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藥企業員工培訓模式的構建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江西省醫藥學校積極探索與實踐基于校企合作形式下的醫藥企業員工培訓模式,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行業部門和企業的聯系,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構建適合本地區醫藥產業發展的校企合作企業員工培訓模式。本文基于校企合作形式下的醫藥企業員工培訓模式的構建進行探索。
關鍵詞:醫藥企業校企合作員工培訓模式
一、依托政府補貼培訓模式
依托政府補貼培訓模式主要開展高技能人才、緊缺技能型人才、新員工入職(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培訓。此類培訓因有人保部門全程監督管理,培訓規范性強、培訓效果好,同時可獲得相應的政府培訓補貼資金,減輕了校企雙方培訓資金的負擔,提高了校企雙方參與員工參加職業培訓的積極性。如筆者學校與江中藥業、九州通藥業開辦的“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訓班、江西南昌制藥有限公司新員工就業培訓,江西昌盛大藥房在崗職工中藥調劑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等均屬于政府補貼培訓模式。
1.依托政府補貼培訓模式政策有明文規定的類別
就業技能培訓在于通過強化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通過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校企合作、聯合培訓、委托培訓等形式,使培訓對象達到上崗要求或掌握初級以上職業技能。其培訓補貼參照《江西省職業培訓政府補貼范圍和標準》中同類職業范圍的“初級(五級)”標準確定。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要適應企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要求,通過在崗培訓、脫產培訓、以師帶徒、業務研修等形式,加快提升企業在崗職工的技能水平,使他們達到高級工(三級)以上的技能。其培訓補貼參照《江西省職業培訓政府補貼范圍和標準》中同類職業范圍的“初級(五級)”標準確定。“青年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培訓和“緊缺技能人才政府資助計劃”屬于高技能人才培養,主要通過企業培訓、院校培養、校企合作、技能競賽等形式,大力開展高級工(三級)以上的技能培訓。
2.依托政府補貼培訓模式策培訓實施管理的過程
依托政府補貼培訓模式有明文規定的培訓管理過程:統一實行“開班申請、政策公告、過程巡查、考核鑒定、效果評估、資金申領”的管理辦法。培訓基礎臺賬應包括:實施文件、教學大綱、開班申請表、課程安排表、培訓教師花名冊、參訓學員花名冊、每課簽到表、巡查情況記錄表、教學影像記錄、參訓學員身份證復印件、勞動合同復印件等。
二、工學結合學歷提升培訓模式
工學結合學歷提升模式是一種能夠完美實現學歷教育與醫藥企業用人需求和崗位技能需求,員工的培訓對接的培訓模式。依托筆者學校中專教育及函授大專本科站點,面向醫藥企業開展工學結合學歷提升培訓,設置醫藥企業員工參與培訓的彈性學分制學歷教育。學員經過三年中專、三年大專、五年本科的課程學習,順利完成課程考試,修滿學分,即可獲相應學歷教育證書。如學校與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華醫藥有限公司開展的藥劑、中藥專業工學結合學歷提升班。該模式是學校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培訓的有效模式,也是企業提升人力資源庫,提高員工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亦是企業員工自我成長提升的重要通道。
三、技能培訓加職業技能鑒定模式
技能培訓加職業技能鑒定模式是指醫藥企業根據行業要求及針對企業一線員工、技術服務人員技能提升的需要,委托學校進行的技能提升培訓,培訓結束后組織員工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理論和實操考試均通過考試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企業將此種培訓作為技術人員提升和加薪的考核培訓。如筆者學校與江西匯仁藥業有限公司開辦的質量部員工檢驗員培訓、與江西南華醫藥有限公司開辦的醫藥商品購銷員培訓屬于此模式。醫藥行業職業資格準入制度較為嚴格,職業資格證書無論對企業和員工自身都是必須要具備的。故醫藥企業及員工對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較大,針對這一點,筆者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能培訓加職業技能鑒定模式的員工培訓,依托學校及企業資源開展技能培訓,依托職業技能鑒定站開展技能考核,避免了企業內部培訓考核的隨意性、知識面的局限性、人為因素影響大等弊端。通過考核員工獲得相應證書,如此既解決了企業順利達標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的要求,又解決了員工持證上崗的需要。技能培訓加職業技能鑒定模式的有效開展,一是需要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評價內容與企業崗位資格評價銜接,員工獲得資格證書后達到零距離對接崗位。二是職業鑒定試題庫建設要完善。職業技能鑒定題庫建設與職業標準相對應,控制試卷的題量大小、難易程度、標準化程度等,同時可解決鑒定工作繁瑣、工作量大的問題。三是要打破校企合作局限,需要醫藥企業積極參與合作,以校企融通來保證技能培訓與職業標準的融通。
