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美術元素在兒童繪本中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兒童繪本是當今時代兒童早期閱讀的重要選擇,而兒童繪本中的角色設計是影響兒童閱讀的關鍵所在,繪本角色設計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繪本創作的繁榮。挖掘我國傳統文化資源中的民間美術元素,將其應用于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當中是本土兒童繪本創作者的特殊手段。結合本土民間美術元素的具體表現形式分析可知,我國民間美術元素具有裝飾性、寓意性、抽象性、夸張性的典型特點,并且這些特點影響著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造型、形象定位、構圖以及色彩。
關鍵詞:民間美術元素兒童繪本角色設計
引言
隨著國民教育理念的上升,寓教于樂的兒童繪本逐漸成為了兒童早期閱讀的主要形式。兒童繪本的角色設計是兒童繪本創作中的關鍵所在,對兒童接收、感受與理解繪本的內容與主旨有著重要的影響?,F如今國內原創繪本角色設計的模仿情況嚴重,相關創作理論匱乏,因此本文試圖挖掘我國傳統文化資源中的民間美術元素,研究其內在特點,并分析其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的應用,將對于本土兒童繪本角色設計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民間美術元素的特點
民間美術是民間習俗活動的傳播媒介,從多方面反映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民間藝術創作者在日常的生活與勞動中創造出來的美術形式。我國民間美術元素依附于民間美術,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美感,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剪紙、年畫、印染、雕刻、刺繡、壁畫、皮影等。探究民間美術元素與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內在聯系,首先需研究歸納民間美術元素的特點,并通過其具體表現形式來分析闡述。
(一)裝飾性:民間美術元素具有極強的裝飾性,由于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的熏陶,民間藝術創作者在創作時取材于生活,并進行一種感性的再提煉,體現了民間美術元素去繁就簡的審美意蘊。創作者剝離事物自然原本的形態,將其內涵分析、抽離出來,忽略它本身的具體形象,并以裝飾的方式進行表現,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闡釋出內心對大自然中某些形態的感悟。例如在對民間剪紙作品進行欣賞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的塊面和線的交錯,其次是高度凝練化的裝飾紋樣符號,人物、動植物角色造型的表現都是一種裝飾性的表達[1]。
(二)寓意性:民間美術元素的寓意性主要是通過借物托意來表現的,它來源于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主觀理解和情感訴求。創作者通過發掘自然中的事物規律,并且結合其自身特點進行創作,而且通常這種創作也有著固定的組合和特殊的寓意。例如民間年畫中“壽比南山”通常是用來表達對長輩的祝頌,而“年年有余”則是表達家庭對能夠獲得富裕生活的希望,這些都是民間美術元素中寓意性的具體表現[2]。
(三)抽象性:民間美術元素總是體現出強烈的抽象性特點。創作者并不是純粹地對生活進行簡單摹寫,也不受透視學的限制,而是出于自身的審美訴求和構圖需要進行創作,因此往往表現出強烈的抽象性構圖特點。例如敦煌壁畫中的故事畫,大量不同運動關系的角色充斥在單幅畫面之中,靜止的作品呈現出強烈的運動感,這正是一種高度抽象性的表達。
(四)夸張性:民間美術元素的夸張性也是其重要特點之一,創作者不只是停留在物體表面的基礎形象,將角色或物體已有的特點再一次進行升華,以此來塑造一種恰到好處的夸張,達到自然且富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例如民間年畫中經常出現“童子”和“鯉魚”的形象,色彩上使用極其強烈,多為對比色和高純度的紅色和黃色,頭身比例多呈現出反常規的情況,甚至會出現1:2的比例,通過其鮮明的顏色對比和夸張的頭身比例來營造一種驅邪納祥、祈福禳災和歡樂喜慶的氣氛[3]。
二、民間美術元素對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影響
