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學生養成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學生自控能力的養成
剛接手新的班級,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和訓練,針對班上學生實際,利用一切有利時間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嚴格訓練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要求他們注意聽別人說話,聽清楚說話的內容,記在心中;教育學生學會思考等等。這些辦法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后,課堂秩序必然會有明顯好轉。
二、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養成
教師要教育每個學生樹立主人翁責任感,時時處處為學校、為班級、為社會著想,不在校園以及其他公共場所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看到紙屑等廢棄物隨手撿起,見到破壞校園環境衛生公共環境的不良行為及時加以制止。倡導學生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與他人、與社會、與群體的關系上,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以典型事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心靈受到感染,激發出內心潛在的激情,時時刻刻鞭策自己,激勵自己,以典型為榜樣,做個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三、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
教師要時時注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學生的文明習慣必然要體現在文明的交往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和老師、團結同學、行為文明、言語禮貌,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基本要求。要明確要求學生見到老師、父母及長輩要主動問候;每天上學時要跟父母道別,說聲“再見”;放學回家要向父母問好;睡覺前道聲“晚安”;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禮讓、起立等體態語言。
四、學生良好上網習慣的養成
學生如何健康上網并正確使用網絡一直是困擾家長的難題。我認為,首先應端正家長對上網的認識,加強與家長的配合,進行家庭教育。大部分家長由于自身對網絡不甚了解,過多干預子女上網,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甚至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應該與家長進行溝通,端正家長的看法,使家長能夠辯證地看待孩子上網問題。另外,要向家長們推薦反黃軟件,以防止在家上網的學生瀏覽黃色網站。面對中小學生上網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有“網絡恐懼癥”,不應只看到它負面的影響而忽視了它的積極作用。網絡能夠引導學生走入一個空前豐富的信息世界,進行交流與學習,不再固步自封,然而我們應該正確地利用,充分發揮它的教育功能。要端正學生的上網態度,科學地探索中小學生上網的心理健康問題,引導學生在網絡里翱翔,涉獵豐富而健康的信息和科學知識。
五、結語
總之,養成教育是德育的根基。一個人道德品質的確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點一滴的養成。人的言行舉止和所作所為,多數情況下并非道德判斷之類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習性使然,即所謂“習慣成自然”。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就是其品德、人格的體現;國民的行為習慣,就是一個國家道德水準的體現。很難想象一個偷竊成性的孩子將來會是個廉潔奉公的干部;也很難想象假話充斥、假貨泛濫的地方能有誠信不欺的社會風尚。所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小抓起,養成教育要從小抓起。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才能為精神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金志泉 單位:乾安縣中小學教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