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鋼琴教學創新型音樂教學模式有效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鋼琴音樂藝術傳入中國以來,已有百余年的發展歷史,現如今其已經成為充滿無限寶藏和探索價值的樂器之一。國內的教育學家都致力于探索一種新的、動態的鋼琴教育模式,實現鋼琴教學的創新,雖然不敢說自己獨占鰲頭,但也是多姿多彩的。目前大部分專業音樂院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或專業,從整體上鋼琴相關專業和課程情況比較好,各高校教學硬件設施都比較完善。基于此,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創新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創新型模式;音樂教學;有效應用;策略探討
1、高校鋼琴教學的不足之處研究
國內目前專業音樂院校鋼琴教學正在不斷的完善與推廣之中,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體現在:
1.1部分院校需進一步完善相關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
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相關專業的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聯系不緊密的問題。事實上,專業課程的整體設置在不斷完善,但仍存在藝術實踐價值比較低的特點。大多數高等院校開設的小樂隊合奏班、大樂隊合奏班、理論與和聲課、即興班和音樂史課較為全面。然而,只有合奏課和一些即興課程才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同時,專業課程設計沒有專業特色,師范院校音樂專業與鋼琴專業課程設置基本相同,導致學生在未來就業中未能充分鍛煉所需的一項或某項技能。
1.2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實踐的機會比較少
在實際的鋼琴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對鋼琴教學不感興趣,因為學生們演奏練習、聽現場音樂表演的機會較少,而關注鋼琴相關音樂文化的頻率較低。導致了盡管在鋼琴教學中,學生有接觸鋼琴演奏的機會,但整體的參與度低,沒有充分意識到鋼琴演奏的魅力。學生在課堂上接觸鋼琴練習的機會較少是一方面,另一些高校對鋼琴等樂器的資源較少,也會導致學生在鋼琴練習上存在不足。
1.3鋼琴教師在教學研究方面缺少專門性探討研究
從鋼琴教學研究來看,高校之間缺乏合作與交流,教師在鋼琴基礎教學、風格音樂教學、鋼琴演奏技巧、即興創作、編排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缺乏溝通和調研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教師閉門造車,教學能力沒有得到迅速提高,甚至會一直處于停滯狀態。目前,許多高校的鋼琴教學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對鋼琴教學方法的研究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
1.4國內學校及社會音樂教育沒有良好銜接
目前,缺乏鋼琴音樂教育和鋼琴教學的普及,導致專業音樂院校鋼琴教學銜接存在一定困難。鋼琴教學在社會上傳播不廣效益不高,導致學生未來就業創業的渠道狹窄。
2、創新音樂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創新的音樂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對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提升積極性的培養,其重視對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培養。在實際的高校鋼琴教學中,該模式的應用主要表現在:
2.1即興演奏的訓練
第一,讓學生以一種Completelyopen的方式即興發揮。不受任何要求和限制,從任何角度開始演奏,充分展開思維,探索和聲、旋律、節奏等音樂元素的排列結合,探索出全新的演奏聲音、演奏技巧、音樂語言,讓學生通過音樂來表達他們想象中的畫面和情感。這種創新訓練方法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創造力。第二,讓學生以Partialopening的方式,在限定條件下即興創作。例如,老師要求學生在12小節的F-Blues中只使用F-Blues音階,或者在Dm7和聲中只使用某一個音階來即興創作旋律。通過對和聲、音高、節奏、風格和調式的限制,學生可以在一定的結構中創作出音樂,但這不會妨礙學生的創造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即興創作可以促進學生演奏創造力的發展。
2.2音樂創作或改編的訓練
引導學生創作,比如為學生安排一種美國拉格泰姆風格的演奏作業,幫助學生分析這種風格的鋼琴曲中的具體特點,讓學生在模仿拉格泰姆風格的和聲、節奏中,實現自己的音樂作品創作;或者讓學生用自己的腦中知識重新創作作品,如為學生編排中國民歌《茉莉花》,風格由學生決定,改為民謠、博桑諾娃、r&b或者其他音樂風格都可以。另外,如果學生會用“Cubase”、“logic”等音樂軟件,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發揮音樂創造力,給原曲添加自己喜歡的和聲、音色和節奏,實現鋼琴曲的再創作。
3、創新音樂教學模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優化
創新性音樂教學模式能推動創新型音樂人才的培養,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推動學生的音樂思維擴展、音樂人才的國際化、社會化發展,因此對于高校的鋼琴教學模式優化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
