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鄉鎮財政收入的困境與出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鄉鎮財政是我國五級財政最基礎的一層,是我國財政的重要基石。隨著鄉鎮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財政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事實上,中國鄉鎮的債務規模已經累積到不可忽視的程度,宏觀調控難度大,負擔重。雖然近年來中國在鄉鎮財政收支平衡和創收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將目光聚焦到鄉鎮財政建設上依舊是重中之重。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后,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分配體制逐步確立,伴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全國及地方財政收入都進入了高速增長時期,甚至以超過同期GDP增長率的速度在增長。其中,鄉鎮財政收入在地方財政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鄉鎮財政收入持續穩定的增長速度和規模又是鄉鎮財政健康發展的必要一環。文章就簡單分析了當前鄉鎮財政收入上的一些困境,以保證鄉鎮經濟健康發展為前提,提供了幾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鄉鎮;財政收入;困境;出路
一、鄉鎮財政收入現狀
隨著近年來社會主義經濟的飛速發展,鄉鎮財政收入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2008年為例,全國財政總收入61330.35億元,占全國GDP的21.4%,其中,中央本級收入32680.56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的53.3%;地方本級收入28649.76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的46.7%。作為地方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鄉鎮財政收入在全國GDP中的占比連年升高,但可用資金并沒有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增長。隨著經濟的發展,鄉鎮財政一般支出龐大,基礎設施投入越來越多,鄉鎮財政管理的壓力反而越來越沉重。實際上,鄉鎮政府財政負債是很普遍的現象,甚至一些地方上的債務遠遠超過了風險警戒線。在實際情況中,財政部的決算數據只體現了稅收收入和預算,非稅制收入和預算并沒有被納入統計。而在實際情況中,很多鄉鎮財政非稅制收入和預算反而占據了較大的比重。仔細分析當前鄉鎮財政收入的現狀,很容易發現鄉鎮財政目前面臨著不小的困境,解決這些困境是保證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必須重視的問題。
二、鄉鎮財政收入面臨的困境
鄉鎮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騰飛,鄉鎮經濟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但在鄉鎮經濟發展的道路上,鄉鎮財政收入方面卻面臨著諸多困境。從客觀角度看,鄉鎮財政近年來的稅收收入由于農業稅制改革等原因,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經濟發展水平低是大部分鄉鎮存在的普遍現象,極大的約束了鄉鎮財政收入的增長。但同時,鄉鎮財政收入也有著管理缺乏科學性、監督力度不足等等主觀問題。這些困境是制約當前鄉鎮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重要原因,要改善鄉鎮財政收入現狀,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影響鄉鎮財政收入客觀存在的困境隨著農業稅的取消,鄉鎮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受到了很大影響。農村稅費改革后,基本上從制度上堵死了面向農村收費的渠道。“稅不夠,費來湊”是前幾年鄉鎮解決經費不足的主要辦法。稅費改革后國家從政策上、體制上杜絕了向農民收取的各種費用,鄉鎮陷入了“無米之炊”的困境加上大部分鄉鎮缺乏優質的經濟資源,也存在著交通不發達、辦公條件差等硬件原因,鄉鎮財政收入很容易陷入窘境。同時,鄉鎮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對鄉鎮的財政收入有著極大的影響。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是當地財政收入的基礎,但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偏低,經濟結構單一,沒有形成有足夠高附加值得產業鏈,很難保證鄉鎮政府的財政收入水平。現在很多鄉鎮經濟發展以第一、二產業為主,甚至很多鄉鎮依舊以單一的第一產業為主,這大大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也對當地鄉鎮財政收入規模有著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二)影響鄉鎮財政收入主觀存在的困境一些鄉鎮的經濟發展過分依賴當地自然形成的地理條件,或是過分依賴本地固定幾個企業和公司繳納的稅款,稅種單一,稅收收入脆弱且應變能力不強。而且很多以農業為主的鄉鎮在農業稅取消后財政收入受到了很大影響,財政缺口越來越大,只能從“非預算”收入上想辦法。從地方財力結構來分析,非預算資金占地方財力的比重較高,1997~2003年該比重分別為25.71%,29.76%,37.75%,31.15%,30.86%,29.72%,29.28%,28.67%,25.76%,23.12%。非預算財政收入占地方財力的1-4以上,而且大部分都是通過賣地獲取,并不是科學、可持續的財政收入增長方式。缺乏穩固的財政收入來源,是制約我國鄉鎮財政收入增長的重要原因。另外,雖然現在鄉鎮普遍建立了完備的財政收入預算制度,但一些鄉鎮落實方面依舊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部分村級財政管理,與各部門的權責管理仍然不夠明確,村級財政收入的預算和管理責權不明。財政資金管理缺乏規范性,主要表現有票證管理混亂,各種財政收入的原始憑證缺失;會計科目設置不合理,一些資金的流動甚至只有簡單票據,沒有根據會計原理記賬;缺少嚴密的資金管理體制,一些教育、衛生、農業發展專項資金被挪用;預算決算不合理,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財政收支平衡,在編制決算時個別領導采取隱瞞、壓低收入數,虛列、加大支出數的辦法在賬面上平衡收支。財政收入預算制度輕落實,嚴重影響財政收入的安全性。最后,鄉鎮財政收入的監管力度不足也會影響鄉鎮財政收入的水平。鄉鎮財政的監督一直以被動監督為主,并且一些監管制度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村級財政來說,財政所并沒有執法資格,獨立性和威懾力均有所不足;一些鄉鎮財政赤字較大,而財政資金監管又是一項長期的、大范圍的工作,需要資金鏈支持。鄉鎮財政狀況不良導致難以下本錢投入財政監督,財政監督不足又導致鄉鎮財政狀況每況愈下,形成惡性循環;有的鄉鎮財政收入不在目前的監督范圍內,容易產生亂收費、“小金庫”等亂象。
