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聞傳播對經濟的重要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眾所周知,新聞媒體是進行新聞傳播的操作者,新聞媒體工作者在社會中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進行傳播,其中就包括經濟新聞。隨著我國傳媒事業的發展,社會對傳媒的信任度不斷增加,使得新聞傳播的內容具有重要性。大眾獲取信息的途徑大多是通過新聞傳播,并且大眾獲取的經濟新聞在促進個人收入和企業經濟增長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企業和媒體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新聞媒體成為企業走向市場的重要載體和途徑,企業同時也從新聞傳播獲取到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經濟信息和社會信息。首先,新聞傳播促進了企業家的成長,社會輿論和新聞媒體對企業家具有激勵和約束作用。我國最早一批社會主義企業家,例如馬勝利就是在新聞媒體的宣傳下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之后隨著新聞媒體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通過新聞媒體走進大眾視野,并促進了其企業的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當下的80后企業家,他們在互聯網媒體的發展中成長,知道如何利用媒體這個媒介發展壯大企業。以聚美優品CEO及聯合創始人陳歐為例,16歲留學新加坡,26歲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回國后自己一人創辦聚美優品化妝品銷售網站,并牽手流行明星推出聚美優品地鐵廣告,其新穎的“雙代言”模式受到熱烈追捧。聚美優品的成功離不開陳歐本人的努力,也離不開當下網絡傳媒的影響,新聞媒體的報道和宣傳使聚美優品和聚美優品的理念深入人心,陳歐造就了聚美優品的成功,新聞傳播的時代也同樣造就了陳歐的成功。企業創始人在新聞傳播的作用下成為企業家,并受到輿論的約束,作為公眾人物更要擔當起引導社會積極向上的責任,以身作則,為社會中正在創業的年輕人做出表率作用,給社會帶來正能量。其次,新聞傳播中的經濟新聞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為企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參考和依據。經濟新聞具有商品價值,經濟新聞的傳播能夠產生現實的經濟效益。當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企業決策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的好壞,因此經濟新聞對企業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可以根據直接經濟新聞或者預測性經濟新聞及時調整企業決策,防止企業決策的失誤和偏差。例如央視頻道的經濟類節目《第一財經》《、經濟24小時》、第一財經網等都是新聞傳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重要成果。新聞傳播媒介對企業形象的塑造也間接地促進了企業經濟的增長,比如央視經濟新聞中對某企業的報道就提升了該企業的形象,促進該企業產品的影響力,再加上消費者容易受到新聞輿論的影響,因此間接地促進了該企業產品的銷售額。新聞傳播在給企業帶來商業價值的同時,也會揭露市場經濟中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例如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節目揭露了許多企業制假售假、欺詐消費者等行為,相關部門根據此類新聞進行企業的整改,整頓了違規企業的經濟秩序,促進了我國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2新聞傳播對社會經濟的監督作用
新聞傳播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對經濟的監督功能。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很容易出現市場失靈,企業內部組織由于集權制、家長制,造成企業運作的非透明化,經濟效益會引誘媒體向商業化趨勢發展,不斷出現的跨國公司也存在漏洞,在法治不健全的環境下更容易出現官商勾結等現象,這時新聞傳播的監督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新聞監督指的是以公共領域制約政治領域和市場領域,有必要還可以進行跨國監督,全球性新聞監督也在不斷完善。例如我國著名的《財經》雜志等優秀媒體時刻監督著我國大企業、上市公司、跨國公司等企業的發展。新聞業運用媒體的力量參與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獲取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不良現象,及時傳播給社會,從而使企業的發展走向規范化,使我國經濟的發展走向正軌。新聞傳播對經濟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新聞媒體監督企業對國家政策的執行程度,揭露事件的表象和本質,從而也督促了相關部門對企業的整改力度。新聞傳播從側面對企業經濟運行中的疏忽進行提醒,使企業對市場環境做出更準確地判斷,避免因疏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新聞傳播還對企業經濟發展中的不規范行為進行監督,使企業及時進行整改。央視每年的“3•15”晚會上都會揭露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例如國外知名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有“暴利”的嫌疑,進而遭到央視媒體的曝光,比如麥當勞等美國快餐連鎖企業,美國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也“榜上有名”,星巴克的產品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價格遠遠高于美國本地或外國其他市場;我國“茅臺酒”摻假,影響我國品牌的信譽和形象等。新聞傳播對我國經濟的監督作用意義重大,有利于我國消費者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念,有利于促進相關部門對經濟發展中的違法違規現象進行整治,不斷完善我國經濟發展的政策,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3新聞傳播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均衡發展
雖然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各個地區之間存在競價發展差距,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東南部地區經濟差距極大,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差距極大。從新聞業的發展來看,經濟差距與新聞業發展水平存在必然聯系。我國東南部經濟發達,開放程度高,其新聞業的發展水平高,充分發揮了地區新聞傳媒的作用,加強了東南部地區與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經濟的聯系,增加了東南部地區的世界知名度和經濟效益。我國農村地區新聞傳媒的發展也遠不及城市地區,這也就制約了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造成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差距。首先,我國中西部和東南部新聞媒體事業發展差距過大。經過調查研究,我國中西部地區書刊雜志的出版數量、電視電臺覆蓋率、網絡覆蓋率等都不及東南部地區,這就造成中西部地區對于經濟發展趨勢的預測以及經濟政策的了解水平較低,不利于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國在近些年來不斷發展中西部地區新聞傳媒事業,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網絡普及度,將傳媒政策向中西部落后地區傾斜,比如大力減少稅收、增加西部地區傳媒發展的資金投入“、西部大開發”政策,等等,政策的實施加強了西部開發的基礎設施建設,使中西部地區企業受到國家更多優惠政策的支持,通過新聞媒介使更多的地區了解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優勢,吸引更多投資,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其次,我國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新聞傳媒事業發展差距大,造成農村和城市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為解決“三農”問題,我國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新聞媒體在農村思想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新聞傳媒對新農村建設的報道從未停止,重點加強對“三農”問題的報道,在報道中不僅注重對經濟的報道,還要注重對農村生活的報道,使社會各界重視并關注農村地區經濟的建設。農村地區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使農民轉變生產觀念,學習到先進的科學知識,近些年來農村地區企業的發展迅速,很多大學生受到政策的影響紛紛回鄉創業,促進了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央視農村頻道作為電視新聞傳媒的代表,開展各種農村經濟節目,例如《農村致富報道》《、致富經》等,這些電視新聞節目的報道體現了新聞傳媒業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關注,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縮小城鄉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4結語
新聞傳播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聞傳播業為企業經濟的發展提供經濟信息,為成功企業家進行宣傳,促進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經濟監督的職能,對企業競價發展中的行為進行監督,有利于及時糾正企業的不規范行為,促進相關部門對經濟發展中的違法違規現象進行整治;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逐漸縮小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域差距,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新聞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新聞傳播活動也會因為各種原因危害個人、企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比如虛假經濟信息,歪曲的政策報道等,因此新聞傳媒工作者應該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保證經濟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客觀性,為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
作者:劉志剛 單位:黃岡師范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