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商銀行信貸風險控制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隨著2020年肺炎疫情的爆發,各種疫情防控貨幣政策的落地實施,市場上資產率下降的速度和程度遠遠高于負債成本率,影響商業銀行的收益,銀行業將面臨著資金來源不足、信貸風險上漲、不良貸款增多、貸款減值損失上升等問題。因此,商業銀行的管理模式必須隨之改變,以應對市場風險,降低信貸風險。本文以農商銀行為例,分析農商銀行信貸風險現狀及問題,并提出完善建議。
關鍵詞:農商銀行;信貸風險;不良貸款
一、引言
當前,我國要實現全面小康,“三農”問題必須從根本上得到高效解決,而銀行為農業持續發展、農民普遍增收、農村全面繁榮和推進鄉村振興國家政策,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商業銀行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和模式,迎合時代特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農村商業銀行是一家按照現代商業銀行治理模式運行,主要為“三農”、中小企業、社區居民、市域經濟提供服務的區域性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農商銀行比其他商業銀行優勢更加明顯:一是其分行遍布城鄉各地,是轄區內金融機構中網點最多、人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的金融機構;二是其信貸規模充裕、不受規模限制;三是它根據區域經濟特色和客戶需求自主設計信貸產品,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客戶資源,解決客戶貸款難題。
(一)銀行風險控制措施有待完善。目前,在國際和國內銀行業并沒有統一的信貸風險控制制度,農商銀行內部設置的風險控制制度并不能加強貸款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切實化解風險,提高貸款質量。農商銀行現有的審批與貸款業務分離制度、不良資產管理制度、貸款五級分類制度等已不能滿足現有的信貸風險控制需求。農商銀行的審批和貸款業務分離制度是指根據不同類型的貸款,設置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崗位分別承擔負責貸款審批和放貸崗位的職責,以達到相互牽引制約的作用,以此降低信貸風險。由于機構和人員的制約,農商銀行只設置了信貸業務崗和信貸審查崗,由信貸審查崗承擔信貸審查的責任,審查內容簡單、程序不夠規范,不能有效降低風險。農商銀行的不良資產管理制度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農村金融機構信貸管理基本制度》等制定的,針對貸款對象違約采取的補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銀行信貸風險。農商銀行未設置專門的機構管理不良資產,對于逾期未能收回的本金處理不夠及時,不能盡早發現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導致銀行出現損失,銀行整體價值下降。農商銀行現在采用的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貸款內在風險程度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個類別,其中次級、可疑、損失三類稱為不良貸款。農商銀行在分析還款情況時,因為劃分界限不明確,沒有明確的規定,往往導致了采取措施不合理、不科學,錯過最佳時間采取措施降低風險,導致信貸風險上升。
(二)崗位相互制約作用未發揮。農商銀行“第一道防線”是指直接進行業務操作,面向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一線崗位、機構之間相互制約的崗位關系。“第二道防線”是指各級機構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同級職能部門及下級對口部門相關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指導,采取措施挽救損失管理活動。“第三道防線”是指將內部管理部門、審計部門、監察部門等履行的事后監督作為業務流程控制的活動。商業銀行相互牽引制約部門和崗位之間可能存在職能發揮流于形式,崗位的自我監督和相互制約作用未能發揮,導致監督不力,風險上升。商業銀行“三道防線”作為其內部風險控制的組織體系,其作用在于降低風險。“三道防線”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各個業務流程之間不是孤立設置、也不能彼此相互代替,而是互為補充、相互強化的系統。業務流程中“三道防線”各道防線的整體合力必須得到有效發揮,形成糾錯防弊的機制性保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減少損失,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價值。
(三)貸前調查不充分。借款對象在向銀行提交貸款申請時,各方面資質都比較健全,信用情況屬于良好,但是在還款期限內,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導致借款對象無法履行合約,而銀行不具備監管能力,合約無法更改,可能會面臨著巨大損失。貸前調查會針對借款對象申請借款的身份信息、財務狀況、信用情況進行調查,但是這些信息大部分來源于借款對象本人,而財務狀況作為一種反映工具,只能反映一定時期內的財務資金情況,信用情況只能反映在借款合約生效前的信用狀況,如果借款對象有其他即將到期的會對其信用情況產生不良影響的合約,那么其信用情況反映是不準確的。貸前審核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內部業務人員通常相互幫助,為提高對方績效而審核不嚴,使得貸前審核名存實亡。在內部工作流程中,信貸業務往往需要三個主管人員進行審批,由于無法履行合約變成了不良貸款,通常只影響放貸人員的績效,另外參與審批的主管人員不需要承擔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與審批的工作人員可能會對貸款審批要求不嚴格,甚至將不符合要求的貸款合約也通過了審批,不良貸款的發生率就會上升,信貸風險也隨之升高。
