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素養在美術課堂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美術教育,其目的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美術工作者,而是讓學生在未來成為一個有品位、有見識的生活者。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培養、提升學生美術素養,是當前美術教學所追求的目的。以核心素養為背景,開展美術課程不只是讓學生畫出一幅畫,或剪出一張剪紙作品這樣簡單,而是培養學生獨特、創新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以提高自身的美術素養。
【關鍵詞】美術教學;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美術課程是陶冶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學生審美、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美術新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應“使學生形成最基礎的素養”。美術素養簡單來說是學生在學習美術中所感悟出的要領,形成了一定探索能力,是學生在日后從事經濟生產、社會生活中對美術要領、過程理解的探索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藝術,提升審美素質,等等,形成了對于美術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美術素養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構成單元。具體來說,美術素養包括:具有敏銳視覺意識、對美術作品及視覺現象給出積極反應、運用美術手法和想象表達情感觀觀念、生活中追求藝術化、審美品位高且不失個性。
一、整合分散的美術課時
目前,我校已經在部分班級開展課程課時綜合實踐,每班每周的兩節美術課合并在一起上。這樣一來,學生的課堂練習和教師的授課時間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示,通過近一個學期的實踐,發現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減少了學生準備學具的次數,以前出現忘帶、丟失的現象明顯好轉;其次,課程的連貫性增強了,每堂課包含課間休息時間可以達到90分鐘。這樣就保證了講授內容的豐富性和延展性,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更加充裕,作品質量自然就高了;第三,教師上課更有針對性,可以對習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反饋,學生的積極性也就逐漸增加了起來。
二、改變傳統教學的方式
核心素養時代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時代,在這一時代下,美術教育追求的就是“智慧”二字,所強調的是知識與學科間的聯系。這極大程度改變傳統教學的面貌,讓我們課堂教學可以由人性角度出發、設計,并且著眼在學生終身發展、個人興趣中。
(一)建立開放的美術課堂學生素養與能力的形成,是要通過課堂的情況創設實現的,這讓學生可以在問題情況中結合生活經驗、美術思維、表達能力等來解決某個問題。我在教授《茂密的花》這節課時,先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和學生一起欣賞教室里、教學樓、圍墻旁前面花壇里的花朵,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通過觀察實物花朵,再加讓課堂中對圖片的觀察,讓學生可以認識同一個物體,在色彩、姿態上也是有所區別的,而不同物體在色彩、形狀上,也是多元化的。這樣,學生在作品中展現的花朵,每一朵都具有自己的特點,美麗異常,有了視覺經驗,學生在色彩的處理上就更自如了。教學時,我還讓學生學會用同類色方法,突出花瓣色彩由深色到淺色的逐漸變化,突出了花瓣以及花蕊之間的明色與暗色的比較。所以,先通過觀察和體會,再去作畫,也就畫得更準確、形象和生動了。
(二)提供廣闊的實踐空間為了使核心素養在我的美術課堂真正生根,我時刻關注幫助學生藝術靈感和技巧創造力的提升,幫助學生用藝術靈感和技巧促進創造力的提升。美國當代著名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說:“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作的過程中,變得更富于創造力”。為此,我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資源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加之,很早就有了畫涂鴉墻的想法,讓學生們可以肆無忌憚地畫畫,但是沒有合適的地方,最后決定把學校里面的樹“妝扮”一下。教學中,我抓住小學生普遍都喜歡動畫片的興趣點,以大家喜歡的影片《瘋狂動物城》為例,先讓學生欣賞,達到讓學生對圖像識讀的基本視覺素養,挖掘影片中動畫人物角色和經典的語句。然后,自己學習塑造動畫角色造型。于是,決定利用學校里面的幾棵橡皮樹,分小組進行創意實踐。經過孩子們的努力,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一句句經典的人物臺詞,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一棵棵大樹上,成為了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樣既能掌握基本視覺素養,又提高孩子們的審美判斷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我們還充分利用學?;ㄅ?,讓學生自己了解到“國粹”京劇臉譜,然后描繪在花盆上。這有利于從小提高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的能力,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在上課的時候,我還特別注意選擇了有趣的作品,以此來轉變學生觀念,且在視覺上還可以產生一定的沖擊力。在我的帶領下,有的學生慢慢變得自信了,寫作業時也不再遮遮掩掩,愿意在其他同學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思路。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可以感覺到每幅畫就是一顆美麗的、純潔的童心。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就要在美術教學的課堂上精準發力,真正做到美術核心素養落地,發芽、開花,還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作者:凡文蘭 單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