3.1建立完善的鋼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高等院校的教務處、系辦公室或教研室應在學生剛進入高等院校時詳細了解該專業的培養計劃,了解與該專業相關的必修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使學生對鋼琴相關專業開設的不同課程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加強鋼琴學習的目標性,同時,學生應根據人才培養的計劃,加強自主學習意識,積極了解這些鋼琴相關課程信息。立足于國內教育教學環境,深入探討自己所學專業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最后,高校應建立鋼琴專業學科合作交流機制,定期舉辦相關教學研討,建立各高校鋼琴教學相關專業教師之間的聯系。
3.2推進鋼琴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
部分高校應進一步推動專業鋼琴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重視完善鋼琴演奏相關專業的育人要求和課程設置。高校可以嘗試通過類似的校內、校外選拔計劃,吸引器樂專業的學生或社會上的音樂學習者參與鋼琴合奏班的教學活動。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高校在制定和安排相關課程的過程中,應重視適當考慮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之間的協調,為學生選擇更適合的學習計劃,充分利用教學時間學習授課。而對于專業教師來講,其應主動了解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和進度,適當調整每個學生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此外,相關課程的主要教師在安排課程時,應提前了解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鋼琴的接觸情況,優化其教學計劃、教學進度,盡量將進度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相一致,使教學內容與專業學習結合,以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發展需求。
3.3強調學生的開放式多元化學習
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是信息化時代下學生的必要技能,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發展能力和自學能力,就可以嘗試使用在線學習方法來學習鋼琴課程,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種學習方法。信息化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多樣、動態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所以學生可以通過該途徑積極獲取課上未提及但是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源,如鋼琴演奏教材、經典唱片、演奏視頻、現場表演片段等。輔助傳統的面對面的鋼琴專業課程方法開展學習。學生應該有自主意識,學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使用多種方式學習。學校圖書館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關于鋼琴演奏的網絡課程、書籍和紀錄片,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鋼琴音樂文化。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開展藝術歷史導讀展覽活動,讓學生探索鋼琴的奧秘,營造積極和諧的自主化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關注音樂與文化與社會的關系。
3.4拓寬學生的就業方向
開展多樣化的課堂實踐,讓學生參與音樂教育機構和音樂協會的教學實踐與社會推廣中來,讓學生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教授鋼琴,傳遞鋼琴文化。這不僅有利于鋼琴教學的推廣,也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應用鋼琴演奏相關專業知識,并積累鋼琴教學和實踐經驗,拓寬學生的就業方向。師范類院校的音樂專業,可以與社會音樂教育機構、中小學之間建立教學實習合作關系,定期安排音樂專業學生組織演出和義務教學,讓幼兒和青少年有機會聆聽到鋼琴音樂,了解鋼琴培養欣賞音樂,熱愛音樂群體中的價值。積極推進高校鋼琴專業就業廣闊程度,重視拓展學生就業方向和與學生專業的匹配,為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開辟新的就業途徑,為畢業生廣開門路使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能夠在社會鋼琴教育中得到推廣。
參考文獻
[1]鄭燕琳.地方本科高校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轉型發展為背景[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0,(02).
[2]江唯.基于實踐型教學的高校鋼琴課程教學內容與形式改革創新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4).
[3]劉春序.高校鋼琴藝術教學中創新思維與師生互動的重要作用——評《鋼琴教學論》[J].高教探索,2019,(08).
[4]王迥喬.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育如何朝向國際化發展[J].智庫時代,2019,(33).
作者:李茹 單位: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