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參與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時展,公眾進入新媒體時代,以移動電話和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信息傳播形式逐步形成,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方式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政府應該在利用好創新發展行政管理方式機遇的同時,也要管控好新媒體帶來的挑戰。
關鍵詞:新媒體;行政管理;問題與研究
一、相關概念
(一)新媒體
所謂的“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是信息傳播的載體或平臺。在許多學者看來,能被稱之為傳媒載體的,必須具備"媒介"和"傳媒"的特性,既要是信息傳播的載體,同時也是要具備大眾傳媒的特征,具有一定數量的受眾。新媒體的形態和種類繁多,目前受到人們關注最多的有十幾種,包括網絡電視、虛擬社區、博客、播客、電子郵箱、手機短信、手機彩信、手機App等,目前普通大眾和政府聯系最多的工具應該是“微信”“微博”“官方網站”等。政府部門都有自己的公眾號、官方微博、官方網頁。現在的人民群眾與政府的聯系也是通過這些渠道,群眾接受到消息后也及時反映。
(二)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官員在實施法定職能及其具體運作過程中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越來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等。
二、研究現狀
(一)什么樣的情況下新媒體融入行政管理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改變,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工作之一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也在所難免地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此外,新媒體的出現也為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因此,在新媒體時代,我國政府行政管理部門應該順應時展潮流,積極進行行政管理改革和創新,通過變革行政管理實施方式,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兩者結合的優勢
1.改進了行政管理方式
政府行政管理部門通過新媒體平臺及時政務消息,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使其可以及時的知曉政府動態,使行政工作透明化,這樣有利于增加群眾對于政府的信任感。另外,通過微博、博客、微信公眾號、貼吧等新媒體的留言功能,政府可以及時的獲取人民群眾對于行政工作的建議,通過集思廣益,有助于政府行政工作的改進。
2.優化了行政管理理念
新媒體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產物,與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可以為社會輿論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在傳播環境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行政管理部門充分利用了新媒體技術,為人民群眾提供了獲取行政信息的良好渠道,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對于民眾的利益訴求,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利用新媒體渠道回復,以此體現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公眾的關愛。現在的政府更加強調優化行政管理理念,讓政府的威信力得到了提高。
3.時效性、周期性問題得到解決
新媒體時代,政府的很多行政行為都會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公布,民眾也及時回饋,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幾年,我們都能從微信和微博上看到許多的政府行政行為后的結果。目前,政府和民眾的交流是很和諧的。民眾的許多事項直接就可以在網上完成,不用再到政府中心等待,網上就知道所有的信息。
三、新媒體形勢下我國行政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健全政府對新媒體的監管
政府有能力和財力來整頓網絡上的虛假信息傳播。第一,從技術角度出發,把關新媒體信息質量。第二,需要監管網絡用戶的信息,當然也得保護好隱私問題。監管用戶的信息是為了對網絡用戶的行為進行約束。
(二)改進行政管理方式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政府也順應時代的潮流,進行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官方微博、微信和QQ都加進了管理的手段中。
(三)深化新媒體下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
深化新媒體形勢下的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應該從以下點入手:第一,進行新媒體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建設工作。不管是行政主體、客體還是行政管理的內容方面,都是需要制度化規范。第二,健全行政問責機制,新媒體是行政管理的新方式,也可以是它的監督機制。把新媒體建設到行政監督的制度中去。第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適應新時代下新媒體行政管理的法律規范是非常有必要的。法律是國民行動的指南,法律控制著社會的運行秩序,法制建設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張苑琛.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研究的轉向[J].探索與爭鳴.2011(08):71-73.
[2]陶丹,張浩達.新媒體與網絡傳播[M].北京:社會出版社,2001.
[3]方為.新華通訊社新媒體發展戰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4]蔣潔.地市報的新媒體發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6.
[5]趙春麗.新媒體時代政府社會管理思維的新轉變[J].社會主義研究,2012(01):56-60.
作者:阿宗兵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