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現狀及對策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
(一)認識理解方面
會計風險管理是銀行風險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內部控制的實質就是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強調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對銀行而言,良好的內部控制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執行過程中,一方面,許多普通員工并沒有意識到風險的存在,有的甚至認為風險控制只是管理層的事兒,甚至對其帶來的一些流程存在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一些管理者也沒有充分理解內部控制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特點,而在潛意識里誤認為內部控制只是各種規章制度的簡單匯總。
(二)會計核算方面
1.會計科目設置不合理
我國各商業銀行現使用的會計科目自行制定、自行管理\自成體系,許多會計科目名稱與核算內容差異很大,這給比較分析、綜合統計增加了難度。雖然一些銀行已經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從事衍生金融產品交易,但我國目前尚無關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統一要求。
2.核算程序約束力已顯不足
一直以來,銀行會計都要求遵循“雙線核算”原則,即一面根據憑證記載分戶賬,再按分戶賬填制余額表;一面根據憑證填寫科目日結單或日記賬,憑以登記總賬發生額,并結計余額。然而在電算化條件下,這種核算程序要求已名存實亡,以致對錯賬難以有效控制。根據“雙線核算”原則的要求,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應根據憑證平行登記、分別核算。在核算過程中,兩大系統應互不干擾,構成一種“并聯”關系。然而在電算化條件下,綜合核算是根據明細核算時錄入的憑證信息來進行的,兩大系統間名義上的“并聯”關系已被事實上的“串聯”關系所取代。只要明細核算出現差錯,綜合核算必然隨之出錯,使總分核對失去實際意義。加之人們對電腦過于迷信,復核和事后監督流于形式,造成記賬差錯率居高不下,會計信息失真,銀行聲譽受損。
(三)外部環境方面
1.相關法律法規滯后
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經濟日新月異,然而許多經濟制度的更新周期卻很長。以會計核算政策為例,如表內應收利息的核算期限從2000年之后就基本沒有過大的調整,而通常國外核算政策的期限僅三個月。會計制度的滯后不僅可能使商業銀行的風險被低估,不符合會計謹慎性原則,而且給許多唯利是圖的商人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增大了經濟違法違紀事件發生的頻率。由于會計核算不僅為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提供信息,還是社會公眾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資產負債情況的重要渠道,不真實的會計處理使得會計資料喪失了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掩蓋了銀行的真實狀況。
2.缺乏公眾監督
我國銀行業有其自身的特點,國有銀行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存在一定程度的壟斷。另外,公眾短期內還無法接受銀行存款存在風險這一事實,政府不得不站在銀行后面做支撐以保證公眾的儲蓄安全,從而避免經濟、社會動蕩和居民財富的損失。公眾在潛意識里并不關心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和經營情況,很少有人花時間在查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于此同時,我國還有很大一部分群體并沒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分析銀行的財務狀況。因此,銀行經營缺乏公眾的監督。
3.信息披露要求低
巴塞爾委員會規定,活躍的大型銀行每季度要進行一次信息披露,每次重大事件發生后都要進行披露,一般銀行每半年進行一次信息披露。然而在我國,銀行通常只列示主要財務報表項目,而其他一些對評價銀行經營業績和風險狀況十分重要的項目通常無從體現。監管部門頒布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也只適用于上市銀行或上市金融企業,絕大多數銀行無須承受巨大的市場監管壓力。
二、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對策
(一)加強對會計風險控制的認識
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有效控制是銀行內部控制的核心,為避免員工對會計風險控制的不理解造成在工作中存在不配合或抵觸的現象,銀行風險控制的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會計風險控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另外還應加強在職培訓以提升員工素質和風險管控的能力。
(二)建立銀行會計核算新體系
1.監管部門需統一會計核算規則
為了規范對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的管理,首先需要監管部門統一會計科目的設置,明確規定其使用的范圍和條件,才能在此規范的基礎上得到反映銀行風險大小的會計指標。此外,監管部門還應周期性的采取一些調研方式,積極主動的發現銀行會計業務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和完善監管體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制定出新的、適應銀行商業化經營特點的管理型銀行會計核算新體系。
2.銀行自身需規范會計核算
銀行的會計風險當然也離不開銀行自身的管理漏洞,正是這些漏洞的存在,才讓銀行的非法會計操作行為有機可乘。因此,銀行也必須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會計核算程序。一方面要規范會計核算流程,提高控制技術,強化會計核算流程的硬性約束。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計算機優勢,強化科技控制約束力。具體說來,銀行會計核算必須嚴格遵守銀行會計制度及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以及真實性、及時性、權責發生制、謹慎性四項基本原則,正確使用會計科目,遵守記賬規則。密押、憑證、帳表等必須分管,并建立交接等級制度;各種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要設薄登記,表外核算,專人保管。
(三)培養利于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的外部環境
銀行會計風險的控制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單憑銀行自身很難做到。首先,監管部門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及時調整法律法規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推動銀行的會計風險控制。其次,監管部門應該逐漸提高對銀行信息披露范圍、程度、頻率的要求,適應國際上通行的慣例和準則。另外,公眾也應該逐漸意識到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銀行業的自由程度將得到提升,政府不可能永遠充當銀行存款安全的捍衛者,因此需要主動地了解銀行會計信息做出自己的儲蓄存款決策,培養自己甄別風險的能力。
