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培養定位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提升小學的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教師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小學教育專業的構架和建設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缺乏整體完善的構架,所以其在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評價等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培養定位。
關鍵詞:小學教育;培養;定位
1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定位的偏頗及其分析
小學教育專業始于1998年南京曉莊學院第一次建設一直到今天發展了十幾年的時間,這個專業作為師范學校是一個新的專業。小學教育的培養定性是專業學術建設的基礎,而且也是高等院校辦學的目的、水平和實力的特定表現的方式,綜合觀念來看,我國的小學教育這個專業本科培養定位的研究與實際呈現不符,小學教育這個專業在本科里應該有非常厚的基礎,專業知識以及強硬的技能素質,還有學者強調了小學教育這個本科專業主要是培養創新型的小學老師和小學教育的管理制度。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教育非常重要,品德的教育和學習上的教育尤為重要,當今社會中學生教育問題不可避免地會加入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去,尤其是升學教育,在這個社會中很多事情看數據看分數沒有人看質量,總是感覺分數上去了,數據上去了升學率就上去了,升學率的問題在教育中被無限地抬高,道德教育卻無人問津。在我國教育中我們教育學生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優質人才,德智體美全面性的人才,現代教育把分數看得太重把品德教育放得太低了,我們國家的教育特別重視學習上的知識,而缺乏加強學生的自我能力,在我國教育部的調查中,我國義務教育當前用的是教與學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也發現了被動教學缺點。我們把教學建立在了人的客體性、被動性的基礎上,但是他們疏忽了人的主動性吸收知識、探討學習。在教育學生的方面我們真正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好,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感情,實現學生自己長遠的發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習上的知識而輕視學生自我能力的教學方式方法已經偏離教育的本質了。對于老師、家長一味地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考試考高分就是學生當前學習的目標,這種方式顯然有點偏離教育的軌道,忽視了學生個人本身內在的積極性和自己能力的激發。所以我國教育一定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學習教育放在第二位,提高學生的政治觀念和道德情操,讓學生學會尊重每一個人,詳細來說就是培養學生適應這個社會的觀點和道德素養,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價值觀和文明的行為,學校與學校之間差異非常大,有的學校培養方式不一樣,比如東北師大、杭州師范高等大學作為具有代表性的綜合培養人才的方式方法,又以首都師范高等大學、天津師范高等大學為代表的分學科的培養模式,以上海師大、華南師大為代表的中立性模式,已經非常有影響了,并且制約著我國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性培養人才的模式,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非常好,但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從而影響到了這個專業培養人才的方式方法。筆者對江蘇省的十幾所高等院校的小學教育專業正在用的培養方案進行了比較,這十幾所高等院校既有“211”院校還有一般化的本科高等院校,包含全國第一個開小學教育專業,也有經驗豐富的高等師范大學,也包括辦學歷史時間不長,依賴于別的院校模仿借鑒的高等院校,這些高等師范大學相互比較的結果讓大家都非常的擔心害怕,有的甚至夸張地表現出沒有目的、隨心所欲的特征。對于這個專業的有所認知模糊不清,相對于現當代的小學教師培養方式方法和標準缺乏深層次、體現實踐特質研究,對小學教育教學整體現狀了解甚少,甚至以局部代替整體,這是許多樣本的共性與主體呈現。上邊說的這些認知和行為的不一樣,既有客觀的因素,又有主觀的因素,總結起來主要有4個方面的限制,小學教育專業的建設性是長期的和動態的。我國的小學教育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十幾年的探索,并不可否認小學教育這個專業,還是一個需要反復總結,一直要去完善的一個學科專業,從小學教育發展的過程來看,這個專業涉及了很多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有宏觀、客觀、微觀,這些要素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系統。
2我國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定位的向度及影響向度
