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藝術設計教學改革中職業導向的運用體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社會對于具有專業技術的應用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技術性人才的學校,為社會輸入了很多優秀人才,職業導向在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運用與實施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助力。
關鍵詞:職業導向;藝術設計;高職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搖籃,一直以來被家長和社會所認可,職業導向作為近些年出現的新事物,在教學中對學生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就職業導向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
一、高職藝術設計教學意義以及教學重點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我國高職院校中的藝術設計專業因其系統的高質量教學一直受學生青睞與社會企業的認可。藝術設計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對于其他專業來說對事物的完成需要與他人配合,如土木工程專業的樓房施工作業。而藝術設計更多的是對設計師邏輯思維、藝術創造力、表達能力、行動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考察[1]。藝術設計專業有一定的服務性,藝術設計與藝術品不同。藝術是純粹的,無功利性。而藝術設計是將現實生活中的某種平淡的東西通過藝術賦予其美感,提高人感官上對其的審美享受,最終產生的是具有藝術審美屬性的生活實用品。藝術設計不能背離生活獨立存在,這樣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如服裝設計專業,服裝最開始出現的目的是為人們遮體。后來經過數千年的演變,逐漸成為現代有欣賞美感和生活具體需要的時裝。現代對服裝的基礎要求是美感以及穿著的舒適感,滿足這兩點才可以是在市場上出售的服裝。如果設計師設計過于傾向服裝整體的美感忽略用戶的穿著體驗,這樣的服裝是不會被大眾所接受的;反之過分追求舒適感卻忽略其上身效果,也很難被大眾所接受。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學習是直面就業的,他們學習的內容要與社會需求接軌,就要求課堂中要有更多實用性強的內容。藝術設計的范圍很廣泛,如平面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電腦藝術設計專業、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工業設計(藝術類)、動畫專業、服裝設計、展示設計等。網絡范圍的有網絡藝術、三維動畫、視頻設計、音頻藝術、互動媒體設計等。如何確定自己未來的從業方向,除學生自身的思考外,老師要加以引導。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性格對未來的職業選擇至關重要。例如內向寡言的人在賣場進行產品的推銷工作,過分嘈雜的環境會使其有不適感,工作起來效果自然不好,也很難有事業上的突破。一個人所從事工作的行為方式如果和個人性格相匹配,工作起來就得心應手,容易獲得工作上的發展和個人心理上的滿足,反之則會縮手縮腳、停滯不前。久而久之對工作充滿怨氣,影響個人生活。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對學生日后的生活、事業發展至關重要。高職在課程安排上可以加入心理課程,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想法和性格特質,從而讓他們對自己以后所從事的事業做出更慎重的選擇。
二、藝術教學中的職業導向
職業導向是對于學生日后就業的引導。設置職業導向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有具體的目標性,增強自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好的人生規劃,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減少迷茫感,幫助學生實現人生價值。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職業導向性學習,減少非主要課程的上課占比,按照職業規劃引導學生上課。設置職業導向性學習小組在日常教學中調整上課結構,除專業的基礎性知識理論外,增加課外實踐學習。例如廣告設計可以由老師出題,學生自主設計并打印完成,在班級里展示評選優勝者。同時,學校也可以將校企合作的企業需求,納入學生教學實踐中,學生根據企業提出的需求進行設計,最終企業采納的學生設計,企業可支付一定費用,這樣可以更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也更加的密切,學生實踐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也減輕了學生部分經濟負擔。除此之外,一個好的藝術設計師必定是懂得欣賞表達美的。在日常教學中,增加藝術課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表達能力。如進行國際美術油畫鑒賞、雕塑作品鑒賞學習培養學生美感抽象思維,以及將抽象思維具體化的藝術表達能力。藝術設計師在保證作品質量外還要把握市場。一個藝術家對藝術品的構思時間是很長的,如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從構思到完成用了兩三年的時間,但如果一個產品廣告制作兩三年的話可能產品都已經下線了[2]。這樣的設計師是沒有市場價值的,因此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學習要與市場需求接軌。
三、職業導向對教學的影響
在學校日常教學中增加職業導向,不僅對學生的學業及事業有很大的助力,對老師的教學研究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孔子在教育中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數千年來被各方教育者奉為教育圣經。職業導向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具體實施。每個學生的愛好不同、性格不同,日后想從事的專業也有所不同,教師根據學生選擇的職業方向,進行不同的引導教學、術有專攻。教師也可在該領域進行企業實踐,深入企業一線對當前行業的新思維、新技術進行學習,同時開展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學術研究,完成自己的學術研究論文撰寫。學校環境與社會有很大的不同,為了使學生畢業后在社會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教師可以組織不同班級同專業的學生進行探討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同學們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交流討論、各抒己見,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意圖用語言進行展示,鍛煉學生在眾人前的個人表達能力和現場反應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為以后進入社會做準備。
四、結束語
藝術設計與其他專業最大的不同是藝術設計是很考驗設計者耐力和創造力的工作,這對設計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做出設計作品不難,難得是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作品。職業導向可以幫助藝術專業的學生更好地規劃人生,幫助他們探索人生更多更好的可能。
參考文獻:
[1]趙雪.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4):141
[2]雷蕾.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中的運用[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8(4):136-137
作者:李佑虹 單位:安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