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監督弱化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外部原因。
1.1國家相關法律制度不夠規范和完善。盡管國家不斷對與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但是會計制度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地方,不能對所以的會計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只有在會計行為發生之后,才能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實踐中不斷對其法律制度進行完善。并且在目前的會計法律制度中,大部分是對會計違規行為的處罰,并沒有對相關會計人員進行科學的評判和處理,導致有些會計人員鉆了法律的空子,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另外,目前的會計制度仍然不夠系統,較為凌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會計人員的掌握難度。
1.2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形成了多種類型的國家監督機制,比如稅收、審計以及財政監督等,都在我國經濟的復蘇和發展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是,由于監督機制種類繁多,幾乎每個部門都擁有自身獨立的監督權力,使得各種監督職能之間出現重疊和交叉現象,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監督標準,再加上對每個部門的管理也比較獨立和分散,使得在監督過程中難以對信息進行相互的交流和溝通,使得監督力度不足同時,很多部門都各自為政,正在監督方面出現了權責脫鉤的現象,相關負責人對于權利予以充分的重視,但是對其應該旅行的責任則進行忽視,只關注本部門的管轄對象和管理范圍,而對由于工作出現失誤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不管不顧,也不承擔相應的責任,相互推卸責任,使得會計監督難以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另外,對于受到當地政府管轄和領導的財務部門,在進行會計監督時也僅僅只考慮當地的利益,而對于該地的企事業單位卻缺乏較強的制約力,導致監督力度和深度較低,難以取得良好的監督效果。
1.3執法不嚴。盡管會計法律制度已經出臺并逐漸付諸實施,然而,執行效果卻并不理想。很多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對會計法律制度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仍然按照傳統的規章制度和自身經驗進行處理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會計法律制度沒有樹立足夠的權威性,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比較普遍,很多會計違規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和嚴懲,對相關會計人員特別是相關負責人并沒有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制約和嚴懲,并且會計人員一旦違反領導意愿,便會遭到打擊和報復,這些都使得很多會計人員在面對問題時選擇明哲保身,盡量不和領導起沖突。按照會計法律制度相關規定,一旦發現會計人員私自制作虛假賬目,為了一己私利進行違規操作,偽造審計和驗資報告等,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制度進行懲處,對相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和法律制裁。然而,在企業實際工作中,對會計人員的行為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并且即使出現問題,也僅僅是小懲小罰,難以樹立法律的權威。
2.內部原因。
2.1內部監督體系不完善。很多企業對會計監督缺乏足夠的認識,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內控制度是對會計監督進行強化的重要條件和基礎,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并結合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和監督機制。但是,從很多企業會計監督制度的研究中不難發現,部分企業僅僅在墻上懸掛一些空洞而沒有實質內容的制度以便應付上級檢查,蒙混過關,還有一些企業盡管制定了一系列的監督制度,但是由于各種條件和原因的局限,導致會計監督體系難以真正落實到位。
2.2會計人員職業素養不高。會計人員職業素養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監督智能的有效發揮。很多企業中的會計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從別的部門調動過來的,對會計相關業務流程并不是十分熟悉,也沒有雄厚的財務知識作為保障,對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金流轉和核算資料難以進行科學的審查,更不用說對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偏差進行及時糾正了,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一旦會計人員缺乏對監督職能的履行意識,再加上對會計法律制度缺乏了解,完全按照上級領導的旨意辦事,對職業風險意識完全沒有概念,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權力凌駕于法律之上,違規操作將難以避免,不僅導致會計信息出現失真情況,而且給企業的后續發展帶來嚴重損失。
二、強化企業會計監督的有效措施
1.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制。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對于提高企業會計的監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企業相關領導應該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科學的組織和領導,必須提高對會計監督的重視,積極履行其職責去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并實行責任問責制,明確分工,以便權責明確,對監督的各個環節都能夠真正落實,嚴格按照法律制度進行監督。第二,企業在健全內部監督制度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范和要求,對組織規劃、授權批準、預算以及實物控制制度進行構建和完善。另外,會計監督還應該包括對文件的記錄、業績、職工素質以及內審等多方面,在這些方面加強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應該極大健全步伐,并且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評價體系,以便能夠對會計行為進行及時的考核和評估,提高會計監督的運行效率和操作能力,使企業的會計監督能夠步入正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
2.優化企業會計管理系統,加大改革力度。會計委派制適應了經濟的發展需求,被廣泛應用在企業會計管理工作當中,這也是維持和加強會計監督的必要途徑和手段。在企業中實行會計委派制度并不會和現代企業制度產生較大而沖突和矛盾。首先,會計委派主管應該全權管理對會計工作的核算,強化企業會計監督,將職工的個人利益從企業的集體利益中分離出來,以便確保會計監督能夠保持真實。第其次,應該對企業會計監督環境進行優化,以便營造良好的監督氛圍,對違反法律的行為和操作嚴厲打擊,并對相關會計人員進行處罰,以便維護職工的正當權益,樹立會計監督的權威,為會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條件。企業實行會計委派制度,充分運用企業外部力量,來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極大地提高會計監督質量,取得良好的監督效果。
3.對會計法制進行完善,做到執法必嚴。在對會計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以《會計法》中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并在充分考慮經濟發展需求的基礎之上,對會計相關法規進行完善,盡可能的使會計各項法規能夠相互配套,具有較強的執行性。同時,應該對會計人員的行為規范進行明確規定,以便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斷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監督弱化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多阻礙和不利影響,因此,企業必須提高對會計監督的重視力度,不斷強化會計監督,以便規范和約束企業的經濟活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作者:周利娟 單位:赤峰哈河水泥有限責任公司