通過對民間美術元素特點的總結,本章節將圍繞民間美術元素的抽象性、寓意性、裝飾性和夸張性四個特點,對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影響進行研究與闡述。
(一)裝飾性的影響:民間美術元素的裝飾性對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角色的造型方面。這種裝飾性特點在兒童繪本中表現為一種將外在形象進行內在提煉的程式化造型語言,同時也表現為一種將客觀元素中的想象去粗取精的裝飾性視覺效果,這也正是兒童繪本角色設計所需要的能夠直接刺激兒童感官的元素[4]。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兒童缺乏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能力和對三維空間的感受能力,兒童繪本創作者借鑒民間美術元素裝飾性的特點,省略細枝末節,抓住客觀對象的典型特點對造型進行程式化提煉,例如將客觀事物復雜的造型用幾根線條概括表現,省略一些對于兒童閱讀有干擾作用的微小細節。[5]如此創作不僅能增加畫面的直觀性和童趣性,也增強了兒童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度和感知度,是民間美術元素裝飾性應用于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重要表現。
(二)寓意性的影響:民間美術元素的寓意性對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角色形象的定位方面。角色形象的定位在兒童繪本中并非是角色基礎造型上的設計,而主要是通過服裝和道具等角色外在事物的設計體現出來的。兒童繪本創作者在對角色造型有了初步的設計后,兒童并不能夠對角色形象進行完全清晰的認識,因此角色形象的定位就顯得十分重要。[6]創作者吸收民間美術元素中寓意性的特點,通過不同的服裝搭配、道具組合來烘托角色在故事中的定位,而角色在特殊的服裝和道具襯托下所表現出來的敘事身份就發生了轉變,這種特殊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兒童識別在造型上無法做出調整而顯得難以區分的角色,而且也能夠隱喻出故事的核心思想,表達出更加深層次的主題內涵。
(三)抽象性的影響:民間美術元素的抽象性對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角色的構圖方面。構圖是對元素進行有目的地安排,是一種符合兒童認知,并且追求天真隨性、自由奔放的角色設計方法。在兒童繪本中,符合透視學的常規構圖手段往往無法表達出劇情上的需要。兒童繪本創作者學習民間美術元素中抽象性的特點,將不同的透視關系的角色或物體設置在同一個畫面上,各個元素之間存在可有可無的遮擋關系,使畫面表現出一種飽含抽象性的構圖特點。除了不符合常規透視學,許多兒童繪本的角色構圖設計中還會將大量不同運動關系角色處于同一場景之中,這是一種創作者思維上對角色觀察的結果,而非真實的視覺觀察,就像民間年畫類作品時常將不同時序、地區、季節以及其不同活動狀態的眾多的角色安排到同一畫面之中。兒童繪本創作者有意無意地使用不符合常規設計手段的構圖,是民間美術元素抽象性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的重要體現。
(四)夸張性的影響:民間美術元素的夸張性對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角色的色彩和造型方面,此部分主要探討在色彩方面的應用。色彩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的作用是充實角色形象,幫助兒童解讀角色從而進行閱讀。3到12周歲的兒童對于色彩認知的生理特點表現為對顏色的辨別逐漸從簡單的三原色向多種復雜顏色過渡,因此中國民間美術元素在色彩上表現出的顏色鮮亮、對比強烈的特點就顯得與兒童繪本中角色色彩設計的要求十分契合。民間美術元素的用色特點是力求使用最少的顏色來塑造明快單純、對比夸張的畫面。兒童繪本創作者模仿民間美術元素中夸張性的特點,觀察捕捉客觀角色的固有色,通過對固有色的明度或者純度上的提高來進行對顏色的設計。創作者不僅從固有色出發,往往還通過使用大量的互補色來營造一種夸張的視覺效果。創作者不以模擬真實世界的色彩為目的,不刻意描繪其固有色,更強調和夸張其主觀的色彩,是一種情感和現實之間的滲透。通過色彩之間的對比、烘托、協調,使畫面展現出一種極具夸張性的色彩設計特點。
三、民間美術元素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通過對民間美術元素裝飾性、寓意性、抽象性和夸張性的特點對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影響的研究,本章節將結合具體實例分析民間美術元素特點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的應用,以論證前文所做的闡述。
