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 時代下的休閑農業旅游初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社會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現代技術不斷涌現,逐步揭開了網絡現代化的新篇章。因此,結合“互聯網+”進行休閑農業發展的探索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相關理論,對“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旅游發展進行系統闡述,以期促進休閑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休閑農業;旅游;發展對策
0.引言
現實生活中,人們逐漸對智能手機、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產品產生依賴,高科技的普及使社會邁入了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新階段。國家總理曾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提倡大眾進行創業創新,并出臺相應政策予以支持。如今,休閑農業旅游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國家對農業一向是十分支持,解決“三農”問題也是迫在眉睫,做好休閑農業旅游將會極大程度的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將“互聯網+”與“休閑農業”進行有效結合,豐富休閑農業旅游的內涵,對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1.“互聯網+”的研究綜述
互聯網從1986年在中國開始發展,從發出的第一封郵件到現在已經擁有近7億的用戶,互聯網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對我們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響。互聯網逐步豐富,如今形成新的“互聯網+”,但是對于不同的學者,“互聯網+”有不同的內涵[1]。阿里認為“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主的新興技術在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應用;國家發改委認為“互聯網+”是充分發揮互聯網的魅力,對要素進行整合優化,提高生產力及創造力;騰訊則認為其是通過網絡把萬物相連,進行資源的有效傳遞。雖然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定義,但是對“互聯網+”內涵有相同的認知,即互聯網已進入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產生重要影響。
2.休閑農業旅游的概述
如今,國內外學者對休閑農業旅游并未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是通過查閱參考資料,發現一些學者側重“農”,一些重視“旅”,無論是哪種界定方式,大體都是以農業為基礎,進而促進旅游行業的發展,將“農”與“旅”相互融合,從農業整體來推動旅游業發展[2]。休閑農業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方式,在農村生態環境的背景下,結合農村特色,對游客提供體驗式服務,滿足游客娛樂、放松、舒服的要求,進而推進農村旅游業的發展,總體上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
3.“互聯網+”休閑農業的內涵
“互聯網+”是采用新興信息技術,使互聯網融入各個領域,推進創新成果的產生,進而使資源能夠進行最優配置,促使各產業優化升級,建造生活新形態。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互聯網+”休閑農業應運而生,帶給農業新機遇,新挑戰[3]。“互聯網+”休閑農業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利用網絡平臺來實現休閑農業和其他相關產業的融合,推進農業的改革創新,促進農業的經濟發展,創建新型的農業經營方式,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而促進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3.1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包括農業電子服務、信息服務、旅游服務等多方面的內涵。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的高效配置,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對農業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進而實現優產,高銷的目標。人工智能的使用將會對技術、信息、人力等方面形成控制,節時省力,極大程度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3.2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指旅游者為了休閑度假,利用互聯網了解信息資訊,進而作出詳盡的旅游計劃,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安排;運營商通過互聯網運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旅游信息及獲取旅游者的相關內容。智慧旅游是參與者通過發散思維,凝結團隊的智慧,從而實現“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的目的,引入新的技術,融合新的理念,應用新的管理思想,進而創造旅游價值。
3.3農業信息化
當今社會是新技術的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人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新興科技,挖掘農業信息的潛在價值,互聯網為參與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人們可以汲取其中重要的信息,進而高效率的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推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信息化大體包含農業生產、流通、經營及社會服務等方面,應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以實現農業科學智能化發展。
3.4“互聯網+農業”
