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市小區中的園林景觀設計具有美觀性,對于全面提升小區環境、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改善城市環境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做好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工作,就要深入了解植物的自然屬性和整體布局等,科學進行園林設計和植物配置,以實現景觀園林的最大價值。論文主要分析園林景觀設計的要點、植物類型選擇、園林空間設計等內容,利用植物的自然特點進行景觀植物配置,從而提升園林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1引言
進行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是難點所在,需要結合各類植物的線條、姿態以及園林設計的要求和要點進行植物配置規劃。設計時,要遵循設計原則,考量多種設計要素,進行景觀和植物的合理配置與布局,從而起到為小區居民提供宜居的環境,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減少城市噪聲,加強城市生態平衡的作用。
2目前園林景觀設計和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沒有掌握植物生長的基本規律
城市小區景觀園林在建設過程中會引入各類植物,這些植物本身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是,一些維護人員為追求美觀,對植物進行了過分修飾,這樣會造成植物停止生長,嚴重時會造成植物死亡,不僅不利于美觀,還會破壞整體園林結構,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失。此外,我國很多城市小區園林建設時間倉促,園林設計者在景觀建設時過于注重短期效果,沒有考慮植物生長的特性,忽略了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導致栽種的成品樹木成活率低,整體美感缺失,且運輸和后期維護成本高,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2.2光照污染影響到植物生長
城市發展中,人們生產生活造成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當前城市光污染是城市環境治理的難點。光污染不僅會影響人類健康,還會嚴重損害植物的生長,這是城市小區景觀園林設計中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城市光污染會造成植物生長偏離正常軌道,長時間處于強光照射下,擾亂植物本身的生長規律,使植物無法正常生長,這與園林建設初衷相違背,也不利于城市小區景觀園林的發展[1]。
2.3園林植物種類單一
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美”是重要的園林藝術表現要求。但在實際進行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者會更注重園林整體的協調一致性,選用植物比較單一,使整體設計效果不夠美觀。另外,很多城市小區景觀園林建設過程中,喬木、灌木被過度使用,園林生態系統會過于單一,一旦受到病蟲害情況,園林的多數綠植都會受到影響,容易造成整體園林癱瘓,這一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因此,在園林景觀中要更注重植物種類的多元化,這也是當前設計中植物優化配置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
2.4忽視植物生長環境
城市小區景觀園林中植物種類眾多,植物的生長屬性也不盡相同,植物生長對土壤以及環境的要求也有不同。進行植物種類選擇前,要考慮小區的實際自然環境,否則植物容易因不適應周圍環境而死亡或難以生長。另外,植物與昆蟲之間存在依附關系,選擇植物種類時,可以根據昆蟲物種搭配植物物種,以使植物更健康地生長[2]。
3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點和類型分析
3.1設計要點分析
城市小區園林設計要點主要包括:(1)健康和安全,安全主要體現在小區防盜、消防2個方面;健康主要體現在小區內部環境空氣清新,質量達標,還要在園林中增設健身器材,滿足人們基本運動要求。(2)舒適和便捷性,圍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為人們帶來更好的視覺舒適體驗,提高人們滿意度[3]。(3)生活氛圍也是景觀設計的關鍵,輕松的氛圍是人們選擇的關鍵,可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實現景觀色彩統一,保證視覺和諧。
3.2園林景觀類型
園林景觀類型包括:點綴類型、綠化類型、參與類型。點綴類型:這類景觀大部分運用在整齊排列的地方,再加入少量數目和灌木叢;綠化類型:主要是草坪,其中可以點綴樂園和花壇,還可以加入部分假石,加強綠化環境;觀賞類型:這類包括多種苗木,還有主題建筑、各類異草,觀賞性強;參與類型:這類側重于“以人為本”原則,綜合考慮了居住者的戶外活動需求,并且將小區環境和自然要素相結合,使小區具有宜居的特點。
3.3景觀空間設計的重點分析
景觀設計中,空間設計是重點,進行空間設計時,要結合當地小區的現狀靈活組織布局。通過空間設計對小區園林綠化范圍進行拓寬,使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優化,使景觀設計更加實用并且兼具功能性。因此,可以采取滲透、分割的方式進行設計,具體如下。
