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信息技術以迅猛的方式走入我們的生活并高速發展,信息素質早已成為我們教師的基本的素養。以信息化為背景的時代下,教師們不但要學會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還要不斷地對自己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素養提升。尤其是在農村任教的中小學教師們更是要重視對自身教師信息素養提升。農村的中小學分布并不均勻且整體師資隊伍并不十分有力,在農村中小學促進教師開展信息素質的提升途徑也是極為艱難的。為此提出以下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信息素養提升;教師;資源共享
我們早已步入信息化社會,在社會上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網絡工程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迅速而猛烈地發展,進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但由于農村中小學不論是物資還是師資各個方面明顯不如城市中小學。為了我國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收到同樣的教育,我們更是要加大對農村中小學信息素養的提升,以促進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順利進行。
1培養教師信息意識
要想有效地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首先便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培養教師信息意識,一切都從最基礎的開始做起。在信息社會,那一套傳統的教學方式稍顯得有些許的死板,當然也并不是說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優點。信息化社會自然是需要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來輔助教學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平時進行會議時,對來自農村的中小學教師可與當地較近的教師湊成連隊,每組教師若干人,平時授課方式、教學內容等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同時倡導教師們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即便是在農村中小學學校進行授課的教師也強制制定任務并要求其在一段時間之內將教案或是課上所需的課件以電子版的方式上交。這樣一來會極大地促進教師對電子設備的依賴性,長久地使用電子設備會對其有一定的熟悉感,進而提升其信息素養。這樣一來,在后續的教育局填表、學習、打印材料等要求時微機室的教師便不必過于繁忙,教師們自己就可以解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將信息技術教師從大量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再來,教師們組成了互助小組,教師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了,對教學中種種創新的教學方式自己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實施,可與其他教師進行探討進而進行逐步推進以查看學習效果。教師間成立互助小組也極大地促進了教育行業內部的串聯以及對信息共享的廣泛性。
2堅定教師教學自信,科學制定培訓方式
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更要堅定教師教學自信。在不斷的教學與進步中,教師應該一直保持謙虛的態度,吸收新的知識充實自己,但是同時教師也要對自己的能力與工作保持自信的態度。為教師制定培訓更多的是為了提升全面素質與能力,并非是否定教師的現有能力。所以教師應該抱有良好的心態,積極地進行教學與學習。例如,堅定教師的教學自信要從肯定學校、肯定教師開始。要想肯定教師就從培訓教師開始。組織學校內部成立網絡信息技術培訓小組,由信息技術教師首先面向上級統一被培訓,再回到學校培訓校內教師們。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如何使用多媒體、如何制作多媒體課件、如何制作動畫效果、如何制作視頻課程等多方面內容,對每一部分都進行詳細的教案,小到鼠標如何使用、鍵盤如何進行訓練等。要想真正地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普遍較低,信息素養更是不高的問題,只有不斷地促進他們進行學習,同時利用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實戰演練,從簡單到難、從淺入深這都是需要過程來慢慢實現。只要農村中小學教師們彼此不拋棄不放棄,堅持拿起鼠標點擊鍵盤,就總會成長總會進步。即便是培訓結束之后,這也不會是他們的終點,反而是通向更寬闊天空的一個嶄新的起點。從學習中體會快樂,從學習中堅定教師教學方式的自信,信息技術走進農村中小學的課堂不會是夢。真正地實現其信息技術水平提高,有效地提升信息素養能力不會只是夢。
3加大對農村硬件設施投放
要想實現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加大對農村教學硬件設施的投放是不可逾越的一部分,不論是發展到哪一個地步,總會有一個步驟是對學校進行硬件設施的投放。既然不可避免,何不在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期間便進行投放,一方面可以進行實際操作,另一方面也極大地促進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為學生呈現課堂的更多的可選擇性。例如,教育局對進行培訓的農村中小學提供一定數目的硬件設施,若是資金不夠可先挪用其他硬件設施較多且處于空余狀態的,也可以是先投放一批老版本的硬件設施。只要想解決,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在設施投放初期,為避免設施受到損壞,當由一名專員去各個學校進行講解設施應當如何維護,出現哪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對于突發狀況的應對措施,等等。并應附有詳細的說明書,內容詳細全面,若是不夠可由硬件設施源處派教師對其書寫使用心得以供正在接收培訓的教師們參考。同時為盡可能地不影響教學進度,對教師們的培訓當連貫且設置記憶點,一方面農村中小學教師普遍有老齡化情況,對于新知識吸收并不是很好,所以需要設置相應的記憶點以促進記憶。另一方面,在學習能力達不到要求時,可在硬件設施上貼有字條以喚醒教師們的記憶進行操作。對于多媒體課件或是視頻課程的使用務必需要記筆記,時時運用才能真正地實現會使用,從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
4實現資源高度共享
農村中小學校教學資源匱乏,對于教育針對性不強,在教育信息技術發展的路上成為較大的障礙。為此,實現資源高度共享是極為重要且刻不容緩的。為實現教學資源高度共享,可采取以下措施。例如,有針對性地對某一些特點較為突出且是重難點的課程由較為優秀的教師骨干進行錄制,上傳至相關教育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力勞動的重復性,減少了相應錢財的投放,既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金錢。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一對多的傾聽式,然而網絡上傳教學資源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圖片甚至是相關課程的文案版,種種方式任由廣大的教師們選擇。線下交流分享或許會受到種種限制,如地域,但是網絡卻不會有這種困擾,憑借著一根長長的網線,實現了教師們進行相應培訓,同時也鍛煉了教師們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是極好地提升信息素養的途徑。通過網絡進行相關搜索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觀察其他教師是如何學習、如何使用多媒體甚至到最后如何借助多媒體將所要講授的內容呈現出來,都是很好地提升信息技術的方法。通過實現資源與智慧的高度共享來實現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水平。
5結語
以上是筆者對于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探究的幾點思考,希望可以有些許的參考價值,同時也希望在農村中小學教師接下來的學習與授課中,其信息技術水平能夠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更好地為學生們呈現更加多元、信息量極為豐富的課堂。在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與學習共享的過程中,在深化自己信息素養水平的過程中,帶動身邊的教師以在整體水平上提升農村中小學信息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付進華.“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0(15):183-184.
[2]陳敏,周馳,王歡.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指數研究——基于東部X省教師信息素養調查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4):116-121,128.
[3]趙菁蕾.互聯網+教育環境下麗水市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調查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20,42(1):104-111.
[4]李兆義.“互聯網+”背景下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固原市農村中小學教師為例[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6):59-65.
[5]張嬋.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6]王淼.信息技術背景下延安市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與改進研究[D].延安大學,2018.
[7]鄧榮娟.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2):148-149,155.
作者:白斌文 張學玲 單位:古浪縣裴家營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