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民間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實現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實現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間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實現路徑

    【摘要】民間文化有著許多適合幼兒教育的價值。但在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中,須突出文化特性的同時關注兒童需求,實現文化傳承和兒童發展雙重價值的實現,同時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都要有限度。為承擔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初始教育和兒童文化歸屬感、民族意識培育的時代重任,實現兒童身心諧健康發展,必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篩選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資源,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體系,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形式。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價值;限度;實現

    民族傳統文化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識的積淀,是該民族的時代精神和價值取向的凝結。①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已成為新的歷史時期幼教工作者的迫切任務。“人生百年在于幼學”,幼兒期是整個人生發展的關鍵期,是人生熏陶染化的開始,在這個時期形成的觀念和習慣根深蒂固。幼兒園教育又是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是對民族歸宿、文化認同、精神向度的基礎教育,決定著一個人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懷。在幼兒階段通過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各種形式培養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和文化精神的積淀與內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民間文化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民間文化是中華文化絢麗的瑰寶。它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直接創造的或在勞動人民中廣泛流傳并享受的文化,是勞動者用雙手和心靈創造的。它與人民的生活情感緊緊相連,且積淀深厚,燦爛博大。民間文化無處不在,無所不在,它近在我們身邊,摸得著、看得見,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存在于幼兒的生活之中。它豐富多彩,具有在觀念、內容、形態、風格、標準等方面的凡俗化、生活化的特點,且有很大的娛樂性,為幼兒所喜愛;同時它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刺激因素,能激發幼兒主動適合其發展的信息,并主動地在感知和操作實踐中展現自己的個性。民間文化與精英文化相比,有著許多適合幼兒教育的價值。然而,到底存在哪些價值,“具有不同身份背景、學歷經歷、知識儲備等的討論者可能會基于不同的價值取向秉持不同的價值判斷結論,從而在言說和爭論時難以達成共識”①。“要證成一個價值判斷結論,雖然可能會陷入無窮遞歸、循環論證、斷然終止討論的‘明希豪森-三重困境’”②,但無論是哪個討論者都不得不承認,任何人都處于整個民間文化的浸潤和包圍之中,從而必然會對幼兒產生“個人-家庭-民族”層層傳導式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一是有利于幼兒民族情感的培育。由于民間文化所表現的內容往往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且一般都是當地的語言,其表現形式與手段有本地區濃厚的生活氣息。它無處不在,無所不在,它近在幼兒身邊,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存在于幼兒的生活之中。因此,民間文化教育是一種根基性教育,可讓幼兒初步了解一些民間文化的風格、形式與社會文化背景,感受家鄉民間文化的豐富和民間文化的樂趣,用濃濃的鄉情熏陶幼兒,增強對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激發幼兒對民間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及愛家鄉的情感。二是有利于幼兒積極情感的體驗。民間文化多是口頭傳承文化,它能廣泛傳播,并且世世代代傳承下來,是因為有趣,能娛樂,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這一特點能使幼兒在自發的狀況下也樂于學習,讓他們玩中有樂,樂中有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并在豐厚、有趣的民間文化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如童謠本來就短小精悍,瑯瑯上口,而且許多常常還與謎語、文字游戲、游戲動作等相結合在一起的,兒童在這其中邊玩邊吟唱,情緒積極,始終處于歡樂之中。三是有利于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民間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它包括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風民俗等,而且,民間文化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而取材也非常方便,如幾粒石子可以玩“抓籽”游戲、一塊瓦片就可以“跳房”。同時,其傳播形式也多樣。茶樓、街頭、田間地頭、朋友聚會、游戲玩耍時等時時處處都可以流傳。這些特點使民間文化教育在幼兒園既能作為單獨的課程進行,又可融合和滲透在其他的課程之中;既可集體進行,也可根據幼兒的愛好有選擇地個別進行,這有利于幼兒良好個性品質在形成和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四是有利于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民間文化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它是人們對生活的提升,是美的藝術,尤其是民間藝術。它蘊含著勞動者對人與自然的認識和情感,傳遞著創作者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理想,具有較強的審美性。因此,民間文化教育能豐富幼兒審美體驗,開拓幼兒審美情懷,增進幼兒對民間文化的認識,并潛移默化地讓幼兒體驗審美所帶來的愉悅。五是有利于引發幼兒的想象和創造。民間文化來源于生活和勞動實踐,并在人們的生活和勞動中積累、提升。它總是與人們的參與、操作及創新聯系在一起,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并在實踐發生過程中伴隨著欣賞、感受和創造。對幼兒而言,民間文化就是動手、動腦、動眼、動耳的文化,對啟發和引導幼兒動手、動腦,引發幼兒想象和創造有著重要作用。