四、特訓營培訓模式
特訓營培訓模式采用“企業講師課堂教育+特色活動+校內技能實訓”綜合方式,通過核心素質、通用能力培訓,全面提升應聘上崗的學生素質和就業質量。如筆者學校與江西開心人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的崗位實際操作技能特訓營。特訓營培訓模式是為了提升企業錄用的應屆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筆者學校與企業開展圍繞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校企合作職場特訓營培訓項目。企業錄用的學校應屆畢業生在未離校之前,將準員工入職的培訓內容前移到學校完成,將企業文化、人事制度、薪酬體制及素質訓練活動與崗位技能強化培訓三方面相結合,讓學生在畢業前就掌握企業的生產情況和企業的有關規定,加強了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拓展了學生的核心素質與通用技能。此種模式一方面避免學員隨意跳槽,增加企業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縮短畢業生當學徒的時間,讓學生在畢業時能接近熟練員工。
五、“訂單式”培訓模式
“訂單式”培訓模式是以企業發展人才需求為依據,按照企業用人需求規格及崗位技能要求,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制訂培訓方案,理論教學由學校組織進行,實踐教學由企業安排實施,校企共同培訓,畢業后直接到訂單企業上崗的模式。筆者學校先后與布衣大藥房、江中、開心人、益豐、昌盛、立健等多家單位開了校企合作訂單班,新生一入校就參加企業預招聘,根據企業預錄用學員組建訂單班,由校企共同協商人才培訓方案,共同進行培養。以典型工作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將各實踐項目進行整體規劃,形成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培訓體系,使產學同步、實習與就業一體。此種培訓模式,有效實現校企資源共享,為學生就業、企業用人搭建平臺。
六、網絡專題培訓模式
學校開辦專題培訓如藥士網絡培訓、中藥士網絡培訓。通過藥士培訓網絡視頻資源及講義、QQ在線答疑、學校定期測試等方法使員工完成藥士培訓,參加衛生系列職稱考試并獲證。此種模式主要是針對企業員工工作繁忙,業余時間零散,無法脫產參加長時間培訓的情況開辦的。培訓內容針對性強、時間靈活、輻射面廣,因此此種模式贏得了企業受訓員工認可。如筆者學校與南昌大參林藥店有限公司、江西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開辦了中藥士、藥士網絡培訓班。開展網絡專題培訓的關鍵一是專題培訓內容必須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針對醫藥企業及員工的需求,開展網絡專題培訓。關鍵二是專題培訓方式須“多樣化”。采取網絡培訓和定期集中考核交叉進行,網絡培訓與在線研討結合等方式,發揮校企培訓組織引導作用,提高員工自學的積極性,實現網絡培訓預期效果。關鍵三制定激勵約束并舉的規章,網絡培訓提倡自主學習,但需要抓好培訓管理和考核。對完成培訓任務,通過考核獲證的員工給予獎勵。關鍵四要開發網絡支持平臺來承載網絡專題培訓的實施,這就需要學校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開發搭建網絡專題培訓平臺,保障網絡專題培訓有效開展。醫藥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員工的職業能力。員工職業能力的高低,決定企業的發展,而企業員工職業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徑是職業培訓。江西省醫藥學校探索實踐的基于校企合作形式下的醫藥企業員工培訓模式貫徹落實了國家職業培訓的精神,通過校企合作,尋求行業監管部門的支持,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優勢,整合多方優勢資源,搭建醫藥企業員工培訓平臺,以員工終身教育為目標搭建企業員工由中級工至高級技師技能升級通道,使得企業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與企業發展相統一。
參考文獻:
[1]陳國芳.試分析醫藥企業員工的培訓現狀與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
[2]于素玲.中職藥劑專業基于“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4).
[3]閆志利,蔡云鳳.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理論基礎、實現方式及推進措施[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4(02).
作者:何紅 高麗麗 魯燕君 單位:江西省醫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