“互聯網+農業”是指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農業各個要素相互作用,進而產生大收益,將互聯網的新興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實現農產品的最大價值,進而促進農民增產,農業增收。基于互聯網下對的農業,將實現資源的全面整合,省時省力,實現農民的高收益愿望。
4.1政策扶持,推動休閑農業發展
國家對農業十分重視,對“三農”問題尤其注重,多次實施政策,解決“三農”問題[4]。在總理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后,國家對相關領域進行了政策扶持,大力發展農業,推進鄉村旅游、農業休閑度假等農業項目,利用互聯網來加快農業的發展,提升農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政府大力提倡培育現代化的“種養加”新型農業方式,農業資源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充分展現其自身價值,加上政府的鼎力支持,休閑農業正在大跨步地向前發展。
4.2農村市場開闊,休閑度假模式開啟
由于互聯網不斷深入“三農”領域,農人對網絡產生新的認知,利用互聯網這個大平臺,與外界進行交流,了解市場需求,為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農業改革。政府的鼓勵促使農村進行了改革,完善基礎設施,搭建交通網絡平臺,各個村莊都積極引進互聯網技術,完善農業所需設備,開拓市場,健全農業服務。農人紛紛建設家鄉,為展示家鄉特色進行部分房屋環境的修改重建,力圖滿足消費者的休閑度假要求,農業旅游逐漸成為農業發展的核心產業。
4.3農業信息化提升,推進休閑農業智能化發展
互聯網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多種先進的關于農業開發的硬件、軟件設備被融合進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使各種資源相互結合,進而各農戶間可進行廣泛交流,互聯網加速了農業信息化的進程,“互聯網+”促進了休閑農業智能化轉型,為農業高水平發展帶來了機遇。
5.“互聯網+”時代給休閑農業發展帶來的挑戰
5.1發展戰略選擇的挑戰
“互聯網+”背景下的休閑農業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也一定程度的加快了農業的發展,農業較大的發展商機吸引了較多企業的目光,電子運營、互聯網公司及新興科技公司都紛紛進駐農村,企業的投資雖然為農村的發展帶來商機,但是企業一擁而進的現象卻為農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農戶一時不知如何選擇決策,因此需要政府幫助決斷,選擇利于農村發展的企業,進而帶領農民脫貧致富。
5.2人才缺乏,資金不足的挑戰
現代的農業生活中,從事休閑農業的人員大多是當地的農民,總體的素養水平較低,農民對新知識、新技術掌握程度低,管理經營的方式過于傳統,對數字化背景下的新農村來說,高精尖技術人才極其缺乏。“互聯網+”下的休閑旅游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對原有農村環境進行改革,資金的籌措也是農村面臨的挑戰。因此,政府要對農村給予大力支持,幫助農村選拔人才,籌集資金,促進“互聯網+”休閑農業的高效發展。
5.3互聯網基礎設施落后的挑戰
當今社會正在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然而互聯網的普及時間較晚,尤其對農村來說,互聯網起步晚,教育落后,致使農人的互聯網知識薄弱,與外界相互聯系的能力較低。目前為止,農村并未普及互聯網設施,網絡設備落后是阻礙農業“互聯網+”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完善網絡設施對農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6.“互聯網+”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的推進方式
6.1政府引導
“互聯網+”時代下的休閑農業旅游若想要有極大的突破,一定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引導。“互聯網+”背景下的休閑農業在初期發展時,農戶對新興的農業發展方式還不甚熟悉,因此離不開政府的組織扶持,在政府的幫助下,休閑農業旅游將會持續發展。這些年來,隨著“互聯網+”運動計劃的產生,政府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用以扶持農業發展。政府在相關通知中,明確提出農戶要利用先進技術,學習網絡知識,充分利用互聯網及新媒體平臺,農戶通過新興技術學習先進知識,將會極大程度的促進當地休閑農業的發展。政府幫助農村引入先進的人才及優異的企業家,為農村創造利潤,完善設施,以促進休閑農業的持續發展。
6.2技術推動
信息技術是促進“互聯網+”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新興技術對傳統農業進行適當改造,有助推動休閑農業的全面發展。農業的智能化發展,3S技術、自動控制傳遞等新興科技不斷進步,以網絡為核心的休閑農業正在一步步發展,智能技術如無人飛機噴藥、GPS導航技術、傳輸數據等系統都幫助農業發展減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5]。
6.3企業帶領
由于“互聯網+”是新技術、新理念,農戶缺乏了解,農村引進優秀的企業,將會在企業的帶領下,加速農業的發展。企業入駐農村,會引進資金與先進的人才及技術,企業為農戶搭建平臺,方便農戶了解市場,與外界進行交流。企業利用經驗對消費者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其需求,完善設施進而推動休閑農業旅游業的發展。
7.結語
休閑農業旅游是農村各項產業的融合體,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是推進農業經濟進步的窗口。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休閑農業迎來了機遇,同時也遭遇了挑戰,農村要充分利用資源,以促進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惠蘭.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4(06):28-30.
[2]關鈺橋.互聯網時代下鄉村旅游營銷模式探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3):55-57.
[3]蔚慧,韓寧.基于體驗式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8):47-48.
[4]孫伶俐.休閑農業“農旅雙鏈”發展模式下的若干問題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3):66-68.
[5]苑雅文,王雙.“互聯網+”破解休閑農業發展瓶頸[J].中國商論,2016(20):33-35.
作者:余國昌 單位:黃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