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縣級廣播電視媒體是我國新聞事業的一部分,也是最基礎的環節。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應該重視創新,不斷地更新采編思維觀念和手段。基于此,文章從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一般現狀入手,提出了相應的創新途徑,希望能夠對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創新提升
一、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一般現狀
雖然,從現在的情況看,我國各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一般都能夠將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實效性體現出來,但是,從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實際情況看,依然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專業水平不高、內容單一、形式單調、忽視角度背景等等。
(一)人才匱乏,專業水平不高
由于受地域環境、工作生活條件和人員待遇等實際問題的制約,正規院校新聞采編專業的畢業生極少到一般的縣級臺工作,新聞采編隊伍中受過系統專業訓練的人員很少,集采編播制技能于一身的復合型新聞人才更如鳳毛麟角。由于人才匱乏,新聞采編水平普遍不高,連一般的廣播電視消息都難以做好,更談不上創新創優了。同時,由于編制與收入所限,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普遍不足,記者成天疲于應付,無暇系統地學習業務知識,更加劇了新聞采編工作專業性不強的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二)內容單一,民生新聞很少
縣級臺作為地方黨委、政府的“喉舌”,其主要任務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之縣級領導往往對廣播電視新聞有自己的要求,從而導致新聞報道內容單一,領導新聞、會議新聞充斥熒屏和廣播,而面對基層大眾、關注民生的社會新聞則少之又少。同時,一般縣級廣播電視臺所面對的區域面積大,車輛、設備、人員又不足,不僅日常無法深入基層去主動發現民生新聞,出現突發事件也無法快速反應、采訪到有價值的民生新聞。記者下鄉到村采訪,一般都是鄉鎮黨委、政府為了宣傳而邀請記者前往的,所采訪報道的內容自然是鄉鎮黨委、政府的會議、活動或政績工程,無暇去做老百姓喜愛和關注的新聞。
(三)形式呆板,缺乏現場感和深度
由于人才匱乏、機制不活、待遇不高,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標準普遍偏低,記者該出鏡的不出鏡,現場音該使用的不使用,絕大部分稿件都是單一的“現場簡單畫面+新聞事件本身情況解說”(廣播僅為解說),缺乏現場感、感染力,更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新聞事件作深度剖析解讀。
(四)缺少策劃,忽視角度與背景
由于受從業者自身素質水平和長期以來固有的報道模式的影響,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缺少事前策劃,往往是:接到指派任務——趕往現場——開始采訪記錄(拍攝)——索要講話稿——回去寫稿——交后期制作,不去思考怎么選擇報道角度,不交代新聞事件的背景,“就事論事”,把新聞事件簡單描述一遍了事。如,報道一個會議,就寫一段文字,告訴受眾什么時間、什么單位、開了一個什么會議、什么人參加的、什么內容、主要領導怎么講的,就完了。沒有去選擇一個更好的角度,避開會議的外在形式,重點告訴受眾會議的實質內容及背景,以增強可聽可視性與感染力、傳播力。
二、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提升路徑
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貼近基層、貼近群眾,是溝通上下、傳播政策、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黨委政府開展工作聯系都十分密切,其質量優劣關系整個新聞宣傳的效果及社會價值。因此,縣級新聞采編工作人員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地更新新聞采編理念,樹立群眾觀點,堅持“三貼近”原則,加強學習,不斷提升業務素質和能力水平,提高新聞采編的質量,實現“新聞立臺”,增強縣級電視臺的傳播力、影響力、競爭力,推動其更好發展。
(一)創新新聞采編理念
改變我國目前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滯后這一現狀,首先需要新聞從業人員更新新聞采編理念,將專業性、吸引力融合起來,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在保證新聞內容真實可靠的同時,注重選擇報道形式和報道角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忽視了新聞報道的形式和角度、深度。
(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
縣級廣播電視處在新聞傳播的最基層、最前沿,在聯系群眾方面有著先天優勢。所以,在新聞采編人員應該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與群眾換位思考,提高新聞傳播的價值。其一,采編工作人員要有平民化視野。要從傳統單一報道黨政部門、領導活動的模式中走出來,把目光、鏡頭對準基層群眾,從他們火熱的生產生活中捕捉鮮活的新聞素材,使新聞報道更加接地氣、更有趣味性。其二,新聞采編人員要具有服務群眾的意識。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所選取的新聞應該是廣大人民群眾很關注、想了解的,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其三,新聞采編人員要具有正義感。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可以對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侵犯群眾利益的典型事件做跟蹤深入報道,讓基層群眾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地方廣播電視新聞的價值和作用。
(三)突出“三農”
農業縣的廣播電視新聞,應該突出“三農”,時刻關注“三農”,將與“三農”問題密切聯系的國家政策、上級精神、帶頭人的事跡等作為采訪報道的重點,以基層干部群眾脫貧攻堅、完善基礎設施、發展優勢產業、改善民生、造福一方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事件作為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使縣級廣播電視新聞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地方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四)重視細節,提高質量
一則高質量的新聞與采編人員細節處理到位是分不開的,縣級廣播電視臺在進行新聞采編時,必須從重視采編細節入手,提高新聞報道的整體質量水平。其一,明確目的,列出提綱。任何形式都是為目的服務的,新聞報道的目的性更加突出。所以,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從業人員摒棄傳統粗放的采編習慣,在實際工作中,要圍繞目的,根據新聞線索,多方搜集、認真分析相關背景資料,確定好報道的總體思路,列出采訪提綱,避免“跟著感覺走”。其二,選擇角度,出新出彩。縣級臺因為生存發展的需要,領導新聞、會議新聞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注重選擇報道角度,盡量避開活動與會議的外在形式,把鏡頭和筆墨放到事件背后、人們更加關注的問題上。同時,要注意充分運用廣播電視的報道手法,記者要更多地現場出鏡,更多地運用現場音、同期聲,使廣播電視新聞出新出彩,增強可聽可視性和感染力。其三,重視后期,精心編輯。首先,要從廣播電視的特點出發,全面了解前期采訪的所有文字和音頻、視頻素材,對相同或近似的素材進行比較,做出取舍。其次,重視各種元素的合理搭配。在充分了解素材,做出取舍的基礎上,將各種有用的元素進行合理搭配、有機融合,保證新聞信息量與傳播效果。其三,避免簡單重復。同期聲(錄音)與文稿的內容不能簡單重復,同期聲(錄音)與同期聲(錄音)的內容也不能簡單重復,以避免拖拉、引起受眾反感。
(五)加強學習交流
縣級臺要經常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對新聞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要建立每日評稿與獎罰機制,促進新聞采編播制人員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標準。學習河南省廣電協會建立縣級臺工委會、經常組織開展采風交流、業務培訓活動,加快提升全省100多家縣級臺的整體業務水平。
三、結語
總之,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提升十分必要。縣級臺的新聞工作人員,應該明確職責,不斷更新觀念、提升業務水平,提高新聞質量,推動縣級廣播電視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郝建,丁志國.淺析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編輯工作[J].新聞傳播,2018,12(08):129-135.
[2]胡彥輝,周瑜,等.淺談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意識[J].科技風,2017,13(02):339-345.
[3]彭堯,趙敏向,周偉.淺談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6,12(22):219-245.
[4]李昌焯.縣級電視臺如何培養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創新意識[J].西部廣播電視,2015,8(08):229-245.
作者:高永亮 單位:固始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