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雙核算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政府會計準則出臺的背景
我國政府會計核算基礎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其會計核算體系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這一核算體系的建立有其特殊的背景,主要是為了滿足財政預算管理的需要,在財政資金的運行和管理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新問題、新情況不斷涌現,現行的政府會計體系無法有效滿足新形勢、新情況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無法如實反映政府機關“家底”,不利于政府資產負債管理;無法真實、客觀反映政府運行成本,不利于政府運營績效的科學評價;缺乏規范、統一的政府會計體系,不能提供信息準確完整的政府財務報告。近幾年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理論及實務界專家學者不斷呼吁,希望加快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建立科學有效的政府會計體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重要戰略部署,新的《預算法》也對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按年度編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提出了明確要求。政府會計準則正是在以上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二、政府會計準則簡讀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明確規定,政府會計由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兩部分構成,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政府會計準則還明確了財務會計要素與預算會計要素,財務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預算會計要素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與預算結余,這一規定為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雙核算提供了制度基礎。所以,政府會計準則從制度上要求會計核算要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雙重核算。政府會計雙核算不僅可以向決算報告的使用者提供與政府預算執行情況有關的信息,綜合反映政府會計主體預算收支的年度執行結果,有助于決算報告使用者進行監督和管理,并為編制后續年度預算提供參考和依據;而且可以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政府的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現金流量等有關信息,反映政府會計主體公共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決策或者進行監督和管理。
三、政府會計雙核算可供選擇的模式分析
政府會計準則雙核算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不僅需要理論創新的支持,更需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探索,以總結出經濟、可操作性強的模式,有效滿足政府會計雙核算的要求。筆者根據自身實際工作經歷,認為以下幾種模式可供參考。(一)雙分錄模式該模式主要是借鑒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的會計處理,實行政府會計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雙分錄記載,即在一張憑證上面既登記財務會計信息又登記預算會計信息。比如,某行政單位農業銀行賬戶收XX單位轉入場地租賃租金50萬元,該項經濟業務財務會計分錄編制如下:借:銀行存款———50萬元貸:其他收入———租金50萬元同時編制預算會計分錄如下:借:預算結余50萬元貸:預算收入50萬元該模式主要優點是節約了會計核算工作量及財務資料的數量,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在同一張憑證雙重記載。但該模式主要的缺點是雙分錄核算不便于后續會計數據的統計、利用,且非專業財務人員對雙分錄核算不甚理解,大大降低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可理解性,不利于會計信息的利用。(二)復印模式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首先,財務會計在財務管理系統根據原始憑證生成財務會計憑證;然后,安排專人復印相關原始憑證傳遞給預算會計崗位,預算會計在預算管理系統中根據復印的原始憑證資料生成預算會計憑證。該模式主要的優點是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憑證后都有相關的原始憑證為生成依據,滿足會計核算質量要求的真實性,也極大地方便了后續的審計監督。但該模式最大的缺點是復印資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增加了財務檔案保管的工作量。(三)共享模式所謂共享模式就是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共享會計原始憑證,這一點正好與復印模式相反。具體操作是財務會計生成財務會計憑證,其后附的原始憑證以電子檔案的形式儲存在服務器中,并將相關信息推送到預算會計系統中供預算會計獲取。預算會計根據接收到的財務會計相關原始憑證電子數據及信息生成預算會計憑證。該模式主要優點是大大減少了原始憑證的數量,財務工作量也較小,也不會增加財務檔案的數量。主要缺點是對信息化的要求較高,首先要具備會計檔案電子化的條件;其次,還要保障會計檔案電子化保存與傳輸的安全性、便捷性。這一模式需要較好會計信息化的支撐,所以,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實現成本較高。
四、現行條件下的合理選擇
通過對三種模式優點與缺點的具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種模式不便于會計信息后續的統計、利用;第二種模式工作量較大;第三種模式雖然工作量較小,但是其對會計信息化的要求較高、實現成本也很高。而且,現行的技術條件能否滿足會計檔案電子化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疑問。根據筆者實際財務工作經驗,認為以下模式也許是現行條件下最合理的選擇。(一)直接生成模式直接生成模式就是說預算會計根據財務會計生成的會計憑證直接生成預算會計憑證,預算會計憑證后不再附相關的原始憑證,但預算會計需在預算會計制單時,在摘要內注明原始單據附在財務會計憑證XX月XX號憑證后或者根據財務會計憑證XX月XX號憑證制單。該模式最大的優點是減輕了復印資料的工作量,也減少了其他相關的成本費用;缺點是預算會計憑證后沒有原始憑證,其憑證的可靠性以及后續的憑證審核、審計都存在諸多不便之處。(二)該模式的主要優點一是工作量較小。該模式下不需要再復印財務會計相關的原始憑證,大大減輕了財務人員工作量,也減少了會計檔案資料的數量,便于會計檔案的整理、歸檔、保存。二是節約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成本。首先,該模式不僅大大節省了原始憑證等資料復印的有關成本,而且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也沒有額外的增加;不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建設會計信息化系統,大大節約了財務信息建設成本。
五、未來展望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信息化建設成本的不斷降低,加之會計檔案電子化趨勢的逐步深入,借助于財務會計信息化條件,實現政府會計的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雙核算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在“互聯網+會計”、云計算、財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背景下,根據會計改革與會計發展的未來趨勢。首先,報銷人員把原始憑證經過掃描以電子文件的形式存儲在財務專用服務器中,并形成唯一電子文件識別碼。然后,把報銷涉及的電子原始憑證傳送到財務會計報銷系統中,會計人員在報銷系統中調取報銷電子原始憑證,并根據電子原始憑證生成財務會計憑證,并保存該財務會計憑證,且該財務會計憑證自動與其相關聯的電子原始憑證形成鏈接,便于后續的運用,財務會計憑證保存的同時把相關信息傳送到預算會計系統中。此后,預算會計根據財務會計憑證傳遞的信息調取原始電子憑證,并生成預算會計憑證存儲到服務器中,且與電子原始憑證、財務會計憑證形成三方關聯。該模式需要一個功能強大且完善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也比較高,但該模式會計檔案的存儲、保管以及后續的查閱利用都存在極大的優勢。不論從會計檔案電子化的要求還是從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需要來看,該模式都是未來政府會計準則雙核算的一個重要目標。隨著互聯網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在財務領域的不斷引入和應用,政府會計雙核算定能探索出一個更高效、更簡便、更實用的模式來,使政府會計雙核算發揮其在資金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滿足新形勢下政府管理的需要。
作者:劉傳會 單位:重慶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