(四)建立多層次的內控體系和監督機制
完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最為關鍵的是要建立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即讓銀行不同崗位的員工,在相對獨立卻也與其它崗位相互關聯的崗位上,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之上,也能夠在與其它崗位的合作中,彼此相互監督。為了確保總體目標的實現,應在統一認識、明確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將責任細化,形成一個有層次的目標體系。在明確各層目標之后,對內控制度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建立起符合業務運作方式的內控責任機制。與此同時,對設立的會計風險控制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即時監控,選取合理有效的指標對其效果進行評價,從而形成動態控制機制。
三、結語
在日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處于高風險行業的銀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作為銀行基礎業務之一的會計業務在銀行業務的監控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然而銀行會計風險控制有其特殊性,它受外部環境和銀行內部治理兩方面的影響,因此,當前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不足之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作者:江麗芳 上官士達 單位:國家開發銀行 華盛頓大學
(二)
一、銀行會計風險的現狀
銀行會計部門作為辦理各項業務及財務收支活動的主要部門,涵蓋了銀行的大量金融風險。目前在我國銀行中,其會計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會計信息失真所帶來的會計風險。反映經濟業務、監督經濟業務、促進經濟業務作為會計的三大基本職能作用,其反映作用主要是通過對各項信息資料和數據來實現的。這也就要求銀行會計部門在執行會計職能前,要能夠全面、真實地反映出核算資料,以便于有關決策部門能夠根據銀行的實際經營狀況、信貸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法案。然而在實際會計實踐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極為普遍。尤其是近些年來,部分銀行將利潤最大化作為主要的經營目標,放松了對會計信息資料的管理,以至于虛設賬務、搞賬外經營等現象比比皆是,嚴重掩蓋了金融風險的實際情況。
第二,會計管理制度所帶來的會計風險。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是確保銀行各項業務有條不紊進行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會計制度能夠確保各項業務操作有章可循,對會計工作進行衡量與檢測,還能為控制會計風險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可以說現代化的銀行管理,必須具有統一而又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然而目前我國尚有部分銀行缺乏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一些創新業務上,缺乏相對應的約束條件,造成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混亂現象,從而形成會計制度風險。此外,除了會計管理制度本身以外,對會計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不足,流于形式也是產生會計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會計核算所帶來的會計風險。會計核算貫穿于整個銀行經營活動中,是銀行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最易產生會計風險的環節之一。尤其是在實際會計核算中,會計人員如果違章操作,核算程序不規范、核算手續不完善、核算資料不健全等,勢必都將導致會計核算上的風險。例如代收他行票據,未按規定收妥入賬,形成透支風險;現金業務,未按規定程序操作,形成短款風險;在支付結算業務中,因無理退票、壓票,審核不嚴、受理偽造、變造票據或票據行為不規范而形成資金風險,如此等等。
二、對銀行會計風險的有效控制對策
首先,建立健全的會計信息系統。建立健全的會計信息系統是有效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降低會計失真風險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目前我國部分借款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情況嚴重,給銀行帶來了極大的金融風險。因此,建立健全會計信息系統尤為重要。具體措施如下:第一,銀行在接收企業貸款申請時,應要求其報送經注冊會計師審計驗證后的會計報表,能夠詳細披露其償債能力的補充會計信息,如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資料等。并要求其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責任,以此進一步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第二,充分借助先進的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建立完善、連續的銀行信貸信息數據庫,從而實現銀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狀況的完整、連續、動態的監控。第三,設置專門科目,加強對銀行信貸資產風險狀況的反映,從而更加有利于銀行對自身進行風險控制。
其次,建立控制風險的監督保障系統,對銀行業務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時時監控。建立監控風險的監督保障系統,是為了進一步加大稽核監督力度,從而對銀行業務更好地實現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具體可采取以下手段:第一,通過柜面監督銀行信貸資金的使用,防止信貸資金被借款人不合理挪用、擠占,監督其按借款合同的規定使用資金。第二,對抵押物、質押物的價值評估應嚴格按規定設賬登記,強化其應有的保證職能。
最后,強化會計管理體制,杜絕違規經營、賬外經營等現象的發生。違規經營及賬外經營等現象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銀行會計管理體制存在弊端,影響了會計職能作用的發揮。因此,只有盡快實現銀行內部的統一的會計管理體制,才能有效地扼制違規經營和賬外經營,控制銀行經營風險。
三、小結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做好會計風險控制早已成為提高銀行競爭力,確保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正因如此,建立健全的會計風險防范體系,強化會計風險管理制度,加強銀行會計內部控制,提升銀行會計個人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侯麗敏 馬曉明 單位:中國農業銀行佳木斯百興支行 中國農業銀行佳木斯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