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知識可視化在聽障生閱讀教學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引言
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截止到2010年末,我國聽力殘疾人數已高達2054萬人。基于如此之龐大的聽力障礙人群的基數,為了能夠徹底地實現教育公平,必須大力發展我國的特殊教育事業。目前,我國國內知名學者和國外進行可視化研究的專家都加大了相關研究,致力于將信息技術與自己的教學課程相整合,試圖找到能夠在普通學校應用和推廣的模式??梢暬驼n程整合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使知識可視化理論全面地應用到教育領域。但是,由于聽障生的聽覺障礙,對知識的關注度低、理解能力差,接受知識程度較弱,導致能在普通學校推廣和應用的可視化課程教學模式,在聽障生的英語教學中沒法實施和推廣。豐富多彩、富于變化的視頻、圖片、插圖等視覺內容能激起聽障生的學習興趣,對聽障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視覺補償效果,這就為聽障生的可視化教學帶來了希望。聽障生的聽力受損,有別于健聽人在嬰幼兒時期就健全與發展的語言識別跟讀系統,他們的語言識別跟讀系統只有在特殊教育學校老師的教學啟發下才能得到發展,這也導致聽障生的語言識別能力較弱。英語是一種高度抽象的語言學科,它具有表音密碼系統,即相同字母組合拼讀規律往往一致。健聽人學習英語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聽讀才能掌握一定的語言規律,聽障生無法聽到英語發音,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要克服許多健聽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可視化教學可以使用較為直觀且形象的視覺資源,大大提高聽障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2相關研究綜述
2.1國外相關性研究
“可視化”是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把科學數據轉換成直觀的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梢暬芯康奶岢鲆匪葜?0世紀80年代初期,霍爾蒂提出教學設計者應該將自己內部的表征外顯化,并將學科專家和學生的內外部表征容納進教學設計的理念。之后,國外眾多專家學者也就“知識可視化”理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致力于將“知識可視化”與各個學科的教學結合,從而提出了目前在各科教學中最為大眾接受和使用最廣泛的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國外的可視化教學在特殊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更多地關注聽障生的視覺補償教學??傮w而言,國外的聽障生可視化教學的關注點放在開發一系列與之相匹配的教學資源、相關軟件、在線學習網站上,如:意大利就聽障生聽力障礙的特點開發了Logic-basede-ToolforDeafChildren等相關軟件,聽障學生能夠使用該軟件完成在線學習;美國創建了多個相關聽力學學會網站,幫助聽障生學習,最終提高聽障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全面促進特殊教育的發展。
2.2國內的相關性研究
目前,可視化教學在我國迅速發展,并逐步與各學科相結合,上至高等院校、下至中小學和幼兒教育階段,各學科的大部分課程都已開發可視化教學資源和采用可視化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國內專家學者很少涉足聽障生可視化教學的研究,這就使得聾校的“可視化教學”發展明顯滯后。我國的毛昕、黃英(2009),趙慧臣(2010),高宇翔、劉艷紅(2011),雷麗(2012)等學者,都提出在特殊教育教學中采用可視化理論與技術,用概念圖、思維導圖等方式,結合聽障生的教學特點,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式,輔助教師教學,促進聽障生有意義地學習,從而提高聽障生的學習效果。
3研究設計
在聽障生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可視化教學設計,分析聽障生的可視化教學影響因素,針對聽障生的學習需求,結合聽障生“以目代耳”教學特點,構建聽障生英語閱讀教學基本流程并提出可視化教學實施策略。
3.1研究問題
(1)如何構建聽障生英語閱讀教學的圖式交互可視化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2)如何驗證英語閱讀教學的圖式交互可視化教學策略是否可以提高聽障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3.2受試
本研究樣本選自江西省南昌市某知名特殊教育學校的初中聽障生,該特殊教育學校為江西省示范聽障生教育基地,在省內有較大的影響力,所采取的樣本可信性高。在聽障生可視化教學教學實施前,采用發放問卷和隨機訪談的形式對南昌某特殊學校師生進行調查與了解,使教師和學生認識到聽障生的閱讀學習習慣、閱讀理解能力、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和學習的現狀,從而在以后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調整教學思路,更好地引導聽障生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
4結果討論和知識可視化策略的應用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自下而上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偏重于從閱讀材料的“音、詞、句、篇章”角度去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但是,聽障生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就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往往借助概念圖、圖像視頻等生動形象的可視化手段呈現教學。可視化教學可以彌補學生的聽力障礙,在課堂中使用視覺資源更能引起聽障生的關注和興趣。教師在微格教室或多媒體教室使用輔助教學可視化系統,該系統采用多媒體投影,并使用網絡信息技術綜合多種圖像、文字與聲音信息于一體,呈現出信息圖文聲并茂的特點。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直觀逼真的教學模式可使人與人之間使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交流,更容易幫助聽障生與健聽人群之間以及聽障生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知識可視化策略在英語閱讀可視化教學模式中的應用:(1)課前導讀環節。需要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和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還需要自主預習;(2)課中提問和分析問題環節。教師要根據閱讀篇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課程、問題、活動設計組織教學,在教學中充分使用信息技術有效地傳遞教學內容;(3)課后反思和總結環節。教師要有引導性地幫助學生使用閱讀圖式表達思維,學生能夠學會分析思維差異和綜合運用各種閱讀策略提高批判性思維,最終在聽障生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聽障生初中英語教材基本覆蓋了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包括食物、天氣、顏色、人際關系與交往、日常學習或活動、動物、規則、周圍的物品、時間或日期,等等。在這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學習中,教師就相關主題讓學生進行預習。首先,對實驗組和被試組同學進行必要的計算機基本知識培訓,使他們都能學會使用電腦或手機的進行文件搜索或瀏覽,并能使用QQ或微信和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探討。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對實驗組學生授課時,使用事先做好的可視化資源,幫助學生利用視覺補償原則學習。例如,教師在教授食物這一課時講授中國人和美國人的飲食習慣,借助《家有兒女》和《走遍美國》,分別展示中式家人聚餐和美式家人聚餐的視頻,簡單直觀、活潑生動地表現東西方的飲食差異,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對照組的學生使用常規教學手段,教師反復使用手語和口型一遍遍朗誦所教內容,學生普遍覺得枯燥,本來就聽不到,再加上沒有形象的知識呈現,更難以掌握老師講授的知識點。課后反思和總結環節,實驗組的學生普遍反映教師所使用的可視化資源很好地幫助了他們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這種上課方式有趣,也容易接受,以后的課也能采用這種方式就太好了,英語就不再是他們最害怕的學科了。與之相對的是,對照組有的學生反映壓根不明白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師隨機就所授課內容進行課后檢測,實驗班學生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班同學的成績。
5結語
實驗表明,聽障生的知識可視化策略是有效的,作為從事特殊教育的英語教師,要做的是選擇適合聽障生學習的英語教材,就教材去開發相關的簡明、生動、顏色鮮艷的可視化資源呈現給學生,幫助聽障生將隱性知識轉變成顯性知識,使學生通過視覺感知英語語言符號,從而切實地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余倩.聾生英語典型錯誤分析與對策[J].現代特殊教育,2008(6):32-33
[2]張梧鳳.聾校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0(8).
[3]李梅.教聾生把英語學成可以“讀”和“說”的語言[J].教育教學論壇,2013(3).
[4]毛昕,黃英,等.教學中的思維可視化技術[J].工程圖學學報,2009(3).
作者:段海燕 易樂雙 單位:豫章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