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實踐經驗為基礎,對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總結。從生態功能優先、因地制宜、重視種間關系三個角度,分析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要點。探討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要點,旨在更好地服務于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建設。
關鍵詞: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1前言
節約型園林設計理念是基于構建節約型社會而提出的概念,此種綠化模式倡導節約用地,并且以節省水資源為前提,選擇對城市周圍生態環境傷害和干擾最低的設計方案。節約型園林景觀與自然生態息息相關,這是因為節約型園林理念不僅包括改善生態環境,同時也兼顧能源的節約,旨在利用最小的成本支出,獲得最大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當然也包括生態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在進行景觀設計過程中,也要通過改造地形、植被種植等進行不斷優化,從而為園林景觀設計服務,強化景觀效果。
2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作用
對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進行不斷優化,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園林景觀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其重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節約與生態設計相融合。園林景觀建設離不開的良好的景觀設計,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時,一般要在符合自然生態環境和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將不同種類植物搭配在一起,既要體現出生態性,也要節約更多資源,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為市民營造更多美感。節約型設計保證園林景觀設計的觀賞性,將自然元素淋漓盡致的體現在設計方案中,這是因為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為適應發展之要求,很多自然元素被人為地忽略,其能發揮的作用也逐漸減弱。城市居民越來越意識到在城市生活中應該存在更多自然元素,節約型設計,提倡節約資源的同時,在景觀設計時融合更多自然因素,體現當代人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2)節約型設計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節約型設計方案除了要保證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的要素,通過景觀設計和植物配置,調節小氣候,維持生態的平衡性。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要保證不破壞生態結構,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營造更好地空間和時間結構,與周圍環境協調統一。實際上,隨著城市生態形勢變得日益嚴峻,人們開始意識到城市生態環境建設需要轉變傳統的單純綠化思維,而是要不斷向取得更好生態效益層面轉變。(3)實現園林景觀設計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確定景觀設計方案時,要突出藝術性,也要將藝術將設計技術完美融合在一起。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節約型設計也要將傳統文化要素融合進去,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協調統一。設計者應該借助新型生態理念,發揮資源優勢,最大限度降低社會資源的浪費,最終實現穩定發展。
3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3.1生態功能優先是設計的核心
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構建更具多樣性和針對性的景觀設計方案,立足于整體空間的綠化,并對生態進行科學配置,增加自然要素的比重,使園林景觀生態結構更加優化。綠化量是保發揮城市園林生態功能的前提,在進行植物造景時,需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覆合群落結構,盡量選擇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同時創造小氣候條件,因為建筑物夏季需要降溫,冬季需要保溫,選擇這樣的植物,可顯著能夠降低建筑物能耗。與此同時,結合功能區要求,需要選擇相對抗污染的植物,使大量污染物能夠及時被吸收和覆蓋,降低綠地的污染程度,維持生態平衡性。除此之外,也要充分發揮植物景觀的其他功能,如抑菌、清潔空氣、釋放保健物質等。也就是說,在設計方案中突出更多具有衛生保健功能的植物景觀,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有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
3.2設計生態園林應該因地制宜
城市環境比較復雜,自然生態系統的變化,會使人們的生存環境更加脆弱不堪,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需要結合土壤條件、周圍環境、綠化位置等要素,也要對城市地下環境條件進行了解,這樣才能保證設計方案更加符合城市特殊的小氣候環境,使景觀設計與城市環境之間能夠更好地配合。提高綠化地區的維持機制,搭配植物需要重視與建筑物遮擋、修飾功能,將建筑空間與園林景觀有機融合。結合每種植物的生長周期及發育狀況,因地制宜進行園林景觀設計,使群落之間更為穩定,滿足季相變化的需要。除此之外,也要充分運用鄉土植物,避免不適宜本地土壤的外來植物大量應用到設計中,也不要過分重視奇花異草的引進。
3.3園林景觀設計應該重視種間關系
