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預算管理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一種效果十分顯著,得到全社會大力推廣的管理模式,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企業約束、規范內部行為,調整經濟管理思路而言有良好幫助,能夠有效實現企業全過程、全員管理的目的。國內早已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多年,并成功的取得了眾多成績。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我們需要繼續深挖仍舊存留的問題,以便改善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本文將深入分析已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關鍵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研究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重要性
(一)協調內部經濟活動
在執行這項制度的過程中需要企業所有部門、成員的參與。該過程有助于提高各個部門的溝通有效性,進而更加合理的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二)監督內部管理情況
企業經營措施的規范以及經營目標的實現需要全面預算控制。該過程可以保障預算監督質量、完成質量、進度得到有效控制。
(三)幫助戰略目標實現
該制度能夠將企業大格局中的經營目標、戰略規劃細分為各種各樣的行動計劃與工作目標。企業能夠更加完美的達成經營目標與戰略目標。
(四)實現業績有效考核
全面預算結果可以作為企業執行與管理的依據,分析企業預算執行狀況,進而做到有理有據。此外其還能作為業績考核依據,使工作人員更加自覺、主動的完成相應任務。
二、現階段企業存在的全面預算管理問題
(一)認知不全面
由于全面預算管理屬于新興管理概念,所以在使用這項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全面認知,了解其重要性。可是很多企業的認知卻表現出非常片面,錯誤的認為全面預算管理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
(二)編制不科學
當前很多企業預算編制均存在不充分、不科學的問題。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經營狀況,故無法使用既定編制方式管理、控制企業預算。很多集團公司都存在過度集權的問題,無法合理評價公司預算合理性,會打擊子公司工作積極性。
(三)控制不到位
很多企業空有財務預算表、管理文件、管理制度,在實際管理中并沒有應用這些制度,發揮這些制度的作用。全面預算管理需要運用預算工具經營業務、控制資金。如果忽視這些制度與文件的應用將無法發揮全面預算管理作用。
(四)制度不完善
對企業預算管理來說,預算完成狀況實際上是工作人員經營成果與工作成績的依據。可以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企業預算管理中均存在力度不足、重視不夠、考核不全面、考核內容不具體、制度不詳盡的問題。企業對于干得好與干的壞的人員評價相同,無法體現評價客觀性、公平性,打消了員工工作積極性。
三、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認知
企業必須健全內部管理體系,用系統化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保障內部管理的有效性。全面預算需要體現出“全面”,這是一種貫穿企業內部所有部門的管理體制。只有當所有部門全能夠參與其中,企業管理才會更加順利。所以企業必須提高全員認知。
(二)合理編制
對企業戰略轉化來說,預算指標是企業能否實現成功經營的關鍵。企業需要合理編制預算,為此企業可以采用上下結合、逐級匯總、分級編制方式調整編制方法。用滾動、零基、彈性、增量、定期、固定等預算方法,保障預算編制科學性。
(三)加強管理
預算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管理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就必須加強管控。企業在執行預算計劃的過程中,各個執行單位工作人員與部門都要嚴格按照計劃操作,加強質量監測與情況管理。預算管理中,假設外部環境出現變化,需及時調整預算內容與預算目標。
(四)嚴明考核
結束單周期預算后,需要根據其呈現的結果考核與評價執行人員、預算部門業績、成績,將其作為獎懲依據。科學、健全的考核機制能夠有效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有效性。企業必須制定賞罰分明的制度,用客觀、合理、公正的約束、激勵方式提高執行效率。
四、結束語
之所以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正是因為這是一種效果突出的管理思路,涉及到了企業內部管理的方方面面。當然在使用這項方式的過程中需切忌一味的模仿其他企業模式。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狀況科學合理、量體裁衣制定預算思路,加強過程管控,提高考核結果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滕靜瑛.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市場,2018.
作者:王艷 單位:河南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