專業的建設也不能一蹴而就,得有一個整體的結構,并且適合長期運作。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專業既不是中等師范相對應的教育那么簡單,也不是跟傳統的那種本科師范類專業一樣,這個專業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專業,跟我國最基礎的教育一樣,如果底子沒打好則無法完成,到底該如何突出這個專業的特性,形成一個完整的聯系體制,但是這個也不是一個短時間就能完成的,這個必須要有經驗,實現對歷史的繼承,這個也更需要一個創新型的想法,實施一系列的改革和新的嘗試,從另一個對比的角度來看,國外幾個國家的高等院校的小學教育專業起步非常的早,他們的培養方式和體制有一些可以去借鑒,也可以去參考但是不能完全照抄。從事實方面來看,中國和西方那些國家的專業性理解肯定是有不同的,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情況,所以也有不同的差別,在體制上和培養的模式上不會完全一樣,只有中國的方式才可以表現出來研究這個專業的實踐的意義,小學教育屬于我國的基礎教育,要改革最基本的教育,需要我國這些高等院校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去改革、發展、順應這個社會,不斷完善、發展我國小學教育專業的本體,發展好這個專業的最基本的特質,自從小學教育吸納到高等教育這個體制里來之后,我們國家的最基本的教育就在改革,改革的范圍和進行的程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這種改革肯定會有爭議,但是對于這個專業的正面影響卻不能忽視,在學科建設方面,政府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希望把學習的條件提高,還有一個是在非常正規的一個專業的設計團隊方面,在量上可以相對滿足當前我國教育的需要,在我們國家,小學老師的學歷相對于以前已經很高了,在專業、年齡的體制都很合理。在小學教育管理方面,管理體制,政府行為的越位,缺少一步步的轉變,在我們國家高等教育類的學校,他們辦學的重要地位,都是非常突出的,在社會上的監察效果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以上一系列情況,將會導致小學教育這個專業培養的人才,和培養的規格大幅度提升,這種也有局部因素的影響。我們國家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不平衡是我國必須要嚴正以待的大問題,這種不平衡可以分為區域不同、城鄉不同、學校不同,這個也可以進一步理解為設施、教師隊伍和學生的生源條件的差距性,小學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還有很多別的原因,因此導致的結果是,我國的小學教育專業的公平公正性將面臨非常嚴峻、長期和多層面的挑戰,還有一些地方、學校老師資源,表現出來非常有個性的特點。在堅持培養教師的專業方向,避免向外擴展由一元到多元,堅持培養小學老師,強調這個專業的目的性,反對別的方式和多元的情況,以上這些情況,并不是主觀表現出來的,而是根據專業的性質,來培養小學教育專業是本科的層次培養小學老師。我國建立之后,小學老師培養的這份工作都是由師范院校承擔,這種培養方式雖然可以緩解小學老師師資力量的問題,但是培養的小學老師水平、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發展的潛力不是很大。我們國家高等教育模式的擴大和教育方式方法和構架的調整,讓一些高等學校學習別的國家的成功例子,開始讓小學教育這個專業提高培養的層次,我們國家的教育是特別重視學習上的知識,而缺乏加強學生的自我能力,在我國教育部的調查中,我國義務教育當前用的是教與學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也發現了被動教學缺點。我們把教學建立在了人的客體性、被動性的基礎上,但是他們疏忽了人的主動性吸收知識、探討學習。在教育學生的方面我們真正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好,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感情,實現學生自己長遠的發展。所以,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習上的知識輕學生自我能力這些教學方式方法已經偏離教育的本質了。對于老師、家長一味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考試考高分就是學生當前學習的目標,這種方式顯然有點偏離教育的軌道,忽視了學生個人本身內在的積極性和自己能力的激發。在中國學生學習的唯一衡量學習好壞的標準僅僅是看學生考試的分數,但是從來不看學生個人的能力,也不看學生的積極性,只是通過成績這樣的標準很容易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的心都受到打擊,讓學生有一種反正我考不好分數就自暴自棄的學習結果,這樣的衡量標準也會影響學生以后的發展。到現在為止我國開設小學教育專業,通過上邊的情況,我國小學教育這個專業的設置并沒有改變小學老師培養這個宗旨,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小學老師的文化水平和層次,順應教師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王智秋.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5-30.
[2]徐文彬,吳永軍.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的經驗得失與未來發展[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12):130-133.
[3]馬云鵬,解書,趙冬臣,等.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4):73-78.
[4]李淑芬,劉國權.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的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10):14-15.
[5]徐文彬,王愛菊.高師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研究現狀及其未來建設[J].課程•教材•教法,2007(12):75-80.
[6]陳蘭香.高師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的基本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2008(6):83-86.
作者:李越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