3.3.1分割設計景觀分割設計要結合小區居民綠地活動范圍的需要,人們在需要休息和靜止時,封閉區域要有寧靜、安全、隱蔽的體驗;開放區域則可以為人們提供交流、交往的空間。利用分割設計時,可以借助近、中、遠的方式分層次地進行空間設計,形成景中景的效果。在景觀設計時,可以借助綠籬、墻體等完成空間分割,當設置高度在30~60cm時,可以使空間感延續,人們在休息時能欣賞到景觀,這些區域不設封閉空間也能起到空間分割的目的;當設計分割體高度在90~170cm時,這時人們視線會被遮擋,會有封閉感,人們會感覺不舒適,這時,可以借助山石、水面等進行空間分割,具有空間拓展、拉長距離的優勢。比如,在小區中砌筑山石,同時設計好尺度與比例,合理搭配樹叢,以提高層次感。在小區內還可以輔助材質不同的地磚等材料,使區域地面質感不同,圍繞下沉式、上升式設計原則,突出某一區域領域感,實現區域分割,并美化環境。
3.3.2滲透設計進行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分割和滲透設計是相輔相成的,在分割時缺乏滲透會造成壓抑感。因此,滲透設計主要通 過向周圍延伸和拓展體現出景觀的層次變化。比如,借助植物、墻體門洞等實現空間獨立性,形成場所感,同時,與外界環境相互滲透,緊密聯系。在小區內還可以設置花架,花架作為中景,形成近景、中景、遠景的空間層次,使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空間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增加綠化面積。還可以借助景門等將每棟樓建成不同類型的庭院,形成整潔輕松的居住空間,優化小區生態環境。此外,為突出小區景觀園林設計的特點,可以將文化、園林、書法藝術等滲透進去,提升小區整體的文化氛圍。
4園林植物配置探究
4.1園林植物與光影結合
4.1.1配置要求科學配置園林植物時,要依托植物的種類和色彩等特性,并且明確植物的外形和生長情況,還要結合土壤濕度、營養和光照等因素,綜合選擇最適宜的植物種類[4]。配置時,還要結合小區綠地情況合理選取植物種類,比如,小區綠地面積小,空間也較小時,要選擇低矮的植物種類,還要科學搭配植物色彩,從而營造色彩斑斕的環境。
4.1.2結合光、聲、影要素園林植物景觀要充分與光、聲、影等條件進行結合,從而使小區園林植物的設計深度和層次加深。可以在小區內將植物景觀與日光、水面等充分融合一起,形成小區的光影美感,光影可以優化園林景觀的空間質感和層次感,借助于花下碎影來增添深邃寧靜感覺,提高人們的視覺美感度。另外,還要科學地應用色彩因素,通過色彩,可以使園林的主題色彩、環境、氣氛更加突出,營造出壯觀宏偉、寧靜的感覺,為人們構建良好的意境空間。
4.1.3四季因素隨著四季的變化,植物、花果的色彩和形狀也會隨之轉變,花開、變色等植物的自然變化過程增加了景觀欣賞性。可以借助春、夏、秋、冬的季節特色配置植物,比如,春節期間可以將迎春花、海棠等開花植物搭配進來;夏季可以在水池中種植荷花等植物,還可以種植欒樹等樹種,在夏季打造出綠蔭連綿的景觀;秋季是銀杏、紅楓樹葉變色季節,種植后可以增添小區的色彩,供人們欣賞;冬季雪松、白皮松等植物在冬天營造出綠色的氛圍,為寒冬增加一抹綠色。因此,在小區景觀植物配置時,要結合四季元素提升空間感和季節感,體現景觀的藝術觀賞效果。
4.2搭配水體、山體和建筑物
如果小區內有水體,可以借助自然山石的駁岸石和水岸組合進行造景,山體上有建筑,可以利用山坡等要素與植物進行搭配,從而將小區園林景觀和小區建筑結合起來。比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如果山坡建筑有很多棟,可以借助密林、叢植等形式來突顯小區植物的自然美感,優化植物配置,通過平面、立面等多種形式組合樹叢結構,圍繞季節構造不同的園林意境[5]。選擇樹種時,無須特意采購名貴品種,可以與植物和水景、園路等元素進行配置,從而突顯景觀的功能性,實現經濟性和實用性的結合。在利用植物造景時,可以借助喬木、草木等物種,將植物的線條、形體、色彩等自然要素充分體現出來,或適當地進行植物修剪,提升小區園林景觀的觀賞性,使小居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改善。
5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景觀是小區的文化象征,也是城市生態化環境建設的關鍵,進行城市小區園林設計時,要找準設計關鍵點,遵循植物生長規律,結合當地環境、小區綠化面積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植物,并考慮四季變化和園林整體布局來統籌規劃植物,圍繞“以人為本”,從整體性出發,從而構建出合理、功能強的生態化園林,推動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莊巧芬,馮宇婷.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的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6):229.
【2】范存星,謝翠琴.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J].建材與裝飾,2019(12):115-116.
【3】央金拉姆,張楠.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探討[J].居舍,2018(25):143.
【4】葉楊楊,辛強.分析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景觀的優化配置[J].現代園藝,2018(22):92-93.
【5】黃金鳳.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背景下徐州城市道路綠化系統植物配置模式優化研究[J].綠色科技,2018(17):70-72.
作者:汪應桃 單位: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