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共圖書館面向老年人信息素養培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提速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老年人對互聯網的接入需求不斷增強。文章通過分析老年人的上網行為需求及互聯網發展趨勢,結合臨沂市圖書館的服務案例分析了如何有效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養,讓老年人在享受互聯網便利服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網絡安全。
關鍵詞:圖書館;老年人;信息素養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智能化設備的使用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用計算機和智能通信設備開展工作和學習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態,有效獲取和篩選信息的信息素養能力也正在成為人們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生活技能。但是,互聯網的紅利并不會自動惠及每個人、每個地方。由于年輕一代能夠熟練操作智能設備、熟悉互聯網,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可以享受互聯網的文化大餐。而對于老年人來說,不懂得如何操作智能化的通信設備、缺少契合他們使用習慣和心理預期的數字化產品、可能存在的網絡詐騙風險等問題,成為橫亙在中老年人接觸互聯網的“數字鴻溝”,讓老年人在互聯網時代仍然身處“信息孤島”。在信息獲取網絡化、通信設備智能化的今天,作為社會公益文化服務單位的公共圖書館如何發揮好其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發揮好社會教育作用,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信息獲取需求和交流需求,讓老年人既能通過互聯網熟練獲取信息資訊、暢通交流渠道、享受互聯網的便利,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他們在使用網絡時的安全,是圖書館面向老年人提供專項服務、開展老年人信息素養培育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1公共圖書館面向老年人開展信息素養培訓的背景及意義
1.1什么是信息素養
簡單來說,信息素養就是在互聯網背景下人們有效獲取信息應該具備的能力。1974年,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在美國首次提出這一概念。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對這一概念進行了簡單闡釋:信息素養包含知識層面、意識層面和信息技術三個層面,能夠讓人們了解何時需要獲取信息、如何獲取信息、如何評價和有效利用信息。在互聯網時代,普遍意義上的信息素養就是指市民掌握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等信息獲取工具,了解手機App、搜索引擎等信息獲取渠道,學會甄別選擇信息,規避網絡風險的能力。
1.2我國老年人口現狀及上網情況
2020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有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1]。老年人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社會群體,人口老齡化正在成為我國的社會現實。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積極提供適合老年人的文化服務正在成為以公共圖書館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智能通信設備的不斷升級,以及國家對寬帶網絡提速降費和“互聯網+”發展戰略的政策要求,接入網絡獲取信息、辦公、購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直接刺激了我國網民數量的激增。2019年8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了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50歲及以上網民比例由2017年的10.5%上升為13.6%,增長迅速[2]。一直以來,老年人都被認為是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弱勢群體,但相關數據顯示老年群體具有很強的上網需求。
1.3公共圖書館開展老年人信息素養培訓的意義
老年人離退休后,脫離了熟悉的工作崗位和社會交流環境,獨處的孤獨感使他們具有強烈的群體性活動需求,到圖書館的老年人中有一部分是來學習的,有一部分是來消磨時間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來尋找精神慰藉的。但是,無論老年人抱著什么樣的心態前來圖書館,他們的目的都是加強與社會的聯系,加強與人的交流,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和關心[3]。而公共圖書館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養培訓則是滿足老年人這種需求的最有效的橋梁。
2臨沂市圖書館老年人信息素養培訓情況介紹
臨沂市圖書館信息中心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專業團隊精編課件,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幫助老年人在信息時代不掉隊,不讓信息技術成為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數字鴻溝”。2014年7月,為解決老年人對電腦和互聯網知識了解不足的問題,臨沂市圖書館信息中心舉辦了“從零開始學電腦”暑期計算機免費培訓班,拉開了該館面向老年群體的信息素養培訓序幕。培訓班分為計算機講堂和計算機上機操作兩部分。計算機講堂淺顯易懂地講解計算機使用的基礎知識,上機實踐則由工作人員現場輔導學員上機操作,開班當天就有150余名老年人參加了培訓。截至2019年12月,臨沂市圖書館共舉辦老年人零基礎電腦培訓班21期,計450余課時,培訓老年人6,000人次。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的主要上網渠道和生活必備工具?!秷蟾妗窋祿@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高達99.1%。有95.6%的中老年網民使用手機上網,智能手機已成為網民尤其是老年人最常用的上網工具。面對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用戶上網習慣的變化,臨沂市圖書館信息中心總結老年人零基礎電腦培訓班培訓經驗,于2016年6月舉辦了第一期中老年人智能手機使用培訓班,幫助老年人熟悉智能手機的使用,讓老年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掉隊。中老年人智能手機使用培訓班延續計算機培訓班模式,分為理論知識講解和實際操作兩個部分,同時結合老年人的實際和學習特點,采用預約報名、小班化教學模式。