綠地植物的種間關系是園林設計的關鍵,是因為種間關系能夠在群落演變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目前,之所以存在大量的單一結構綠地,一方面原因是為了節省綠化投資,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綠化觀念不強,不能正確利用種間關系。植物種間關系中最為重要的關系是競爭,不同植物之間的競爭關系能夠產生負相互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競爭等級,一種植物是否能夠快速適應環境,與其自身植株的大小、扎根的類型、扎根的深度有關,同時植物間的競爭能力也與目標種、鄰居植物類型有關聯,受到植物生長率、耐蔭性、他感作用、具體生長形態的影響。以他感作用來說,其屬于一種相對特殊的植物種間關系,其在競爭時具有強制性和干涉性。種間關系也存在一定的正相互作用,例如,樹冠層能夠提供樹蔭,為林下植物提供萌生環境。基于上述分析認為,作為一名園林工作者,應該對植物生態學知識有所掌握,并且了解植物生物學知識,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不同植物的相生相克,重視種間關系。
4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的植物配置要點
4.1植物配置體現園林景觀功能
在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理念下,在進行植物配置時,設計者應該關注色彩季相的作用,做好組合分配。為此,要對本地區生態條件進行分析掌握景觀植物的特性,以適中為原則,正確選擇需要配置的植物,必要時要對綠化區域進行改造,為植物適應本地區的生存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因地制宜,結合植物品種本身屬性,制定最佳方案。一些觀果的植物也非常漂亮,也可以作為觀賞景觀,帶給人們更多美感。另外,園林設計時也要分析每種植物的高度,做好高低搭配,保證錯落有致,輔之以合適的色調搭配,發揮園林景觀功能。
4.2植物配置堅持統一性原則
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原則是堅持統一性原則,要對每一種植物的色彩、習性進行研究,并結合其外觀進行科學搭配。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想打造更具多元化的景觀、景致,設計者需要堅持統一性原則,結合不同植物,協調每種植物。目前,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過于復雜,主要原因是設計者太過于追求個性化和差異化,忽略統一性原則,使設計出來的園林景觀作品過于浮夸。但是,如果植物顏色過于單調,也會導致生態園林景觀乏味。因此,在設計方案中應該強化植物之間的錯落變化,使景觀更為靈活靈動,為觀賞者提供更加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致。
4.3保證植物物種多樣化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需要以植物來打造景觀,這是非常重要的設計思路,但是設計思想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要結合植物物種,做好植被搭配,保證植物物種的多樣化。設計者應該充分明白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作用,是為了凸顯植物的自然美,因此要利用喬灌木的體態、姿態、體型,配合不同花色,將不同類型的被植物搭配在綠化面積上,充分體現園林景觀特征,如圖1所示。對于園林景觀側景而言,一般采用規整的植被進行搭配,特別是景觀入口處,植物搭配時要具有一定的均衡性,營造出整潔立體的環境。林蔭小道需要選擇相對高大的喬木,最好是同一種類型,可用來遮風避雨,也能發揮一定的防水作用。園林景觀內部采用叢植方法,既可做建筑物的背景,也可用來隔離不同建筑物。但是,這種植物配置難度較大,應該根據不同植物特性及自身生存需要進行配置,在體現美感的同時,也進一步滿足園林整體規劃風格。
4.4注意植物層次的配置
在設計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框架時,搭配植物需要重視植物空間分布的多樣性,從不同角度,對植物的高低錯落進行分析,并且規劃出一定的搭配方案,使空間效果更加良好。作為設計者,也要為園林景觀設計搭配一定藝術性,重視植物層次的配置,根據植物高度不同品種,合理配置草坪、喬木或者灌木。三層以及多層景觀,多采用草坪、喬木、灌木搭配方法,如圖2所示。在此基礎上,也要對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的數量進行協調,如果不考慮這個因素,就會導致植物景觀配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失衡,確保生態園林景觀在四季都能均能體現出不同的美感。在設計時,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設計者應該注意具有觀賞性的植物配置,盡量避免在同一個季節集中出現,充分發揮景觀價值。
5總結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不斷向多樣性、綜合性、宜居性方向發展,構建更加節約型的園林景觀,是生態園林設計的必然趨勢。立足于節約型社會設計園林,能夠為城市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因此,要將生態型節約型園林景觀建設放在一定高度上,不能空喊口號,而是要落實在實處,圍繞城市生態建設全局出發,轉變舊的設計觀念,在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方案中凸顯更多人文要素,做好植物配置,從而最大程度提高園林景觀設計效果,為生態園林建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齊周祥.現代生態園林城市道路建設景觀文化特色的設計探究[J].安徽建筑,2020(9):42~43.
[2]楊漢強.基于生態理念的復合綠道園林景觀建設及施工技術分析[J].花卉,2020(12):87~88.
[3]楊瑞卿,楊學民,徐德蘭.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驅動下的城市綠地景觀格局變化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3):119~120.
[4]謝冬梅,劉洋,潘東明.基于季相景觀營造的觀光果園樹種配置與規劃——以福州市鴻尾生態農莊為例[J].現代園藝,2020(9):114~116.
[5]黃雁.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綠化植被的分布和配置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0(3):157~162.
[6]陳茜.生態智慧園林理念在公園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J].地產,2019(23):18~20.
作者:譚國棟 單位:天津市園林花卉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