    二、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的價值追尋及限度

    (一)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的價值追尋

    沒有民族文化的幼兒園課程,不足以武裝幼兒的精神世界;不考慮幼兒發展的需要和可能的民族文化,就不能讓幼兒真正感受并轉化為精神的力量。①不能讓兒童體認的文化,再優秀也沒法產生塑造作用。②在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中,須圍繞“文化傳承與兒童發展”這兩條線索進行。在傳播優秀民間文化,促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同時,采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方式促進兒童的發展。其一,突出文化本體價值。利用民間文化的人文精神熏染幼兒的精神世界,使幼兒從小浸潤并受益于民族、民間獨有的文化情懷。③其二,體現教育價值,即關注兒童發展需求。需要是兒童發展的本能,民間文化教育只有與幼兒的內在發展需求相吻合才能把外在的東西內化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④民間文化教育必須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學習規律,關注、了解幼兒的發展需求,并重視幼兒經驗的不斷豐富和積累,尋找兒童需要與教育要求(追求)的最佳結合點。⑤首先。教育者必須以獨特的眼光和教育方式,選擇適合的教育內容、活動途徑和方式等,才能使以成人文化為基調的民間文化轉化為“兒童文化”,成為兒童成長、發展的“血肉”。其次,要在現代視野下開展民間文化教育,將民間文化教育作為一個完整的過程對待,讓它浸潤于幼兒的每一天。

    (二)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的限度

    “幼兒園是對3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幼兒園工作規程》),因其服務對象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其學習方式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人是積極的行動者”⑥,固然能夠創造性地去追尋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的價值并轉化為行動,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高難度、高速度、運動式地開展,而應該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都有一定的限度。一是教育目標的限度。對兒童發展、社會需求和知識的性質以及這三者之間關系的理解,使課程目標存在不同的價值取向。⑦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應該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理念和精神作為重要依據,并充分考慮幼兒的生活文化背景、民間文化教育資源的特點,以及幼兒知識和年齡特點等因素,確定民間文化教育目標。其教育目標主要為:一是初步感受民間文化,并對其有初步的親切感;二是了解優秀民間文化的初步常識;三是初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二是教育形式的限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決定了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主要是通過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直接感知,主動的參與、感受參與和親身情感體驗的方式進行,通過在幼兒已經熟識的過程和情境中學習,而不是通過直接教學、直接灌輸和簡單記憶被動地接受。三是教育內容的限度。我國歷史源遠流長,數千年積累下來了豐富的民間文化內容。但眾多的文化其形式和內容并不都適合納入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園課程不是成人的讀物或成人知識的系統輸出,而是一種在生活(包括集體生活)的情況下,兒童通過活動可感知、可體驗的適合兒童的文化。⑧幼兒園的民間文化教育是基礎的、啟蒙的教育,因此,需要按照幼兒園教育目標,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精心篩選和組織。應把那些廣大群眾認同,健康積極,能促進幼兒發展的民間文化的點點滴滴納入幼兒園教育中。

    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民間文化教育實現

    課程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傳播知識和文化的形式,是教育中實現傳承傳統文化使命的載體。為了承擔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初始教育和兒童文化歸屬感、民族意識培育的時代重任,實現兒童身心諧健康發展,幼兒園理應采取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適當方式,把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相通共融的民間文化納入幼兒園課程內容之中。

    (一)篩選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資源

    民間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涵蓋了當地人民物質、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含了衣食住行、口頭語言、游戲體育、節日慶典、音樂美術等方面的內容,是幼兒教育的寶貴財富。但是,民間文化產生于民間,并主要發展于成人,其中有很多代表的是成人的生活和成人的審美取向,體現的是成人的思維和成人的情趣。同時,民間文化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種類繁雜,良莠不齊,沒有現成的幼兒教育資源。因此,在幼兒園中開展民間文化教育,必須從紛繁復雜的民間文化資源中進行課程資源的篩選、開發與實施。篩選那些積極健康,具有典型性,又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民間文化資源作為課程內容。如那些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簡便易學的特點,能滿足幼兒的需求,深受幼兒喜愛的民間游戲;那些普通勞動者為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創造并流傳的一種綜合的、智慧的、表意的,形象夸張、色彩明亮、生動有趣的民間藝術①;那些與幼兒生活密切相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綜合性的民俗民間節日活動等。

