護管理工作手冊》編制,為規范綠化養管提供技術支撐。各區綠化養護管理部門相繼出臺本區管理辦法及考核措施,不斷加大養護資金投入,按照市級統一部署,積極主動完成各項專項活動。經過7年發展,城區綠化養管面積不斷擴大,截至2019年底,各區養管綠化面積由2012年改革時2450萬m2增加到7636萬m2,道路綠化數量由2012年的909條增加到1227條,公園數量由2012年的34個增加到83個。各區綠化養管經費投入逐年遞增,2019年道路、公園綠化養管中標費用平均達7~8元/m2,部分重點道路公園超過10元/m2,遠高于2012年底的平均3~4元/m2。2019年全市綠化養護招標段數共96個,城區全面實行了市場化招標養護。合肥市綠化養管逐步由過去突擊型、粗放化管理向常態化、規范化管理轉變。
3存在的問題
全市綠化發展不均衡、各區基礎條件差異大、區級技術力量不足、機構調整后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等,嚴重制約了園林綠化養管水平進一步提高,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3.1綠化企業人員老化,專業技能弱
綠化企業現場養護人員年齡普遍偏大,并且大多是農民,文化程度低,專業技能弱。綠化養護管理中缺乏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員,導致修剪不規范,病蟲害防治滯后,開盤、切邊、施肥等養護作業達不到標準規定的要求[1]。
3.2區級管理力量不足
開發區綠化面積大,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均缺乏。老城區機構調整后,轄區道路、公園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管理,導致相關信息溝通不暢,老城區城管局負責道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任務重,但是專業技術人員少,進而導致管理力量不足[2]。
3.3道路專項整治力度不強
新建綠化工程及地鐵口、高架橋等位置綠化恢復工程養護期內存在的問題較多;道路仍然存在缺株斷檔、小老樹未全面整治到位等問題;城區出入口園林綠化品質不高;由于受到地鐵、高架橋建設影響,市區主要道路及精細管養示范路破壞明顯、苗木積塵嚴重;老城區部分道路苗木老化;存在單位圍墻外綠化、開發商建設的綠化失管等現象,影響道路景觀。
3.4道路綠化設計科學性低
道路綠化設計未能充分考慮樹木生長習性、生長空間,行道樹樹種選擇單一、密度不合理、設計形式千路不變、不能體現道路特色等,導致道路綠化千篇一律、景觀效果不佳、苗木擁擠、長勢不良、病蟲害難以防治等問題。
4建議
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是周而復始、長期的過程。合肥市園林綠化應在常態化管理的基礎上,提高標準、抓細節、重質量,實現養護管理規范化、精細化。
4.1加強技術培訓
由市級、區級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定期組織開展養護管理標準、規范、專業知識等培訓[3]。通過組織培訓、現場觀摩、互相交流經驗,解決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的技術性問題和薄弱環節,提高綠化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和現場實際操作技能,掌握樹木修剪、病蟲害防治、施肥等技術要領,提高日常養護規范程度。
4.2日常養管抓細節、重質量
嚴格日常養護管理作業質量,以綠化養護導則、技術規范為標準,從細節抓起[4]。做到喬木、花灌木修剪樹形美觀、種植塊整齊、草坪平整;開盤、切邊做到樹盤周邊土壤疏松、不同植物品種之間界線清晰、保留界溝5~8cm;綠地內無雜草雜物及堆土;澆水養護做到苗木無缺水和積塵等,全面推動園林綠化養管向規范化、精細化邁進。
4.3大力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以專項整治為抓手,加強驗收檢查,改善道路面貌。一是集中整治行道樹。對道路小老樹、斷頭樹、偏冠樹、歪斜樹等進行集中復壯或更換;做好樹木修剪,使整條路的行道樹保持直立、美觀、樹形基本一致。二是綠化補植。全面開展道路缺株斑禿位置的綠化補植,加強保護,保證補植效果。三是主要道路及城市出入口綠化整治。這些位置體現了城市綠化整體形象,要提高養護標準,重點關注,加大集中整治頻率。四是新建綠化養護整治。新建綠化工程、地鐵口及高架橋等綠化恢復工程養護期管理不到位,要集中檢查整治,加大處罰力度,確保養護管理及時到位。五是失管綠化排查整治。對未納入區級管理范圍的其他綠化,如單位圍墻外綠化、開發商建設綠化等,后期管理不善,影響道路景觀,應集中排查、督促整改。
4.4科學設計道路綠化
從源頭抓起,對道路綠化設計嚴格把關,提高設計的科學性。充分考慮樹種生理特性和生長空間。根據道路具體情況,科學選擇種植模式和樹種,合理設計種植密度,確保苗木具有良好的生長狀態和景觀效果。
4.5嚴格考核獎懲制度
區級綠化管理部門作為綠化企業的業主單位,亟須加強管理力度。充分發揮區級監管職能,制定獎懲分明的檢查考核制度,并且落實到位,加大對不作為綠化企業的處罰力度,獎勵養護質量好的企業,真正體現出養管質量與養管經費掛鉤。
5結語
合肥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后,形成了市級、區級、企業三級綠化管理新模式,充分調動了區級綠化管理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在全市形成了市、區兩級齊抓共管,各區相互競爭的態勢,促進了道路綠化養管向常態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轉變,全面提升了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整體水平和景觀效果。
6參考文獻
[1]楊粟艷.園林綠化植物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建材,2020(3):105.
[2]何康峰.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20(12):57-58.
[3]李世軍.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現狀分析及優化措施[J].河南農業,2020(8):31.
[4]蔡力偉.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園藝與種苗,2014(1):34-36.
作者:王曉清 單位:合肥市園林綠化質量監督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