三、促進鄉鎮財政收入增長的方案
鄉鎮政府只有擁有充足的財政收入,才能進一步促進以政府為主導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穩定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鄉鎮財政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并且取得了積極的改革成效,鄉鎮經濟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然而當前鄉鎮財政收入總體的增長速度卻并沒有跟上當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步伐。因此,鄉鎮財政收入面臨的困境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困境,才能更好的促進鄉鎮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對經濟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本文針對鄉鎮財政收入面臨的種種困境,簡單提出了幾個解決方案。
(一)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拓展稅源在農村稅費改革的大背景下,以農業稅為財政收入主體的鄉鎮政府想要改善當前財政收入狀況,就必須大力發展當地鄉鎮經濟。目前我國鄉鎮經濟中第三產業占比偏小,有著極大的發展前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拓展當前鄉鎮稅源可行的方案。努力發展第三產業的關鍵是“實施網絡化發展戰略”,要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以及不同層次的社區之間,建立縱橫交錯、密切聯結的農村第三產業社會服務體系,把農村一、二、三產業有機聯系起來,使一、二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成龍配套。以第一、二產業為基礎,將第一、二、三產業有機結合,共同促進鄉鎮經濟發展,對改善鄉鎮財政收入面臨的不利的客觀條件、提高鄉鎮財政收入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二)切實落實鄉鎮財政收入預算制度首先要解決影響鄉鎮財政收入的客觀因素,建設更成熟有效的財政管理團隊。針對鄉鎮財政管理遇到的實際情況,鄉鎮政府必須精簡人員配置避免不必要的行政費用開支。同時,根據公共財政建設的要求和鄉鎮財政職能的需要,按照“財力與事權相匹配、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原則,進一步調整規范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科學劃分鄉鎮財政支出范圍,加大對經濟薄弱鄉鎮的轉移支付力度。鄉鎮財政管理制度方面,要將責權明確到個人,盡可能規避財政收入可能遇到的風險。切實落實鄉鎮財政收入預算制度,是降低財政收入風險的有效手段。鄉鎮財政收入預算編制,必須細化到所有可支配財政資金上,最大程度完整反應當前鄉鎮財政收入狀況。同時,財政預算管理責任必須明確,管理秩序必須規范。在財政預算編制時,優化鄉鎮財政收入結構。只有保證鄉鎮財政收入結構合理,才能在保證鄉鎮財政收入充足的同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反之,就會對當地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但同時,在優化鄉鎮財政收入結構的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影響加以警惕,以免出現新的問題。
(三)優化鄉鎮財政收入監督機制保證鄉鎮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監督機制是重中之重。首先,必須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審查機制。針對財務管理部門,必須更加注重內部監督,防止財務管理部門發生管理漏洞。強化財政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積極對鄉鎮財政收入預算和執行進行監察,保證鄉鎮財政收入的安全性。其次,各個監督部門要將鄉鎮財政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對觸犯法規的個別人員要嚴肅處理,真正給鄉鎮財政一個清正廉明的環境。最后,鄉鎮財政收入預算應該公開透明,將社會輿論納入監督范圍,讓民眾參與到財政收入預算落實的監督中來,以保證鄉鎮財政收入預算切實執行,同時也能讓民眾感受到財政收入增長帶來的實惠。
四、結語
財政收入是政府為了行使公共職能、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需求,具體表現為一定的貨幣資金。財政收入結構是財政收入的構成,以及構成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僅反映財政體制運行和收入制度落實的具體效應,而且揭示地方經濟增長的內在規律和要素變化,也是判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鄉鎮政府需要足夠規模的財政收入,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反哺當地經濟發展。雖然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鄉鎮財政收入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困境,但實際上鄉鎮財政收入依舊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只有直面這些問題并加以解決,才能更好的保證鄉鎮財政收入健康增長,以保證鄉鎮政府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能,從而更好的保證鄉鎮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卓毅.地方財政收入結構分析與改善研究[D].天津大學,2014.
[2]劉志廣.我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來源及規模[J].地方財政研究,2010(08).
[3]王穎輝.淺談鄉鎮財政面臨的困難及對策.現代商業,2017.
[4]吳芳,庫瑩.拓寬城市地方財政收入來源渠道的思考———從“以地生財”到建立地方公債制度[J].理論月刊,2006(07).
[5]伊清華.我國現行鄉鎮財政體制的弊端及建議[J].當代經濟,2012(08).
[6]汪繼云,汪金祥.優化鄉鎮企業產業結構之我見[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3(06).
[7]高振如,張長斌.運用“木桶理論”加強鄉鎮財政管理[J].江蘇農村經濟,2012(05).
作者:王慶臻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界湖街道財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