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內控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隨著外部環境與內部實際經營管理情況的變化不斷優化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加強內部控制,提升企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與市場競爭優勢。從內部控制視角來看,企業需要對所有生產經營管理環節與要素進行全方位的動態控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防范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先進管理理念,也把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所有要素與環節納入了管理范疇。這兩者的共同目的都是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兩者的管控對象基本相同,且兩者可以互相促進、共同提升。因此,企業在管理中需要加強兩者的聯系,通過具體的管理措施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一、基于內控視角的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為了加強對日益豐富的經營管理工作,應對市場變化引起的各種風險的有效舉措。全面預算管理既是一種具體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種管理理念。企業管理層根據自身的戰略規劃制定全面預算管理的總目標,再通過各部門、各工作環節一步步分解預算目標的形式完成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各部門與全體員工在預算目標的指導下,通過控制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實現預算管理目標。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執行需要專門的管理部門對工作進行監控、評估、分析,以便及時調整預算方案和企業的具體決策[1]。這種預測、規劃、執行、調整、執行、反饋的方式可以對企業各種風險進行防范與管控,實現企業的內部控制與有效管理。以內控視角制定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案,與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沒有沖突,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制定的時候,需要更加注重分析企業的內控風險,在執行時需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內控風險的監控與分析上。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企業的內部控制與全面預算管理都需要確定最基本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的確定需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一致,要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確定內控目標與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我國金融保險企業的發展趨勢比較好,但是,市場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的發展影響較大,給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制定帶來了挑戰。企業在控制自身發展風險的同時,還要對被保險人的風險進行充分的分析與全面的預測,這些都是企業最基本的內控與管理內容。保險公司的負債風險很大,企業還需要加大對財務風險的管控。企業的業務風險也會以財務風險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要重點分析財務方面的信息數據,增加財務預算管理目標的準確性。保險企業的風險程度較大,企業建立了眾多風險管理的分支機構,使風險管理工作更加分散,也會影響風險管控的效率。從世界范圍來看,保險行業在歷次經濟、金融危機中遭遇的損失都是最大的,我國的保險企業要以此為戒,增強警惕性,提高風險管控意識與能力。企業還需要完善企業內部的風險管控與預算管理環境,從機構、制度、組織成員等方面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與內部控制工作打好基礎。當前,很多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認識方面還不全面,只是把它當做一種管理工具。在制定預算管理的目標方面,與企業的發展戰略融合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預算目標的執行方面,執行效率還比較低。另外,對預算執行的監督與評估也不到位。這些不足都嚴重影響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力也無法有效提升。
三、基于內控視角下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改進策略
(一)完善戰略規劃與組織架構
企業要想加強內部控制,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就需要最基本的組織機構、制度建設、體系構建等基本的企業管理環境來保證。企業的領導與管理層需要首先明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范圍與權限,在此基礎上構建組織機構,制定管理制度。機構與制度健全后,全面預算管理部門需要對部門內的工作機制進行細化,編制更加完善具體的制度,構建全面的工作體系[2]。然后,預算管理部門需要對部門崗位進行劃分,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范圍與職責,使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有明確的了解。預算管理部門需要最基本的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督、評估等崗位。確定部門崗位與人員職責后,還需要完善預算管理的具體流程。在制定部門內的工作流程后,還需要對各崗位的具體工作流程進行基本規劃。
(二)加強風險評估工作
對企業內部風險的管控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點,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風險的管控。風險評估工作是風險管理工作的基礎,在這方面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監督與評估,可以優秀的提高風險評估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企業各部門通過對行業信息、理念工作數據、企業實際情況等具體信息的分析,掌握風險管理的重點,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對企業各種風險進行管控。同時,企業還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制定預警等級,制定基本的風險應對方案,以便風險發生時采取及時的應對措施。
(三)強化管理目標執行力度
企業通過對預算總目標的分解,完成各部門的預算目標,部門繼續進行目標分解,使每個員工都明確自身的職責范圍與業績目標。在此基礎上,企業的各部門與全體員工就可以開展預算管理目標的執行工作。當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企業的審批權限限制等情況都降低了預算的執行效率。企業發展的重點還是在業務部門,重要的預算管理目標涉及到銷售收入、成本費用、管理費用等[3]。在預算審批方面。企業都在不斷加強,但是業務涉及的部門眾多,當前的審批部門太多,各部門的審批效率也很低,嚴重影響了預算的執行效率。因此,企業要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對所涉資金不同的項目審批分類進行,提高審批部門的工作效率,也進一步提高執行效率。
(四)完善信息溝通渠道
ERP財務管理系統是當前很多企業都在使用的財務管理系統,隨著信息化發展程度的不斷加快,企業還需要積極的利用新的技術發展成果,不斷優化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不斷提升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當前的ERP系統在財務系統與預算管理系統之間還沒有達到完全的融合統一,對業務環節的管理還存在不完善之處,導致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無法實現有效的融合統一,也無法有效提升企業內部管控工作的效率。因此,企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該系統,實現系統之間的融合,對企業的資金鏈與業務鏈等進行有效管控。信息系統也可以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企業各部門可以通過該系統了解其他部門的信息,方便企業通過綜合分析信息,加強信息的溝通。
(五)增強監督管理工作
企業的內部監控工作與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的執行都需要建立健全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這樣可以及時發現方案的不完善之處、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企業潛在的風險等,只有通過監控手段及時發現這些問題,才能及時調整策略,降低企業的風險。對金融保險業來說,企業的發展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更加需要完善的監控機制,這樣才能及時獲取市場的變化信息。一般負責日常監管工作的部門有財務、計劃、審計、人力等部門,這些部門都有自己具體負責的監管范圍,同時,部門之間可以在有相互聯系的內容上進行合作。另外,具體的業務部門應該在預算目標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工作達到預算目標,并及時上報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業務部門對員工的具體執行工作也要進行監管。另外,企業還可以制定預算執行情況上報機制,對預算目標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報告,以便企業通過年報、季報、月報、周報等報告及時掌握預算的執行情況。
四、結束語
在企業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既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也是一種全面管理的理念,和內部控制的目標一致,在企業管理中共同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從戰略規劃、機構建設、監督評估等角度不斷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的環境,并優化創新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方式,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與市場競爭力的增強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德帥.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4):82-83.
[2]王天月.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商業經濟,2017(3):69-71.
[3]鄧森林.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集團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17(11):125-126.
作者:孟杰 單位: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