課程講解由淺入深,以講解加輔導的方式,系統地講授WLAN連接、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等內容,通過現場操作輔導和課后練習相結合的方式,鞏固學員的學習成果,讓老年人更快、更好地掌握如何通過智能手機便捷連接互聯網獲取信息并交流。截至2019年12月,臨沂市圖書館信息中心共舉辦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16期,計320余課時,培訓老年人3,500余人次,受到老年學員的一致好評。通過近年來的培訓實踐,臨沂市圖書館形成了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養培訓課程體系,有明確的培訓目標、思路和較為成熟的課件教材,并通過對縣區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以及聯動培訓的開展,拓展了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養培訓服務覆蓋面。
3公共圖書館面向老年人開展信息素養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老年人信息素養學習障礙
從專業機構的調研數據看,雖然老年人對連接互聯網有強烈的需求,但相較于年輕人,他們上網還面臨眾多的障礙?!秷蟾妗窋祿@示,不懂電腦/網絡(44.6%)、不會拼音及文化水平限制(36.8%)、缺少電腦等上網設備(15.3%)、年齡太大(14.2%)等眾多因素是老年人上網的巨大阻礙。臨沂市圖書館信息中心總結近年來面向老年人開展的信息素養培訓實踐發現,在諸多限制老年人提升信息素養的原因中,首先是老年人自身的心理障礙,老年人普遍覺得自己腦子不好用了,記憶力差了;害怕胡亂操作把電腦、手機弄壞;害怕上當受騙等,因此很少敢于獨自操作電腦、手機等信息獲取設備。這些對自身認知的心理障礙限制了老年人對電腦、手機等設備的使用和練習,阻礙了他們信息素養的提升。其次是時展的特殊性使當下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不會拼音,文字輸入成為他們連接互聯網的第一道門檻。再次是電腦、智能通信設備和上網費用的“高昂”價格也讓老年人望而卻步。
3.2老年人信息素養學習中的網絡安全風險
層出不窮的網絡詐騙、木馬病毒仍然在時刻威脅著老年人的上網安全。調查顯示,網絡謠言、虛假廣告、網絡詐騙、低俗色情是中老年網民群體遭遇占比最高的四類風險。66.2%的老年人曾遭遇過網絡謠言,52.7%的老年人曾遭遇過虛假廣告,37.4%的老年人曾遭遇過網絡詐騙[4]。
3.3圖書館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公共圖書館雖然面向老年人提供了很多服務,但在具體運行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以臨沂市圖書館為例,首先是重視程度不夠,針對老年讀者的服務工作沒有固定工作人員,沒有列入日常工作,培訓時間、交流方式不夠靈活,覆蓋范圍相對狹窄;其次是宣傳面窄、宣傳力度不足,很多老年人不知道圖書館提供信息素養培訓服務;再次是培訓后的跟蹤回訪服務和定向信息推薦服務缺位,未能鞏固老年人培訓成果,不能及時處理老年人在進階學習時遇到的問題。
4公共圖書館面向老年人開展信息素養培訓的建議
4.1根據老年人特點做好重點突破
圖書館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養培訓課程一定要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和實際需求進行設置,重點解決老年人的心理障礙問題,讓老年人能獨立操作電腦、智能手機等信息獲取工具,并且敢于、樂于使用這些設備。同時,針對老年人視力和聽力不好等問題,圖書館應提前根據課程內容準備好大字版的PPT和紙質版的教程,方便老年人學習。針對老年人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下滑的問題,圖書館課程應設置為小班化單目標教學、專人輔導、使用為先的啟發式模式。一期招生不應超過20人,一節課只設置一個學習目標,一堂課內容不超過20分鐘,課后學員結對子集中進行操作實踐,授課教師針對當堂課程內容進行一對一輔導,讓老年人學會自己摸索使用智能設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逐漸愛上使用智能設備。
4.2重視網絡安全教育,降低老年人被騙風險
網絡安全是老年人使用互聯網時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據調查,24.2%的老年人遭遇過中獎詐騙,25.1%的老年人遭遇過紅包詐騙,30.4%的老年人遭遇過保健品詐騙。此外,還有不少老年人遭遇過非法集資、理財欺詐、網絡傳銷以及冒充公檢法執法、黑社會尋仇類的詐騙等,這些給老年人的財產和心理帶來的巨大的傷害。為此,加強網絡安全教育,通過實例教學讓老年人學會辨別信息的真偽,學會面對虛假信息時如何應對,規避常見的網絡詐騙和黑客入侵風險,是面向老年人開展信息素養培訓中僅次于心理輔導的第二項重要內容。
4.3根據老年人上網習慣設置課程
2018年的《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71.3%的老年人的主要上網活動是聊天、68.2%的老年人的主要上網活動是看新聞、50.4%的老年人的主要上網活動是聽歌追劇。社交平臺已經成為中老年人獲取網絡知識的重要渠道,有44.1%的老年人通過親朋好友的分享獲取網絡信息[4]。為此,圖書館課程設置要根據老年人的這些上網習慣,重點圍繞微信、QQ等社交平臺的使用、今日頭條新聞客戶端的下載、視頻播放軟件的使用等,必要時可協助老年人注冊賬號。針對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不會使用拼音的問題,圖書館還應安排手寫輸入、語音輸入、字體大小設置等重點課程。針對老年人對特定信息的獲取需要,圖書館還需安排時間對搜索引擎的使用和軟件的規范下載及安裝進行單獨授課。
4.4加強社會合作,拓寬宣傳和服務覆蓋面
公共圖書館在做好課程設置的同時,還應該加強與傳統媒體、社會機構的合作,做好信息宣傳工作,如:充分利用廣播、報紙、電視及室外宣傳欄等渠道對公共圖書館面向老年群體開展的特色服務進行公益性宣傳;加強社區聯動,主動到社區服務中心等場所開展宣傳推廣活動,印制、分發一些老年群體感興趣的文獻資料。圖書館要通過多種宣傳方式,使老年群體更多地了解圖書館服務,增強圖書館對老年群體的吸引力[5]。此外,圖書館還要通過縣區聯動、社會合作等形式打造服務矩陣,讓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養培訓成為常態化、標準化、開放式服務;通過定點定期舉辦活動,形成品牌陣地;通過標準化的培訓課程設置,將培訓擴散到社區,提高服務獲取的便利性和均等性。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0-04-27].
[2]中國網信網.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0-04-27].
[3]楊敏文,邢修遠,應長興.提高老年讀者信息素養的國外經驗及啟示[J].圖書館論壇,2014(1):85-90.
[4]田文娟.要為銀發族“觸網”解憂[J].投資北京,2019(6):31-33.
[5]張強,金濤,曲哲,等.圖書館在關注老年群體網絡信息素養中的作用與作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12):27-28.
作者:王東 單位:臨沂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