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高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了小學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這一點在小學的高年級數學課堂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思考能力,再加上該階段的學生還具備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對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充分培養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本文圍繞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能力的策略,進行學習動機、問題意識、課堂氛圍等多方面的分析。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質量;學習效率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一)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的內容不僅更加豐富了,而且更新的速度也在逐漸加快。并且,知識的傳播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此時,學生單單只靠在學校的學習已經不能滿足現狀,而且學習的過程已經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就目前的社會發展情況來看,當代社會要求一個人具備“活到老,學到老”的自學精神。由此可見,學習已經成為一個人的主動意識行為,至于結果的好壞只能是體現在個人自身的學習能力上。作為數學教師,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要想學生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就離不開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如果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那學生日后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實現自我控制,自主克服困難。對于自主學習來說,需要學生擁有著極強的求知欲,并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保持著自覺的態度,在上課之前做好預習工作,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課堂中要仔細聽講,積極發言,并解決自己未解決的問題。在課后,還要對知識點加以鞏固,及時進行復習,主動發現和糾正自身存在的錯誤,并對自己的學習效率作出合理評價。不僅如此,還要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鼓勵自己,利用多種學習資源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使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都有所提高。
(三)能夠磨練學生的意志
小學數學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原因在于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面對一些困難和挫折。但如果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克服學習中的挫折和困難。在順境下,可以排除身邊的一切干擾,專心致志的學習。在逆境下,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不放棄學習的想法。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鍛煉自身的堅韌意志。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要想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動力,興趣是關鍵,教師不僅需要在講課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學生的自我效能,從而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生活當中。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來源于自我效能,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尤為注意這一點,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自信,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舉例來說,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上,學生會學習到關于“百分數”的知識,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地添加生活中的事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一種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大于等于百分之十,班級同學這次測驗成績的優秀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然后,根據上述的例子,讓學生去自己思考生活中百分數的應用領域。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內容記得更為扎實,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來。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除了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利用提問的方式來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將學生帶入思考的環境,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在上課時,如果學生提出了不合理或是沒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時,教師不應當直接否認,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應當通過合理妥善的方式來讓學生掌握提問的技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學的人教部編辦教材中有關于“分數除法”的章節時,教師把基本的基礎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后,可以組織學生將一張紙的三分之二裁成兩半,再讓學生去思考剩下的部分是整張紙的幾分之幾。讓學生去充分思考并試著去解答,通過學生自主的思考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這在無形之中也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內在因素是左右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外在因素的重要程度也是如此,但在這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環境。照本宣科的傳統教學方式往往使得課堂環境十分壓抑、沉悶,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激發學習興趣,不利于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應當在課堂中,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為學生打造出一個愉悅的自主學習環境。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學的人教部編版教材中有關于“圓”的章節時,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張圓形的紙,然后在上課時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圓”展示出來,并且向學生提問:如何做出“圓”來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制作方法,結合教材上的內容,來講解圓的特點和來源。利用這樣的方法遠比直接將知識理論教授給學生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還充分的活躍了課堂氛圍。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教育和科技的融合程度也在逐漸加深,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還能使教學的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所學內容。在現代化信息技術中,多媒體教學系統是最為常用的一個,它可以完成一些教師難以完成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采取板書的形式來展現課堂的學習內容,其缺點在于比較浪費課堂時間,并且無法生動的展現出晦澀的理論知識,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它能夠將任何形式的知識通過媒體演示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運用有趣的呈現方法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明顯地提高課堂效率。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學的人教部編辦教材中有關于“圓柱和圓錐”的章節時,通常來說教師會通過手繪的方式在黑板上畫出圖形來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但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就可以用更多樣化的手段來為學生呈現圓柱和圓錐,并將二者的特點和計算方法加以生動的描述,同樣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設置出一些相應的課堂練習,從而使學生能夠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五)組織和開展自主合作的探究學習活動
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地讓出自己的課堂主導地位,將課堂的更多時間交給學生,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來進行學習,為學生設置課堂任務,然后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互相討論,共同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會更有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并且這樣的方式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學的人教部編辦教材中有關于“圓錐體積”的章節時,在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組單位來劃分學生,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來探究體積的求解方法。每個學生都有著對體積求解的想法,有些學生認為可以從圓錐的體積公式入手,找出公式求解所需的條件,再套進公式求解。有些學生認為可以從圓錐的特征入手,找到圓錐和圓柱體之間的聯系,之后求解。利用這樣的方法能夠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六)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夠有效實現思維過程的書面化,對學生而言,非常有利于他們進行知識梳理和知識鞏固。由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知識素材,并且具備一定的歸納概括能力和整理能力。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自主構建出本學期所學習的知識體系,學生在自主構建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起自主學習能力。舉例來說,當教師教授學生“生活中的數字”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在黑板上或是在多媒體設備上為學生繪制出一幅思維導圖,其中中心位置便是“數字”。然后,讓學生根據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對思維導圖進行補充,根據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數字的分類。學生在自主補充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不斷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的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可以使課堂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高,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自己的課堂管理方式和課程教學方法,充分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及認知能力,并采取科學合理的培養手段,這樣才能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秀敏.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才智,2020(13):109.
[2]羅來忠.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四),2020.
[3]趙小萍.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20(12):78—79.
作者:王雁 單位:甘肅省華池縣上堡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