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輔導員自我修養對學生管理工作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對高校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能力要求。輔導員的自我修養是個人素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適應自身職業發展、培育時代新人的必要條件。輔導員的自我修養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起重要作用,也是推進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自我修養;學生管理;影響
高校輔導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但絕不是學生的“全職保姆”,也不是學生思想認識的“搬運工”和“鍵盤俠”。作為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履行基本的管理職能,又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特點,從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習慣等方面出發,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職業指導等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是非常重要的[1]。優秀輔導員率先垂范的個人品行、明德惟馨的高尚師德、甘為人梯的工作作風、風趣幽默的人格魅力、收放自如的情緒管控能力、勇于擔當的能力素質和熱情飽滿的工作態度,都離不開輔導員的自我修養。只有注重自我修養的輔導員才能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如魚得水,為學生鑄就“思想靈魂”、補足“精神之鈣”。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輔導員是班級的領頭雁,其個人品行一定要端正,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與學生打交道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切忌發表與身份不符的言論,哪怕是日常調侃也要注意為人師表,謹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2019年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國民眾跪地哭泣。有的學生卻聽到個別老師將圓明園被燒和此次事件作比較,調侃稱“自家羊窩被燒個精光還心疼仇家的牛棚”。一位三觀不正的輔導員是難以讓學生欽佩和服從的,只能讓人對其個人修養嗤之以鼻,甚至成為學生的笑柄,何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不能勝任學生的人生導師。
2明德惟馨,做金子的光源
缺乏涵養、對學生強行施壓管教的輔導員,不僅不會吸引學生,還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輔導員的初衷與使命是育人、育德和育才,只有注重自身修養,率先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樹立個人崇高形象,才能讓學生耳濡目染、尊師愛師,將輔導員的教誨融入個人德行,視輔導員為引路人。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實際上金子根本不會發光,只是反射了自然之光。每個學生在輔導員眼里都是金子,輔導員應該做他們的光源,哪怕只是星月之輝亦或螢燭之光,只要深諳明德惟馨,總能向學生反射瑾瑜光芒。
3甘為人梯,以真換真
關注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注重對學生個體生命的理解、尊重和關愛,培養適應社會進步、具有主體人格的人才,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新時期的師德要求。輔導員要尊重學生,做到平等、豁達、寬容,不為學生貼標簽,不帶有色眼鏡看學生,真心為學生排憂解難,善待每一位學生,即使學生“頂牛”,也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三思而后行,尤其要有自我批評的勇氣和精神。如若輔導員能將學生“視如己出”、甘為人梯,便會匯聚更多耐心和愛心,擔起育人之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輔導員無處不在、無微不至的關懷,能讓學生感受親如父母的溫暖。將心比心、以真換真,輔導員的付出會激發學生感恩的種子萌芽和正能量的迸發。
4培養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
有趣的人總是會吸引別人,因為他們都有一雙慧眼,總能在平凡瑣碎的生活細節中發現蘊藏的真趣。無論處于怎樣的困境,講究生活趣味的人絕不會喪失深埋內心的信念與熱情,他們對身邊的一切永遠保持飽滿豐沛的愛。有趣的靈魂,的確猶如一杯清茶,能引領人們呼吸到清新而略帶花香的氣息。有趣是一種藝術,一種才華,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喜劇,一個有趣的人隨時會發掘事情有趣的一面,欣賞生活中輕松的一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一位有趣的輔導員是睿智的、有魔力的,如果能將這種神奇的力量帶到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必定會打破輔導員在學生心目中不近人情、無趣、古板的初印象,有助于克服師生交流障礙,增進師生感情,贏得學生喜歡和信任,對塑造學生積極陽光的人格起到重要作用。例如,一位輔導員在期末考風考紀教育班會中倡議大家考試不要作弊,并反問大家如果考試過程中發現一張寫滿小抄的100元人民幣應該怎樣處理,學生哈哈大笑之后,還被輔導員普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緩解了考前的緊張氣氛。
5做好情緒管理,不做沖動的“刺猬”
亞里士多德說:“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么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關系并不樂觀,存在溝通障礙和誤解、輔導員對大學生的要求難以完全滿足等問題[2],重要原因之一則是輔導員脾氣不好,也就是是情緒管理問題。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會“超標作業”,雙休日處理學生瑣事也是“慣用模式”,有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容易引起輔導員情緒波動。憤怒的情緒像一只刺猬,會傷害跑過來擁抱他的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若輔導員不能及時管控自己的情緒,免不了會波及無辜的學生,產生師生隔閡。魯莽的輔導員既不能讓學生認識錯誤,還會被質疑、被輕視、被敵對,甚至還可能造成學生心理問題,嚴重者會造成慘案。睿智靈活的輔導員由如春風拂面,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情緒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要掌控得恰到好處。因此,要成為情緒的主人,必先覺察自我的情緒并能覺察他人的情緒,進而能管理自我情緒。輔導員一定要合理管控自己的情緒,要適時適所,對適當對象恰如其分地表達情緒,時刻保持理性頭腦分析問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有效、良性的溝通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根本保障,是做好學生服務工作的基本前提[3]。輔導員要學會用辯證思維解決問題,切實成為有邏輯、有內涵的時代新人,如此才不會將負面情緒傳遞給學生,平心靜氣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6有魄力、敢擔當,做學生的“主心骨”
大學生雖然已步入成人行列,但是心智尚未成熟。由于就業、求學競爭壓力的激增,大學生面臨的挑戰和困難越來越多。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很多大學生因為缺少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離開父母獨自學習和生活之后無法適應社會、無法融入社會、無法接受挫折和打擊,面對各種挫折和挑戰,他們常常會不知所措,甚至發生輕生的悲劇[4]。輔導員是大學生在學校最親近的人,如果能夠在學生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候放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市井心態,有魄力,敢擔當,呈現出對學生的人格正面影響力,為其出謀劃策,消除顧慮,做學生的“主心骨”,應對多元社會下的各項挑戰及誘惑,勢必會促進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
7提升幸福感,熱情擁抱工作
輔導員“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不能成為自身情緒的“晴雨表”,面對繁雜的學生工作以及各類突發事件,輔導員理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強健自己的心臟,不要“玻璃心”,將工作煩惱帶到自己的生活中,應該換一種心情看待問題,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輔導員是一個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被尊重、被贊美,這足以讓其每天充滿熱忱地面對學生和工作。既然承受家長和學校的囑托,就應該不負所望,做好日常工作。輔導員每天接觸活力四射、創意無限的學生,自己也將青春永駐;輔導員帶給學生光和熱,學生也將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輔導員參與了學生的成長,學生也豐富了輔導員的世界。收起吐槽和抱怨,做一個幸福樂觀的輔導員,以熱情的工作態度面對學生,迎接學生管理。
8結語
輔導員是一個吸收“黑暗”、釋放光明的崗位,教育無他,唯有愛和榜樣。面對各類突發事件,輔導員理應要求自己注重個人修養,以真善美的個人操守、獨特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情緒管控能力、寬廣博愛的胸襟和情系學生成長的胸懷,練就一身“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處世本領,為學生排憂解難,做學生陽光、靠譜的青春同路人。
[參考文獻]
[1]劉慶.高校輔導員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7(22):63.
[2]呂俊玲,張美蘭.新時代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研究[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1):61-66.
[3]鄭禮月,劉慧.淺談高校輔導員的溝通技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9):129-130.
[4]李磊.高校大學生抗挫折能力問題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9.
作者:段聰影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