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移動互聯網下的遠程教育創新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遠程教育發展形勢也發生了變化。針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遠程教育創新措施進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移動互聯網傳播的社交化、本地化、移動化特點。然后,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遠程教育的流動化、片段化、及時性、定制化優勢進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進一步創新遠程教育提出了4項措施,即端正學習者態度、創新教育內容、完善教育資源建設、完善服務平臺。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遠程教育;創新
在移動互聯網傳播時代,人們越來越喜歡用移動平臺學習、閱讀、交流。為了迎合人們的學習需求,遠程教育行業也應當創新。無論是課程資源開發、學習資源傳播,還是教學模式、授課方式,都應得到創新,保證能滿足人們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1移動互聯網的傳播特點
現如今,我國已經進入全民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網民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智能終端設備的加持下,移動互聯網的受眾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這一背景下,移動互聯網信息傳播也發生變化,且形成了新的特點:(1)社交化。主要就是指移動互聯網的社會屬性不斷增強,移動終端的信息也逐漸出現個性化特征。如微博、微信之間的互動,都是建立在人們對移動終端認可且對移動互聯網信息產生認同的前提下。這種方式直接代替了人們的社交,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社交方式。(2)本地化。主要是指移動互聯網中的信息傳播是依賴于位置關系。也就是說,人們之間的交往、信息交換都是通過地理位置建立的。如微信的搖一搖,就是通過篩選不同地區的人,使其建立社交關系并進行信息傳播。微博中的附近動態就是依靠地理位置關系,給人們推薦社交信息。(3)移動化。主要就是指信息傳播是隨時、隨地的即興傳播,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最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承擔了更多的學習、生活信息傳播。這一方式更注重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傳播,方便人們隨時、隨地提取信息。
正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化、本地化、移動化信息傳播特點,遠程教育才有了新的改革思路及發展優勢。具體來說,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流動化的學習時間、場所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人們可以攜帶體積小的手機、平板等智能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無論在是校園、家里,還是在公交車、飛機上,都可以進行移動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都是移動的,無需再受到傳統遠程教育的資源、設備的限制。顯然,這種流動式的學習時間、場所更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2.2片段化的學習過程和內容
由于大部分移動終端設備還具有通行功能,人們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對移動教育內容進行了整合,創造出了片段式的學習內容,而且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添加了暫停、繼續等功能,這樣人們就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學習[1]。
2.3及時性的交流、互動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遠程教育的空間限制被取消,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利用互聯網技術還可構建出動態式的學習過程,保證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能隨時互動、交流,如發語音、上傳圖片及文檔等。這樣就能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進一步提升遠程教育的便捷性。最重要的是,當學生不必再拘泥于傳統的學習方式時,就能充分表現出學習積極性,且師生關系也會得到有效改善[2]。
2.4定制化的學習方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還可以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滿足每一個人的學習需求。此時,學習者就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靈活調整學習計劃、內容,從而有效保證人們能找到適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方法。
3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遠程教育創新
雖然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遠程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若要充分發揮出遠程教育的優勢、促進人們的學習,應繼續加強遠程教育的創新,從而促進遠程教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3]。其局限性及創新措施如下所示:
3.1端正學習者的學習態度
雖然移動互聯網為人們的學習提供了便利,但是移動互聯網設備還具有通信、娛樂等功能。若是學習者學習態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開小差,利用移動設備娛樂。況且,遠程教育與傳統課堂教育不同,并無教師監督。也就是說,學習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自控能力,才能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高效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否則,遠程教育就會成為空談。針對上述問題,最重要的就是端正學習者學習態度,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學習者的約束。比如,由遠程教育工作者引導學習者依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基礎能力,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并盡量細化到每一天、每一節,保證學習者能自覺完成學習。也可以對教育內容進行深加工,保證學習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還可以組建移動合作小組,要求小組成員相互監督、檢查,進一步約束學習者的行為。另外,可嘗試制定練習內容,以定期檢查練習內容的方式約束學生。總之,只有規范學習者的行為、態度,才能提升遠程教育的成效。
3.2創新教育內容
雖然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移動設備,但是從實際來看,人們大多利用設備進行娛樂,并不重視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并且,現有的遠程教育內容有些落后、欠缺,并不能真正激發人們的學習興趣、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另外,有些教學軟件的內容還比較混亂,單元順序缺乏邏輯性,非常不利于人們的學習。現如今,移動互聯網遠程教育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人們擁有足夠的技術、資源渠道進行教育內容的創新。對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可從技術角度入手,創新定義內容結構、擴展內容服務。比如,在重新定義內容結構方面,可以用描述性文件的方式對教育內容進行構造,并采用交疊、順序方式進行內容時序的規劃。在擴展內容服務方面,可利用設備GPS模塊,采集用戶地理位置信息;利用語音輸入功能,增加語音交互。這樣就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服務,方便用戶學習。(2)可從產品入手,調研現有的教學過程,并添加合適的教育內容。如開展教師調研,掌握教學內容設置經驗,進而優化遠程教育內容,提升內容質量。(3)充分依據用戶需求。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以此為基礎,增加人們更需要的教育課程內容。
3.3完善資源建設
資源建設是遠程教育的基礎。只有移動互聯網設備擁有足夠的學習資源,才能真正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但是從實際來看,很多遠程教育機構并沒有建立移動互聯網設備學習資源平臺或數據庫,只是設計了基本的教學內容,而忽略了師生交互、評價等教學資源的建設。這種不完善的教學體系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1)完善教學設計。簡單來說,依據移動互聯網教育的流動性、碎片化等特點及學習者群體特征,開發與其相適應的學習內容及教學流程,并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將其制作成微課程。如同課堂教學一樣,進行知識講解。需要注意的是課程內容要精簡、短小,以免時長過長,影響學習者的學習。(2)完善課程設計。即針對某一門課程,將所有章節內容進行融合,并重新設計章節教學內容,保證學習者能逐漸掌握課程知識。比如,可篩選出每個章節的重難點知識,然后規劃重難點知識講解的內容、目標。(3)完善交互設計。即設計能夠促進師生交流的內容,并將其納入到教學設計中,從而加強師生互動,確保學習者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4)完善評估設計。即結合教學內容、學習者群體特點,設計可進行自測、評價的題目,幫助學習者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另外,為了促進學習者學習,在完善資源建設的過程中還需做到定期更新教學內容、不定時革新課程體系、及時給學生反饋。
3.4完善服務平臺
目前,在創新移動遠程教育時不能只重視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的開發,還要重視服務平臺的建設,增強學習者的學習體驗。尤其是要從學習者學習需求入手,開發出完善的服務功能,從而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周到、全面的服務。首先,一定要完善網絡教育方式的資源服務平臺,保證各種移動終端都能接入服務器,提取學習資源。尤其是保證現有的主流設備系統能訪問服務平臺。其次,努力建設下界面友好、交互良好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保證學習者能享受到便捷、齊全的學習服務。最后,還應與社會教育機構合作,整合教育資源,搭建教育資源訪問入口,從而方便學習者學習。
4結語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遠程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并借助其優勢提升移動遠程教育水平,保證能為人們提供流動化、片段化、及時性、定制化的教育服務。同時,還應進一步創新移動遠程教育的內容、資源建設、服務平臺,并努力采用可行性手段端正學習者的態度,真正促進移動遠程教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莎.移動互聯網視域下遠程教育創新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6(11):74-76.
[2]戚蓉,劉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遠程教育內容創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35):76-77.
[3]張坤穎,王娩娩,張家年.“互聯網+”視域下新技術對遠程教育的影響與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6,35(2):82-89.
作者:李浩然 單位:甘南縣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