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結構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0引言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課程設置需要堅持就業導向原則,現代幼兒教育強調幼兒健康,提倡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幼兒身體素質,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體育課程設置直接套用其他專業體育課程設置,缺乏一定的專業性與針對性,難以滿足教育教學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本文認為應該打破傳統局限,結合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特征構建合理化的幼兒體育課程結構體系,全面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體育教學質量。
1課程結構的相關概述
所謂課程結構,指的是一門課程中相關內容的合作,如理論課程內容與實踐課程內容的合作,課程教學內容與其他內容的合作等,此內容的合理程度對本課程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效果有著決定性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教學能力與水平的提升需要綜合考慮到教師崗位技能與日常工作能力,同時對教學任務背景下教師能力滿足要求進行分析與探討,在此基礎上轉能力目標為課程內容,結合相關因素制定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特征與需求相符合的課程結構。本文基于該思路探討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體育課程結構體系構建。
2關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體育課程結構體系的構建
2.1課程建設思想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體育課程結構體系構建需要遵循健康為主、就業為輔的思想,營造良好的交流溝通環境,關注并了解市場發展與就業特征,以針對性地培養運動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體育精神與體育意識。一方面健康理念思想,該思想強調運動方式與技能的了解與掌握,通過學習與實踐熟練掌握運動創傷處理與健康測試能力,樹立良好的運動意識,在體育運動中投入合理的時間與精力,養成良好的習慣與意識;另一方面職業培養思想,該思想要求掌握與幼兒體育課程要求與特征相符合的運動技能,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好體育活動組織、幼兒游戲創編等工作。
2.2課程基本內容
課程內容是影響課程結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效率與質量有著直接影響,所以課程內容選擇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專業要求與職業目標有效結合原則、健身培養與文化教授有效結合原則、合理選擇與效率保障有效結合原則等,基于此原則選擇課程內容更具普遍性與影響力,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落實到具體,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內容應涉及3大模塊,即身體素質、職業技能與教學實踐。首先就身體素質來說,鍛煉身體素質是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教學內容集中于跑、跳、投,其中跑的目的在于發展心肺,鍛煉耐力,跳的目的在于鍛煉下肢力量與腰腹力量,主要由跳遠項目、跳高項目組成,投的目的在于鍛煉上肢力量,比如實心球就是比較符合現實需求的投的項目,此項目的練習對體育課程吸引力提升、練習者身體素質培養具有積極意義;其次就職業技能來說,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旨在輸送幼兒教育人才,結合幼兒教育要求,體育課程職業技能模塊應涉及幼兒體操、民間體育、隊列編排、游戲設置、普遍性比賽規則等內容;最后就教學實踐來說,毋庸置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只有將所學知識與技能落實到實踐中,才能更好地促進自身發展,課程實踐模塊內容應涉及3方面內容,即教學實踐、活動實踐、教學創新。
2.3課程教學模式
考慮到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本課程教學應打破傳統教學局限,樹立與時俱進教學理念的同時,制定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轉單向傳授為多向傳授,實施互動式教學,體現教學時代性與創新性。聯系實際,首先以導入欣賞促教、學、練的有效結合,即教師在講授相關基本內容如基本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指導練習;其次通過初步領略進行普遍性練習錯誤展示,以提升練習有效性;再次分析探究,在課堂教學上設置討論題,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最后深層次體驗,提供幼兒園觀摩機會,以觀摩學習與掌握新的教學模式。
3結論
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與課程建設的嘗試,需要以幼兒發展特征與需求為依據進行課程建設更新與調整,構建出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更相符合的幼兒體育課程結構體系,進一步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體育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1]萬洋.西安市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體育課程開設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5(06).
作者:吳雅彬 楊愛麗 孟琳 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渭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