(一)裝飾性的應用分析:民間美術元素裝飾性的特點在很多以傳統故事為題材的兒童繪本中都有所表現,通過張世明先生所繪制的《九色鹿》來分析裝飾性在兒童繪本中角色造型的具體應用。兒童繪本《九色鹿》依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改編,張世明先生汲取民間美術元素的裝飾性特點,對真實的人物和動物進行了裝飾性的提煉和加工,即采用傳統的工筆勾線確定輪廓造型,而且大膽取舍角色內部的主要細節并適當豐富了角色的外部裝飾,通過簡練九色鹿的造型和豐富反派人物的造型,突出不同角色之間的行為動作,讓兒童在閱讀中能夠快速地捕捉視覺信息從而理解繪本的劇情。張世明先生在造型的設計上更加突出了線條的作用,僅僅通過寥寥幾根線條的使用,就交代了場景中的各個角色性格特點,并給讀者呈現出一種裝飾性的造型美感。
(二)寓意性的應用分析:民間美術元素寓意性的特點對兒童繪本角色形象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在熊亮先生所繪制的《紙馬》中就有所體現?!都堮R》的主要人物角色采用傳統手繪表現,而道具(該繪本的道具也可以稱為次要角色即“紙馬”)使用的是計算機數字繪制,并且借鑒了民間剪紙藝術的表現形式,“紙馬”的特殊形象與整幅畫面就形成了十分強烈的視覺對比。無論是以馬為基礎造型,還是表現形式上借鑒了民間剪紙藝術,“紙馬”的設計所包含的種種細節都寓意了主人公對父母歸鄉的期盼,也渲染了故事的感人氣氛。熊亮先生通過道具的設計對主要角色進行了準確的形象定位,即帶有濃郁思念親人之情的留守兒童。因此“紙馬”的設計并非單純是繪本創作技法上的創新,而是作者希望通過道具的塑造讓主要角色的形象更加豐滿定位更加準確?!都堮R》在道具的設計上不僅表達了濃郁的中國文化風情,也是民間美術元素寓意性在角色設計中的創意表現。
(三)抽象性的應用分析:分析民間美術元素抽象性的特點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同樣運用上文所提到《九色鹿》的主要章節?!毒派埂返目珥撛O計給予了畫面充分的表達空間,同時在構圖上借鑒民間美術元素抽象性的構圖特點,采用自由時空布局,具有十分強烈的散點透視特性。張世明先生大膽地將國王審問犯人、侍衛推犯人入水、九色鹿離去的三種處于不同時間段的場景安排在同一跨頁中,呈現出一種極其抽象的構圖方式。富有抽象性的構圖手法不僅將靜止的視覺角色“運動”起來,還加深了主要角色與次要角色之間的性格對比。
(四)夸張性的應用分析:在朱成梁先生繪制的《團圓》中,角色的色彩設計極具民間美術元素的夸張性特點,顏色運用主要包括紅色、褐色、白色以及青色等民間美術元素常見的色彩。主人公“毛毛”的服裝是民間傳統的花棉襖搭配綠色內襯和白藍條圍巾,以此突出傳統節日的氣氛,色彩使用高純度紅色和低明度的綠色,作品的次要人物“毛毛母親”的服裝上使用純白和低飽和度的灰色來襯托主要角色“毛毛”,其他角色和道具的色彩設計上也多以暖色平涂為主來營造氣氛,通過色彩的夸張使用,使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雅俗共賞的和諧氛圍。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吸收民間美術元素中特點的這一做法,延續了兒童繪本的藝術特性之余,也擴大了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創作空間。但在兒童繪本角色設計中,市場上借鑒民間美術元素進行角色設計的優秀作品仍然相對匱乏。究其原因,很多兒童繪本創作者未能理解,從民間美術元素中汲取營養最重要的是探求其和兒童繪本角色設計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特點。[7]創作者不僅需要深入挖掘我國傳統藝術的精髓,同樣也需要了解兒童的閱讀需求。通過創作者們不斷總結兒童繪本角色設計方法,努力豐富兒童繪本創作理論,我國兒童繪本會更飽含豐富的本土民間風情,人文風韻。
參考文獻
[1]嚴琰.民間美術視域下“拙”在兒童繪本創作中的運用[J].裝飾,2013(02):120-121.
[2]侯雨彤.黃心淵.基于色彩認知心理的兒童數字繪本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7(04):71-74.
[3]彭懿.圖畫書[M].北京: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4]劉寶根,李林慧.早期閱讀概念與圖畫書閱讀教學[J].學前教育研究,2013(07):55-60.
作者:王鑫 韓靜華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