    (二)構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體系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聯系國家意志和兒童發展的橋梁。同時也是與個體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部分構成一個文本(在不同的群體、民族中,甚至不同的成人和兒童中具有可理喻性的一套開放的文化系統)。②課程起緣于文化傳承的需要,與文化緊密相聯,沒有文化便沒有課程。人類必須從自己深厚的文化積淀中挑選出最優秀的部分傳遞給下一代。幼兒園課程內容必須體現優秀的文化。將本土文化納入幼兒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會使本土文化的主人—兒童備感真切,也會使教育更加富有活力。③幼兒園應將民族傳統文化要素有選擇地通過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等各種途徑營造一種富有民族傳統文化的氛圍,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讓幼兒與環境互動,直觀感受傳統文化。同時,更要立足于建構一套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系統的民族傳統文化課程體系,使其滲透到幼兒園五大領域,滲透到幼兒的游戲及幼兒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課程體系包括課程建構的基本原則,目標體系、內容體系、活動體系、評價體系,以及課程的組織與實施思路、有效途徑,以及多樣化的組織形式等。

    (三)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形式

    幼兒民間文化教育活動是以“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為基點的對幼兒全方位實施的素質教育。因此,在幼兒園民間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既要保持民間文化內在的精髓,又使它與幼兒園課程的整體共生和相容。④一是民間文化教育活動與幼兒園其他教育活動融合。民間文化教育只是幼兒園教育整體的一部份,因此應該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技能和思維方法等多個方面綜合進行,而不能僅僅只關注知識和簡單的技能積累,這就需要融合于幼兒園其它課程內容之中,讓民間文化教育真正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一是與生活活動融合。結合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的內容、要求,將不同內容放在不同的環節。如將短小、安靜、簡便、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的民間游戲滲透于過渡環節。二是與區域活動融合。如將川劇滲透于幼兒表演游戲,開展“茶館”角色游戲等。三是與體育活動融合。如以大肌肉為主的民間體育游戲融于早操活動、戶外體育活動。四是與綜合活動融合。綜合活動能集中展現民間文化的魅力價值,能將民間文化與幼兒教育的各領域相融合,從而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如在重陽節主題活動中,可開展“怎樣過重陽、歡歡喜喜過重陽、爺爺奶奶追訪記、爺爺奶奶光榮榜”等各領域內容的活動。二是幼兒園資源與家庭、社區資源整合。家庭生活、社區和社會生活是幼兒生活總體的重要組成部份,在幼兒終身發展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而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又是一個復雜而艱難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家長和社區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兒園民間文化課程的實施成為可能。因此,必須對家庭、社區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讓民間文化的教育性、傳承性和延續性得以實現。一是與家長資源整合。如開展多種形式的親子民間游戲,請有民間技藝的家長到幼兒園表演等。二是與小學資源整合。如帶幼兒到小學觀看小學生的課間活動,或請小學生到幼兒園交流課間游戲。三是與社區社會資源整合,如請民間藝人加入到到幼兒園的活動中,組織幼兒參觀當地有標志性、地方特色的公園、景點等,感受家鄉文化的魅力。三是傳承與創新融合。文化的傳承是恒久的,但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增加新的元素,使其更加豐富多彩、進步昌明和鮮活可感①。其實,民間文化自身會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豐富,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可避免地接收時代的信息,自覺地吸入新的養份。因此,幼兒園的民間文化教育必須把好時代的脈博,在弘揚其優秀傳統文化同時,為其輸入時代的新鮮血液②,并需要將“創新”意念融入教育實踐中,才能培養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人。當然創新要有的放矢,要在注意保留其民間文化“精髓”的基礎上進行。但僅僅這樣還不夠,還需要為幼兒提供創造的空間,并以開放的空間容納教師的創造,讓其主動地去改造和發展它們,以增強傳統文化的生長力。一是賦予內容現代氣息。就是將傳統的民間文化內容注入現代內容,使其既保存民間文化的精髓,豐富民間文化的內容,又符合時代的節拍,賦予先進文化的內涵,讓現代兒童容易接受。如幼兒在體驗傳統跳房后,根據自己想法設計出“奧特曼房”“電腦房”等,并由此生成不同的跳房方法、跳房規則和適宜的跳房工具③。二是與現代技術融合。發揮新媒體等網絡平臺的作用,借助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高幼兒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使用現代材料。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已沒有或使用價值較小的傳統民間材料,用一些現代的材料替代,但仍保存民間文化原有的內含不變,如使用LED光取代傳統的皮影燈光等④。

    參考文獻:

    ①李香貴,楊惠英,朱昌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應從娃娃抓起——成都市成華區幼兒民族文化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中華文化論壇》2010年第5期。

    ②④朱昌渝:《川西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教育中應用的操作策略》,《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2期。

    ③毛穎主編:《娃娃玩民俗》,第10頁。

    作者:朱昌渝 單位:成都市成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一级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自拍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cao在线| 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天堂|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电影|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777777被爆出|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成人18在线观看|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