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抽象畫教學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抽象美術的特點
(一)作品形象的抽象性
在教學活動中欣賞抽象美術作品并不能以畫的像不像作為主要參考因素,因為抽象作品的抽象性的存在,在一副抽象作品創作成型后并不能再畫中給欣賞著一些直觀明確的信息來表明畫中畫的是什么,而是以朦朧的意境為主的創作形式,注重以點、線、形、色等構成畫面內容的主要元素來表達畫中的內涵。此時在高中美術的欣賞課中,應該引導學生根據對作品的主觀感受來調動對作品的情緒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對抽象畫有‘抽象’的認識,而不是去憑借看到的畫中景象來猜測作者要描繪的事物。
(二)抽象畫面具有很強烈的動感
大部分抽象繪畫的作品都是以強烈的色彩差和筆觸感來給觀賞者造成視覺上的沖擊。那么如何分辨隨筆涂鴉和抽象作品就是看該作品呈現給觀賞者的是一種怎樣的情緒。我們觀賞一副抽象藝術作品的內在需求就是尋求一種精神的共鳴,可以根據抽象藝術作品之中的線條色彩給我們的視覺和意識產生某種高亢、激動或者愉悅的情緒。而信筆涂鴉的畫作由于沒有規劃性和目的性給觀賞者的感受只是亂,并沒有抽象畫給人的那種很強烈的動感。
(三)優秀的抽象畫趨向音樂性
抽象畫利用色彩與聲音產生無意識的鏈接,觀賞者在觀賞的時候可以習慣性地在腦海里產生相應的情緒和樂章。在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抽象畫教學環節中,要想讓學生體會到抽象畫的音樂性,可以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抽象畫作品,比如蒙德里安的《紅、黃、藍構圖》。
(四)抽象作品意境的多樣性
抽象作品以點、線、面等符號元素組成不明確的物象,自然其中的含義也是不可以明確的。每個欣賞著從作品中感受的意境應該是不盡相同的,如果一副抽象作品給不同欣賞著相同或相似的感覺體驗,那么這幅抽象作品必然是一副不合格的作品。在欣賞課上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抽象作品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抽象作品的認識和對抽象作品辨識度的提高。
(一)轉變審美觀念
抽象美術與近現代美術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欣賞觀念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著事物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藝術的欣賞已經逐漸從客觀的角度轉變成主觀帶有感情色彩的精神世界。抽象畫的創新特點就是放棄了傳統美丑好惡的標準,只注重主觀審美。抽象藝術突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追求創新和探索。在高中美術欣賞課抽象畫教學中,看待抽象畫要轉變學生的審美觀念,要使學生認識到傳統美術藝術和抽象美術藝術在形式和理解方式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從觀念上轉變學生對抽象畫的理解方式,使得學生在欣賞和理解抽象畫的時候能夠自主地從傳統的審美觀念上轉變過來,并且能夠融會貫通在傳統美術藝術的立場和觀念上來看抽象藝術,以便能夠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認識抽象畫教學中的抽象藝術。
(二)讓學生成為欣賞的主體
在高中美術欣賞課程中,學生們通常以一個理性的旁觀者身份來參與到欣賞抽象畫作品的過程中去。只懂得一味地用機械化和量產化的詞匯來表達對抽象畫作品的感受,使得課堂教學中達不到更深層次的教學意義。尤其是在抽象畫教學中,更需要的是學生們的主觀感受和情感的流露。學生喪失了對抽象作品的主觀感受也就體會不到抽象作品中所表達的真實藝術情感。學習是學習者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將課本和教師的知識簡單地裝入學生頭腦的過程。在美術欣賞的課堂之上,老師應該積極為學生創造符合抽象畫中的情景和意境,以此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變相地加強學生對抽象藝術的求知欲。
三、抽象畫教學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中的應用
(一)實踐教學法
由于抽象畫并不像寫實畫那樣需要嚴格的藝術功底,所以可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屬于自己的抽象畫并對自己所做的抽象畫作出解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創作的抽象畫加以命題,讓學生自己思考來回答,加深對抽象畫的理解能力。
(二)對比欣賞法
在欣賞課堂之上許多學生在欣賞國外的現代抽象畫時許多學生可能看不懂其中的內涵。我們可以在教學環節中作出對比,列出與抽象畫類似的藝術形式向同學們作出解釋和說明,比如中國的草書,我們雖然不能看懂草書上字的意思,卻大致能懂它的形式韻味,將二者作對比來欣賞對學生來說能起到解惑的作用。
(三)圖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學生理解能力強,再加上不需要寫實繪畫那樣有嚴格的技藝,可讓他們動手制作抽象畫。在制作中去體會抽象畫所帶來的樂趣。如讓學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紙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顏料隨意涂畫,色彩要飽滿,水色要淋漓,以此構成豐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據畫面效果命題。綜上所述,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上對于抽象畫的理解和解答應該是以寓教于樂的形式來傳遞到學生的認知中去,對于抽象的作品不能過于肯定或完全的否定,在美術欣賞課中我們要告訴學生端正認識的態度,西方的抽象藝術作品雖然值得我們學習和肯定,但也只是我們學習世界文化的一面鏡子。
作者:徐冬梅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