(四)銀行從業人員水平有待提高。農商銀行未設立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根據每個員工為銀行吸收超過既定目標的存款額度和貸款額度進行獎勵,導致員工的信貸業績比較突出,風險防控處于較危險的狀態。當信貸風險上升時,對于借款對象的業務經理的追責只是扣押績效工資,相比超過既定目標的貸款額度獎勵金額根本不值得一提,不利于銀行控制信貸風險。在利率、匯率、固定成本等影響因素不變的前提下,規模最大化、風險最低化永遠是銀行追逐的目標。農商銀行在近五年貸款規模不斷擴大,不良貸款不斷上升,說明農商銀行一味追求信貸規模的擴大,忽略了信貸風險的控制。決策層和管理層風險控制理念的缺失,使得在基層具體接觸貸款業務的銀行從業人員自然很難將風險控制意識牢記心中。受到學歷和年齡的限制,農商銀行部分員工法律意識不強,對于風險控制等新思想理念的理解力較低,導致接受度不高,導致在辦理貸款業務時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可能性較大,不能充分運用風險控制的科學理念進行理性放貸,不能夠完全按照規章制度執行,甚至是為了追求績效,對于審核不合格的借款對象仍舊簽訂了借款合同,導致了銀行的信貸風險上升。
三、農商銀行信貸風險控制優化建議
(一)引進先進風險控制制度和技術。美聯儲主要負責制定金融政策和金融規章制度,對聯邦儲備銀行和會員銀行的業務監督管理,同時監督貨幣的回籠和市場投放,銀行控股公司以及外國商業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在其監管范圍內。新加坡金融監管當局和商業銀行本身十分重視風險管理,形成了一套較有特色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新加坡商業銀行通過在董事部下常設風險管理委員會,由董事部主席擔任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風險管理委員會又下設三個風險委員會———信貸風險委員會、市場風險委員會和營運風險委員會,對風險進行分類管理。農商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設置由決策層、監督層和執行層構成的銀行信貸管理機構、風險管理機構和嚴格的授權授信管理部門,對風險進行分類管理,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風險管理體系。農商銀行可以引進信貸業務處理系統,通過客戶信用等級評定、貸款評估、授信及貸款的等級分類,提出并實現了銀行信貸風險預警預測,充分利用SOA架構和工作流技術,整合業務流程,生成相對應的信貸系統,短時間內完成系統的重組,向信貸管理信息化方向發展。
(二)完善風險控制措施。農商銀行應該完善其風險控制措施:一是擴大審批和貸款部門的規模,增加人員配置,設置兩個以上的人員分別進行貸款審批和放貸業務,以達到制約的目的,降低信貸風險。同時,根據借款對象的實際情況拓展審查內容和審查程序,加強對關鍵信息的審核。二是設置不良資產管理部門,針對不良貸款及時監控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三是明確劃分五級分類法的界限,合理把控不良貸款。
(三)提高銀行從業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如果一個員工在他的崗位上碌碌無為,應該考慮為他更換崗位,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使人才充分發揮個人價值。因此,農商銀行應該對引進的專業管理人才的特長進行精準評估,根據其能力安排能最大限度發揮其價值的崗位。每個員工對于崗位的適應能力不同,工作能力提升速度不同,因此人才配置體系應進行階段性的調整,例如輪崗等措施,以提升員工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提升員工的工作敬畏感,農商銀行應對所有員工定期進行工作考核,以達到員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保持在應有水平的目的。農商銀行應引進先進經驗,設立人才培養機制,采用網上學習和高校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定期對不同崗位的員工進行在職培訓、選拔培訓、重點培訓,同時安排一部分員工外出學習交流,借鑒先進經驗,以提升自身的信貸風險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2]鄭婕.X銀行信貸風險計量與控制方法[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
[3]王仲琦,馮櫻子.曲靖市商業銀行去年凈利驟降79.51%信貸風險隱患猶存[N].華夏時報,2019.6.3.
[4]許憲國.論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J].經濟師,2019(04).
[5]朱陽,賀寶成.完善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思考[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12).
[6]衛冕,李雄軍.對2013年短期性錢荒發生原因的一個嘗試性分析[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6(05).
[7]單利欽.商業銀行小微業務信貸風險的優化管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9.
[8]王海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法律風險案例精析[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9]陳海仁.中小銀行信貸風險控制與發展[J].中國商論,2019(19).
作者:林麗君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