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園生成課程及實施路徑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我國近年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幼兒園教育越來越重視生成課程的建設。幼兒園的生成課程主要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幼兒園教師要注重對幼兒的思維和創造能力進行深度的開發。幼兒在學習方面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生成性,幼兒園生成課程正好符合了幼兒學習的本質。幼兒園教師必須充分了解生成課程的重要性,并重視對幼兒園生成課程的構建。
幼兒園基于教育體制的深入變革和新課標的要求,為了達到提高幼兒整體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就需要針對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進而培養幼兒的思維獨立性。幼兒園生成課程正好符合了幼兒學習的本質,能最大程度迎和幼兒“動態生成”的自然天性,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有效地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兒開展素質教育,幼兒園教師必須注重幼兒的主體性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需要順應時代潮流改變教學思維,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對幼兒生成課程從優質和高效層面進行甄選和構建。
一、幼兒園生成課程的含義
“生成課程”(Emergentcurriculum)的自發性是其基本特征。幼兒園的生成課程不是幼兒教師事先編制好的教學計劃,而是在幼兒學習產生的問題中逐漸、自然浮現出來的。這并不是讓幼兒教師偶然、隨意地進行教學活動,而應尋找生成課程的自發性和課程的計劃性之間的平衡點。自發性永遠在幼兒的游戲和學習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生成課程必須要有幼兒教師的計劃,必須明確生成課程的教育目的。瑞吉歐的“項目活動”是現在備受推崇的一種教學理念,它以“走進兒童的心靈”為前提,引導幼兒教師和幼兒共同建立一個具有彈性、探索性的教學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真實生活經驗、興趣和問題創設生成課程主題,而不是幼兒教師提前預設主題。幼兒教師只是對教學資源進行選擇,而非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壟斷。幼兒園生成課程是幼兒教師在同幼兒一起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進行及時地關注和了解,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潛力。生成課程不是幼兒教師事先計劃好的,也不是幼兒自己無目的、隨意、自發的活動,而是幼兒教師和幼兒一起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所持態度和認識的構建活動。幼兒園生成課程是以幼兒為出發點,注重幼兒的活動過程。因此,幼兒教師要積極回應幼兒在生成課程中所變現出來的各種需要、興趣、問題、疑惑等。
二、幼兒園生成課程的實施路徑
(一)引導幼兒發現興趣所在
幼兒園生成課程要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引導下,以幼兒的興趣為基本出發點,把幼兒日常的實際生活和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刺激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在幼兒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活波好動、愛玩。幼兒教師要對幼兒愛玩的特性進行充分把握,為幼兒創造更多的實踐活動,進而達到構建生成課程的目的。幼兒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優良的實踐平臺來幫助幼兒提高動手能力。幼兒教師要想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就需要不斷探尋,摸索出靈活、適合幼兒學習習慣的教學方法。只有選擇對了教學方法,才能調動起靈活的課堂氣氛,才能使幼兒的思維靈活起來,才能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感覺快樂和愉悅,最終達到提高幼兒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的教學目的。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把模具和具體的情形結合起來進行幼兒語言的教學,可以讓幼兒參與動手操作有實物的教學課程。例如,幼兒園教師在教幼兒什么是“沉和浮”的時候,可以采用探究實驗的教學方式:幼兒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水、回形針、木塊、石頭等實驗相關的器材,在課堂上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并對相關的數據和現象進行記錄,把教、學、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幼兒的記憶力,還能刺激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利用生成課程創設教學情境
幼兒教師在進行生成性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讓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能在情境中得到有效的激發,進而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課程中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開展生成課程教學。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在進行生成課程教學時引導幼兒培育植物,讓幼兒親自接觸泥土、種子、植物等事物,讓幼兒能在植物種植的過程中得到樂趣,以此讓幼兒產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讓幼兒在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自然提高在自然環境方面的認知能力。幼兒教師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和培養幼兒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幼兒在開展種植活動之前對種植植物沒有任何的了解和經驗,這就需要幼兒教師耐心、細致地引導幼兒進行植物的種植,并引導幼兒在這個過程中自行觀察、探索、體驗。幼兒教師可以首先把植物種子最終會長成什么樣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幼兒,讓幼兒自己選擇最喜歡的植物種子進行種植,后續施肥、澆水等種植植物所涉及到的工作也需要幼兒自己進行操作,以此來達到提高幼兒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幼兒教師在設計種植活動的生成課程時,要明確首要工作就是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種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要想實現讓幼兒積極主動進行種植體驗實踐活動,并能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幼兒教師需要打破常規教學方式的禁錮,把德育滲透到課程教學中。不但要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生成課程教學活動,還要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自己所種植植物的變化,學會對植物生長過程進行仔細地觀察并詳細記錄其生長狀況。這樣能有效提高幼兒對植物的整體認知能力。
(三)利用生成課程培養合作意識
幼兒園開展的植物種植生成課程,能讓幼兒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增多,讓幼兒能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進而從小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溝通的能力。比如,現在的幼兒在家庭中大多居于“老大”地位,能自行決定很多事情。但是在幼兒園組織的植物種植活動中,只有通過團隊合作最終才能實現種植目標。幼兒教師在植物種植過程中應給幼兒提供所需要的工具,但是幼兒會在什么時候澆水、什么時候施肥、澆多少水、施多少肥等方面產生不同的意見。當幼兒之間發生爭執時,就需要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引導幼兒展開對植物澆水和施肥活動的分析和交流,讓幼兒通過大家的分析和交流,決定什么時候澆水、什么時候施肥、澆多少水、施多少肥等。這樣能有效地引導幼兒在相互合作中實現團體目標,能有效地培養和提升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幼兒園組織的植物種植生成課程的教學,能有效強化幼兒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能有效培養幼兒在團隊合作活動中的溝通能力,進而能高效地完成幼兒園生成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三、結語
幼兒園的生成課程需要幼兒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幼兒的實際成長特點,針對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進行教育引導,促使幼兒進一步提升自身整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創建和開展生成課程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行為習慣,創設有效、合理的教學情境,從而有效提升幼兒教育的整體效果。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幼兒更好更快地發展,還能為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曉琳.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教育價值及實現途徑探微[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5).
[2]施松蓓.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的實施路徑[J].基礎教育論壇,2019(16).
[3]劉宏.幼兒園生成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學園,2018(15).
[4]甄麗娜.幼兒園主題課程生成路徑探索[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8).
作者:趙凱麗 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